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对教育培养的人才也极为关注,不仅要求掌握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还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而从我国目前学校传统的体育课程来看,还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我国学校课程不断个性化和多样化。小学体育是整个体育教育阶段的重点及基础环节。好奇、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作为体育教学主体的学生,体育教师起主导作用,不仅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体育兴趣爱好,更要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场地条件等实际情况来挖掘体育校本课程内容,以发展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特点,并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本文以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部分小学的领导、体育教师、家长、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影响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展的因素。通过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课时量的安排不合理,对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2、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意识不足,欠缺对新兴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的创新意识;3、各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共享欠缺,北京市部分小学场地设施条件及环境欠缺,难以满足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针对这些问题,认为相应的策略有:1、合理安排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的课时量,以保障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2、加强体育教师指导与创新意识,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及校本培训水平,以积极主动地挖掘适合本校学生所需的体育课程内容,比如花样跳绳、集体舞等。3、增强各校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共享,学校领导应在场地器材设置方面予以重视,加大投资力度,以鼓励体育教师大力开展体育校本课程,并借助学校图书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宣传。
【关键词】:北京市 小学 体育校本课程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23.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前言8-10
- 1.1 选题依据8-10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选题目的8-9
- 1.1.3 选题意义9-10
- 2 文献综述10-17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0-11
- 2.1.1 校本课程开发10-11
- 2.1.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1
- 2.2 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11-13
- 2.2.1 英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1-12
- 2.2.2 美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2
- 2.2.3 澳大利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2
- 2.2.4 日本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2-13
- 2.3 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13-16
- 2.3.1 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性研究13-14
- 2.3.2 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体育教师因素研究14-15
- 2.3.3 关于农村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15-16
- 2.4 北京市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16-17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7-19
- 3.1 研究对象17
- 3.2 研究方法17-19
- 3.2.1 文献资料法17
- 3.2.2 问卷调查法17-19
- 3.2.3 个案研究法19
- 3.2.4 逻辑分析法19
- 3.2.5 数理统计法19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19-31
- 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19-20
- 4.2 当前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分析20-29
- 4.2.1 北京市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对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21-23
- 4.2.2 北京市部分小学学生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分析23-27
- 4.2.3 北京市部分小学家长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知情况现状分析27-28
- 4.2.4 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场地设施情况现状分析28
- 4.2.5 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需要改进的现状因素分析28-29
- 4.3 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获得的成效29
- 4.3.1 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发体育校本课程29
- 4.3.2 能够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29
- 4.3.3 能够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评价29
- 4.4 北京市大兴第五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分析29-31
- 4.4.1 大兴第五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29-30
- 4.4.2 大兴第五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30-31
- 4.4.3 大兴第五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效31
- 4.4.4 大兴第五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的存在问题31
- 5 结论与建议31-34
- 5.1 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不足31-32
- 5.1.1 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课时量的安排不合理31-32
- 5.1.2 体育教师对课程开发缺乏创新意识32
- 5.1.3 各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共享欠缺32
- 5.2 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建议32-34
- 5.2.1 合理安排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的课时量32-33
- 5.2.2 加强体育教师指导与创新意识33
- 5.2.3 增强各校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共享33-34
- 6 参考文献34-38
- 致谢38-39
- 附录39-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进;徐雄杰;;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之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刘从梅;赵红;栾会芹;;安徽省农村中学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4 楼兰萍;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5 董翠香;孔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及措施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袁革,魏银彬,孟国荣;少数民族体育与校本课程开发[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张翔;;大别山区农村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教育部政报;1999年Z2期
9 金红;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张吾龙,周惠娟,胡德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高翔;[N];中国教师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侯秀花;“开放性”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淑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小垒;江、浙、沪三地部分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赵天平;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开发与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1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