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核心力量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09:16

  本文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现今科学健身的热潮,人们不断追求着积极向上的体育生活,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健美操作为一项简单易学的体育项目,受到校园师生的喜爱。任何体育项目在人体运动中都离不开力量的基础,健美操除了要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作为基础,同样需要以力量为核心,并且具有较强的耐力去保证多变的技术动作。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理念在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到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中,它与体育教学常采用的常规力量训练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性。核心力量是一种人体核心区域的肌肉群表现出来的,它的主要目的是在人体运动中稳定脊柱和骨盆,并且控制身体重心,能够传递上下肢的力量。核心力量训练通过创建的不稳定的训练条件,使训练能够有效的刺激并且强化受训者的深层肌肉群。在健美操教学中引入核心力量训练,能够加强学生核心部位的力量,进而提高学生核心的稳定性、身体平衡性和协调性。无论是在竞技体育还是普通高校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而且能够提高普通高校学生日益下降的身体素质。本研究从实际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在健美操教学大纲的框架下,结合健美操课程的规律和特点,参考总结国内外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成熟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对普通高校健美操的训练理论进行了新的探讨,从而为丰富健美操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提供有利补充,进一步为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价值。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核心力量训练和常规力量训练对学生表现核心部位的力量、平衡能力、单个难度动作、成套动作的完成等指标上在实验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核心力量训练在创建的不稳定环境下,对学生1分钟球上仰卧起坐、球上俯卧挺身持续时间、球上单腿平衡持续时间、坐球单腿平衡持续时间、15次高位双腿站、15次高位侧搬腿等指标的提高与常规力量训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完成健美操成套技术动作提高显著,特别是对难度动作完成的指标在提高上比常规力量训练显著。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 健美操教学 高校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31.3-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前言10-25
  • 第一节 选题依据10-13
  • 一 选题背景10-12
  • 二 选题意义12-13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3-20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二 国内研究综述14-18
  • 三 相关概念18-20
  • 第三节 研究对象20
  • 第四节 研究方法20-25
  • 一 文献资料法20
  • 二 逻辑分析法20
  • 三 实验法20-23
  • 四 测量法23-24
  • 五 数理统计24-25
  • 第二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25-34
  • 第一节 常规力量训练实验前后结果对比与分析25-26
  • 第二节 核心力量训练实验前后结果对比与分析26-30
  • 一 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核心部位力量的影响26-27
  • 二 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完成健美操专项技术动作的平衡能力影响27-28
  • 三 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健美操专项技术中单个难度动作的成功完成次数的影响28-29
  • 四 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健美操成套动作完成的影响29-30
  • 第三节 核心力量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实验前后结果对比分析30-34
  •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34-35
  • 第一节 结论34
  • 第二节 建议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38
  • 附录38-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岑兴宇;女子400米栏力量训练[J];田径;2000年06期

3 张海;浅谈力量训练中的憋气[J];田径;2000年08期

4 高汉民,吕望山;“加压力量训练”的运用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年01期

5 陈小平;德国的力量训练研究[J];体育科研;2003年03期

6 户进菊;;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动态[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年03期

7 于红妍;王虎;冯春辉;贾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赵柏林;;如何对高校普通大学生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J];价值工程;2011年01期

9 刘斌;徐坚;;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与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宋德海;巢晓春;;力量训练方式发展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张猛;叶锐彬;苏全生;;力量训练在国家篮球运动员伤病预防和康复中的应用[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李山;周铁民;王林;;现代力量训练分期理论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何辉;熊开宇;许寿生;尚文霞;;蛙泳动作与陆上力量训练积分肌电的相关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黄岩;赵焕彬;刘颖;闫琪;;振动力量训练的机制及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5 郭兰兰;纪仲秋;;核心力量训练对人体平衡能力的促进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2)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6 胡玲玲;纪仲秋;姜桂萍;宋吉祥;;振动力量训练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述评[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7 屈萍;郑伟涛;马勇;石清;;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蹼泳力量训练中的探讨[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鹿道叶;;浅析中老年人力量训练对健康的影响[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张跃;;优秀运动员力量训练“平台现象”的成因与突破[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袁艳;吴贻刚;;振动刺激在力量训练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冰冰;力量训练后吃点鸡蛋[N];健康时报;2006年

2 江苏省滨海县五汛中学 刘洲;浅谈体育特长学生的肌肉力量训练[N];学知报;2011年

3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院 赵纪生;中国人的胳膊越来越没劲[N];健康时报;2008年

4 臧恒佳 编译;45分钟就能减腹塑形[N];健康时报;2008年

5 ;四步瘦身运动[N];中国矿业报;2003年

6 麻建丽;让身体充满力量[N];温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周继明;力量乃运动之父[N];中国体育报;2011年

8 岳胜军 于超;抓住后备力量训练转变的关键环节[N];中国国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唐文兵;男子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2 赵丙军;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3 洪长清;大负荷力量训练中机体细胞和分子免疫变化规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李山;田径运动全年大周期力量训练分期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李晓浦;自激振动力量训练器的研制以及气动与振动加载力量训练在某些生物学力学指标上差别的探研[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6 袁艳;负重振动力量训练的神经肌肉适应特征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7 聂文良;跑步经济性相关下肢刚度与神经肌肉力量训练适应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刘冬冬;循环力量训练对青年健康受试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9 田石榴;负重超等长力量训练的神经肌肉适应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军海;论一般力量与核心力量训练及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丽峰;现代力量训练研究:理论、方法与启示[D];西南大学;2013年

3 何治均;核心力量训练对中学生前抛实心球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郭宝军;身体核心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专项能力影响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江海;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天宇;核心力量训练对排球跳发球速度与成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曲丽璇;男子自由跤运动员力量训练需注意的若干问题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8 魏壮;核心区力量训练对跨栏跑运动员跨栏步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孙磊;功能性力量训练对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体能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王腾锐;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男子篮球运动员投篮命中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32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4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