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05:06

  本文关键词:我国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女子手球运动项目具有拼抢激烈、对抗性极强、攻守转换快的特征,女子手球的比赛规则及特点决定了运动员拥有优秀的体能水平。本研究介于中国女子手球队为备战2016里约奥运资格赛准备阶段,为了满足队伍降低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表现的需求,运用并探索有效的训练方法,本实验既保留了传统力量训练,又添加了现代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两种训练方法相辅相成,并非相互矛盾。为中国女子手球队在备战期间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和实验法,对我国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以国家女子手球队备战里约奥运资格赛全体队员17名为实验对象,通过16周的测试和实验,控制实验条件,对实验前后运动员爆发力的6项指标进行测试,统计并分析实验数据,结论如下所示:1.经过16周训练研究,实验前后运动员上肢推、拉;下肢纵跳以及全身动力链爆发力均有较明显提高。2.无论是传统力量训练还是功能性力量训练,都要保障在正确的动作模式下进行练习,体能训练中保证练习动作的正确性是减少队伍中伤病多、人员不齐的首要问题。3.本实验把传统力量训练和功能性力量训练相结合,把力量与速度比较有效地相结合,对力量练习直接进行速度力量转换,有效地提高爆发力水平。4.本研究把全队整体训练与重点伤病队员训练相结合,某种程度上验证了训练=康复,康复=训练的理念;重点伤病运动员YMZ经过12周的系统训练重新回到运动赛场,各项数据指标已达到全队中等水平。
【关键词】:体能训练 女子手球运动员 爆发力 训练动作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9
  • 引言9-11
  • 1 文献综述11-17
  • 1.1 中国女子手球队简述11
  • 1.2 女子手球运动项目体能特征分析11-12
  • 1.3 全面认识功能性体能训练12-14
  • 1.3.1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12-13
  • 1.3.2 竞技体育中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应用13-14
  • 1.4 竞技体育中的动作训练与伤病预防14-15
  • 1.5 爆发力是体能训练的终极目标15-17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7-29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17-29
  • 2.2.1 文献资料法17
  • 2.2.2 专家访谈法17-18
  • 2.2.3 数据统计法18
  • 2.2.4 实验法18-29
  • 3 结果与分析29-49
  • 3.1 实验前后基础力量数据对比分析29-30
  • 3.1.1 实验前后基础力量数据29
  • 3.1.2 实验前后基础力量数据对比分析29-30
  • 3.2 实验前后上肢卧推爆发力数据对比分析30-32
  • 3.2.1 实验前后上肢卧推爆发力数据结果30-31
  • 3.2.2 实验前后上肢卧推爆发力数据对比分析31-32
  • 3.3 实验前后上肢卧拉爆发力数据分析32-34
  • 3.3.1 实验前后上肢卧拉爆发力数据结果32-33
  • 3.3.2 实验前后上肢卧拉爆发力数据对比分析33-34
  • 3.4 实验前后下肢爆发力数据分析34-36
  • 3.4.1 实验前后下肢爆发力数据结果34-35
  • 3.4.2 运动员Myotest测试评价分析35-36
  • 3.4.3 实验前后下肢爆发力数据对比分析36
  • 3.5 实验前后全身动力链爆发力数据分析36-39
  • 3.5.1 实验前后全身动力链爆发力数据结果36-37
  • 3.5.2 实验前后灵敏性数据对比分析37-38
  • 3.5.3 实验前后 30m冲刺数据对比分析38
  • 3.5.4 实验前后手球掷远数据对比分析38-39
  • 3.6 内锋运动员YMZ个性化体能训练的实证研究39-46
  • 3.6.1 YMZ个性化体能测试方法39-40
  • 3.6.2 体能测试与分析40-41
  • 3.6.3 个性化体能训练方案设计与实施41-45
  • 3.6.4 训练效果评价45-46
  • 3.7 小结46-49
  • 结论与建议49-51
  • 参考文献51-55
  • 附录55-57
  • 致谢57-5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艳;;奥运项目之手球[J];中国总会计师;2008年03期

2 马海ng;;对世界女子手球项目多人上场比赛优势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孙洪涛;聂劲松;杨志民;;我国国家级以上手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4 陈进培;;对手球项目规律再认识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10年05期

5 虞伯范;从日本的手球训练体制谈我国手球训练体制的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1989年04期

6 李荣华;;山西省青少年手球教练员现状与对策研究[J];运动;2013年23期

7 刘涛;;小学生手球训练心得[J];中国学校体育;2011年S1期

8 李爱玲;;对手球和篮球之间技术迁移现象的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年10期

9 ;手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0年06期

10 ;手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峰锐;;女子手球运动员肩、膝和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测试力矩特征[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平萍;要实现手球可持续发展[N];中国体育报;2007年

2 记者 陶冠群;21所中小学成首批“苏州市手球学校”[N];苏州日报;2011年

3 朱震宇;成绩单有喜也有憾[N];合肥日报;2013年

4 记者  耿香华;我省成为国家女手后援[N];黑龙江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蒋亚明;充分利用交流平台 促进青少年选手培养[N];中国体育报;2010年

6 肖苑玫;联赛改变了什么[N];中国体育报;2004年

7 黄心豪 汪从飞;女手备战奥运要“四步走”[N];中国体育报;2006年

8 李樱;中国女手收获多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广东建设报记者 陈果 通讯员 潘宣;番禺亚运场馆盛装迎亚运[N];广东建设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轶建;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比赛能量代谢特点及月经异常的生理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2 陈中;越南男子手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安徽省手球后备人才(小学年龄段)现状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梅丹;我国小学生手球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3 邓玉明;我国转项成才手球运动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4 葛明伟;我国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赵举坤;青少年手球运动员体能和技术训练内容体系及部分指标评价标准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

6 曹灿;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监控[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7 赵宁波;青少年手球运动员选材标准修订与评分表的制定[D];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

8 石天山;北京男子手球运动员教学比赛中生理负荷特征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9 仝曦;国家女子手球队备战2010年亚运会赛前力量训练特点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10 张祝;迁移理论视角下篮球技战术训练方法对手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实验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4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14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7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