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1 01:06
自李娜在2011年法网、2014年澳网夺冠,全国掀起了“网球热”,大批青少年被这项体育运动吸引,加入到网球后备人才队伍当中。但是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仍属于探索前进阶段,需要找到适合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因此,在运动员培养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作为ATP1000大师赛的举办城市之一,上海市有着浓厚的网球氛围,在对竞技体育改革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城市特色逐步形成“体工队(少体校)”、“网球俱乐部”、“网球特色学校”及“家庭个人培养”四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雏形,并采用多元并举的方式发展上海市网球后备人才队伍。但就目前来看,各种培养模式并不完善,在培养过程中还未出现比较突出的网球后备力量代表。因此,亟需对上海市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当前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找出适合上海乃至全国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我国竞技网球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以上海市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下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不同培养模式特点以及运动员基本情况、文化学习、训练和竞赛等现状进...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9266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上海市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在社会系统内还有一种特殊模式——家庭个人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走职业网球道路的运动员,此模式的训练、比赛经费全部由家庭个人承担,在有足够经济支持的条件下,受其它方面的限制较少,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但同样,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例如运动员伤病和成绩原因造成职业化道路的终止。笔者以现....
图2.运动员年龄—人数关系曲线图
通过与家庭个人培养模式的运动员家长的沟通,笔者了解到,该模式运动员起初是在各区少体校训练并注册,7—8岁左右接受少体校的正式训练,在训练几年后根据运动员水平、家庭条件以及运动员未来发展规划,确定并选择该模式,均起步不久,所以运动员基本集中在10—14岁年龄段。从总体上看,上海市青....
图3.各培养模式运动员参训动机响应率统计图
动机是推动人朝着目标前进的内在动力。运动员对竞技网球的投入程度深受参与动机的影响。从图3各培养模式运动员参训动机响应率统计图可以看出,在少体校培养模式中,响应率排名前三的选项分别是成为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个人兴趣、强身健体,分别占58.51%、43.62%、36.17%。说明“成....
图4.各培养模式运动员文化和训练平衡关系统计图
通过对教练员、运动员家长的调查后得知,上海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大部分家长为了保证孩子足够的学习时间,会选择性的减少孩子在训练时间上的支出。家长对运动员学习的重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运动员对自身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1)在平衡文化学习与训练关系方面
本文编号:4039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03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