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伟大复兴。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他们的健康体格,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普通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关系其今后发展,决定着个体的顺利成长和成才,也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群众性体育活动日益活跃,运动训练水平大幅度提高,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仍然是高等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学校领导体育意识淡薄;生均体育资源随着高校扩招出现负增长;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别是学生的某些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2007年4月26日“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距今已有两年时间,“阳光体育”一词变得炙手可热,然而在此领域的学术研究还是相对较少,更多的是通过对“阳光体育”政策解读、背景介绍等层面上的认识思考,目前关于“阳光体育运动”运行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在普通高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随着“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在全国各类各级学校中的广泛开展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构建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人、财、物、信息、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是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影响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以归纳为:政策性法规、学校管理体制、资金、场馆设施、课程改革、学校体育文化、《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安全机制、监督机制等多方面。对这些影响因素(从制度层面到管理层面,再过渡到具体的实施方案)层层分析,找出问题关键,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以使国家阳光体育运动的政策性法规,通过学校的有关文件,以资金和场馆设施作为物质保障,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有力组织下,将学生充分调动起来,使阳光体育运动真正成为学生内化的价值观念,以达到增强普通高校学生体质的根本目的,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研究从全民健身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大背景出发,理顺阳光体育的相关概念,查阅现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探讨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构建出适合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模型。
【关键词】:普通高校 阳光体育运动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807.4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1 前言10-24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0-11
- 1.2 研究思路11-12
- 1.3 阳光体育运动探源12-18
- 1.4 相关概念界定18-24
- 2 文献综述24-26
- 2.1 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24-25
- 2.2 体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25
- 2.3 学校体育与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的研究综述25-26
- 3 研究方法26-27
- 3.1 文献资料法26
- 3.2 调查访谈法26
- 3.3 系统分析法26-27
- 4 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27-34
- 4.1 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结构27-28
- 4.2 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校体制内部制约影响28-29
- 4.3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现状分析29-31
- 4.4 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31-32
- 4.5 影响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主观因素分析32
- 4.6 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32-33
- 4.7 阳光体育与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耦合33-34
- 5 阳光体育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34-39
- 5.1 建立模型的隐形假设34-35
- 5.2 建立模型的思考35-36
- 5.3 普通高校阳光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的构建36-39
- 6 结论与建议39-41
- 6.1 结论39
- 6.2 建议39-41
- 附录41-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59-6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春建;;河南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2 蔡晶晶;;阳光体育锻炼涉及的若干医学问题和体育卫生知识探析[J];价值工程;2012年07期
3 张卫国;;体育教育对中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2年37期
4 袁国良;李文明;;衡水学院“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干预策略研究[J];家教世界;2012年24期
5 李凤珍;;江西省高校“阳光体育先进单位”开展群体工作的研究——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J];老区建设;2012年24期
6 吴瑶珍;;从“阳光体育运动”看当下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开展[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于杰;;加强对课外体育锻炼的科学性指导,推进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Z2期
8 李霞;袁宏;周小敏;;中小学“阳光体育”运行机制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韩彩灵;;影响河南省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2013年03期
10 向军;;阳光体育运动研究述评[J];运动;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梅;太原市城区中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来明展;甘肃省部分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小京;济南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行机制分析[D];山东体育学院;2011年
4 陈久玉;西安市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5 涂崇高;阳光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0年
6 高立伟;山东省部分城乡中学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余迅;实施阳光体育对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小宁;阳光体育视角下非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体育能力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攀美;湖南省少儿武术产业开发与推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9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