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沈阳市高校公共体育太极拳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7:19

  本文关键词:沈阳市高校公共体育太极拳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太极拳文化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宝贵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太极拳以其独具魅力的拳理和优美动作,成为许多高校普及的体育项目。太极拳运动,不仅可以强健大学生的体魄,而且作为一项与中国传统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古老运动,舒缓的节奏和内涵丰富的拳理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太极拳本应受到无数大学生的青睐,但是目前现状是高校太极拳课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节奏感差、枯燥无味,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本文以现状研究为切入点,旨在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真正提高太极拳课的教学成效。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沈阳市普通高校,笔者在沈阳市高校中选取10所,并对其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采访、实地考察法等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分别对这10所高校的太极拳课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一些结果:在教学内容上,大多向学生教授的是24式太极拳动作,涉及理论知识较少;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的是口头讲述,动作模仿等方法,并没有突破和创新;对于太极拳的场地,高校很少有专门的场所用来开设教学课,总体上投资较少;在师资力量上,太极拳教师男女分配不均,多为男教师,且年龄主要集中在40-49周岁,学历多为硕士。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选择学习太极拳大多是觉得太极拳简单,容易得学分,真正对太极拳产生兴趣并参加各类太极拳活动的学生比例低。本研究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场地和教学资金的缺失等是影响太极拳课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借鉴跆拳道运动项目的优势、合理运用新闻媒介的影响力、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营造优良的太极拳学习环境、课堂与课余相结合、增强社团在太极拳活动中的影响力等对策方法,不断提升太极拳教学在高校的影响力。
【关键词】:太极拳 高校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52.11-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前言8-13
  • 一、选题依据8
  • (一)太极拳是助推终身体育的有效载体8
  • (二)高校推广太极拳具有天然的优越性8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8-10
  • (一)研究目的8-9
  • (二)研究意义9-10
  • 三、文献综述10-13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二)太极拳课在辽宁(沈阳)高校的开展现状11-13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3-14
  • 一、研究对象13
  • 二、研究方法13-14
  • (一)文献资料法13
  • (二)专家访谈法13
  • (三)问卷调查法13
  • (四)实地考察法13-14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14-26
  • 一、沈阳市高校有关太极拳教学现状的基本情况14-16
  • (一)沈阳市高校太极拳课的教学大纲14
  • (二)沈阳市高校太极拳课的教材14
  • (三)沈阳市高校太极拳课的学时14-15
  • (四)沈阳市高校太极拳课的考核标准15
  • (五)沈阳市高校太极拳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15-16
  • (六)沈阳市高校太极拳课的场地状况16
  • (七)沈阳市高校太极拳课的资金投入状况16
  • 二、对学生学习太极拳及其相关问题的调查与分析16-20
  • (一)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来源16-17
  • (二)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特点的了解情况17
  • (三)学生对太极拳锻炼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理解17-18
  • (四)学生对太极拳的情感接纳18
  • (五)学生对太极拳的心理倾向18-19
  • (六)学生的性别、年龄结构19
  • (七)学生练习太极拳的状况19
  • (八)学生练习太极拳的动机19-20
  • 三、对教师在太极拳课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调查与分析20-21
  • (一)太极拳教师的性别、年龄结构20
  • (二)太极拳教师的师资情况20-21
  • (三)太极拳教师对太极拳课现状的看法21
  • 四、教师对“太极拳”方面的了解情况及其对太极拳课教学影响情况21-24
  • (一)教师的职业态度21-22
  • (二)教师的职业技能22
  • (三)教师教学经历分析22
  • (四)教师教学技能分析22-23
  • (五)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分析23
  • (六)教师课堂的教学环境23
  • (七)教学评价方式23-24
  • (八)学生的学习动力24
  • 五、太极拳课教学评价24-25
  • (一)教学内容24
  • (二)教学方法24
  • (三)教学硬件24-25
  • 六、太极拳教学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作用25
  • 七、沈阳高校教师关于太极拳教学活动更好开展的建议25-26
  • 第四章 结论与对策26-29
  • 一、结论26-27
  • (一)教学资源不足26
  • (二)参与者积极性不高26
  • (三)组织活动难与推广难26
  • (四)无适当的课余活动与课堂配套26-27
  • (五)缺乏专业教师指导27
  • 二、对策27-29
  • (一)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27
  • (二)营造优良的太极拳学习环境27
  • (三)增强社团在太极拳活动中的影响力27-28
  • (四)课堂与课余有机结合28
  • (五)多种方式培养太极拳爱好者28-29
  • 附表:29-34
  • 1. 问卷调查表(学生)29-31
  • 2. 问卷调查表(教师)31-33
  • 3. 太极拳考试方法及标准33-34
  • 致谢34-35
  • 参考文献35-37
  • 附录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徐剑波;太极拳生理实验效应综述[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张广华;略论太极拳的修身养性[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梁涤美;从中医理论看太极拳健身[J];唐都学刊;2001年S1期

4 张卫;浅谈一步太极拳的教学与健身[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臧凤儒;浅谈太极拳健身活动中的不良倾向[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张广华;太极拳训练的时空观[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李岚,赵光;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强身健体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杨阳,王德建;太极拳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体育科研;2003年06期

9 吴斌;论太极拳在中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传承[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李继刚;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曦娟;;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和饮食调整对中老年人体成分的影响[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周之华;杨军;候曼;唐东辉;武英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之研究——太极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陆颖;李青;李洁;;国外太极拳临床研究现状与思考[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静;姜丽萍;王国谱;;太极拳意念引导的内涵[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王晓军;陈剑云;李艳君;宗维洁;朱宏;;对太极拳抗衰老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吕晓标;张楠楠;倪伟;毛伟琴;;长期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7 金挺剑;邱纪方;;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控制和抗跌倒能力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金挺剑;邱纪方;;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控制和抗跌倒能力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7年

9 丁瑞;刘卉;;简化24式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林甲换;张四清;;论太极拳文化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颖;常练太极拳老人腿脚健[N];健康报;2004年

2 中国武术协会主席 李杰;太极拳将成为健身时尚[N];人民日报;2001年

3 戴青山;太极拳健身奥秘[N];大众卫生报;2008年

4 北京中医协会提供;癌症患者可多练太极拳[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曹玉祥;练太极拳强健心肺功能[N];医药养生保健报;2011年

6 徐乃辉;太极拳:和谐高效的身心整体运动[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蒋亚明;学者名家话太极[N];中国体育报;2011年

8 李殿文;习练太极功夫 扬传统文化[N];伊春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段佳;研究发现太极拳锻炼可改变大脑功能活动[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柳昌林 胡辛;太极拳可防治心血管疾病[N];中国医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玉冰;太极拳本体论[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黄灵燕;太极拳干预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及步态生物力学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3 杨慧馨;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4 梁栋荣;太极拳锻炼对怀孕妇女身心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5 王贵双;针刺结合太极拳对失眠的干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阮哲;简化24式太极拳练习中肌肉、呼吸与植物性神经变化规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7 黄豪;太极拳“五功六法”应用于早期帕金森病辅助治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赵影;太极拳健身效果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华帅;太极拳的文化解读[D];苏州大学;2009年

2 张国富;内蒙古城镇居民太极拳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3 王琳;大学生太极拳锻炼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4 崔黎明;太极拳之太极哲理阐微[D];河南大学;2010年

5 杨安兵;将各派太极拳统一的可行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6 许之星;太极拳的多元发展策略[D];西南大学;2011年

7 周希文;论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国平;太极拳锻炼对社区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及超越老化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1年

9 张翠;论太极拳与全民健身活动[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志兰;甘肃省城镇居民太极拳健身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沈阳市高校公共体育太极拳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94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e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