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生兴奋剂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09:20

  本文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生兴奋剂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竞技运动产生以来兴奋剂与反兴奋剂斗争都从未停止过,近年来兴奋剂问题出现从职业赛场向校园蔓延的趋势;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而兴奋剂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蔓延不仅会对其身心造成一系列持久性的伤害,甚至有可能引起青少年群体道德缺失和毒品、暴力等社会问题。高等体育院校术科学生及单招考生则是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体育考试成绩的好坏与其升学结果息息相关,部分考生不惜铤而走险,通过使用兴奋剂来提高体育成绩,这使得术科学生及考生成为青少年中最有可能接触、使用兴奋剂的群体。因此对高校术科招生考试、考生及通过考试的高等体育院校术科学生的调查,成为了解青少年兴奋剂问题、推进青少年反兴奋剂斗争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高校术科学生中的兴奋剂问题和术科考生的兴奋剂使用意向为研究对象,以术科学生和考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分析的方法,在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对如下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1)当前高等体育院校术科学生中存在的兴奋剂问题现状,具体包括学生使用兴奋剂的情况、使用兴奋剂的原因、对兴奋剂的认识情况、对兴奋剂的态度情况和反兴奋剂教育开展情况、兴奋剂检查及处罚情况等:2)高校术科学生兴奋剂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3)术科考生兴奋剂使用意向形成的路径及其影响因素;4)依据考生兴奋剂使用意向形成路径,在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青少年兴奋剂问题的具体对策。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当前高等体育院校术科学生中确实存在使用兴奋剂的现象;考上大学的强烈愿望、投机和跟风等心理是学生使用兴奋剂的内部诱因,反兴奋剂教育实施不力、收效不好、针对青少年兴奋剂问题缺乏完善的检查、处罚和有效的监管制度是学生使用兴奋剂的外部推手,当前我国缺乏针对青少年兴奋剂问题的法律法规、青少年反兴奋剂斗争无法可依,也是各类反兴奋剂措施不能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第二,高校术科学生对兴奋剂的认知与其对兴奋剂的态度、兴奋剂使用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显著性;学生对兴奋剂的态度与其兴奋剂使用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具有显著性;接受兴奋剂教育的情况与学生对兴奋剂的认知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具有显著性。第三,术科考生使用兴奋剂的态度、使用兴奋剂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其兴奋剂使用意向均有预测作用,其中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兴奋剂使用意向的预测作用较强。第四,解决青少年兴奋剂问题,需要从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和态度的作用入手,重视家庭和学校等外部环境、制定反兴奋剂措施、加强反兴奋剂教育、完善反兴奋剂制度,同时加强药源控制,促进教育、体育、反兴奋剂中心甚至媒体等机构的协同合作。
【关键词】:兴奋剂 青少年 体育考试 术科学生 兴奋剂使用意向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研究导论9-15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目的10
  • 1.2 研究意义10
  • 1.2.1 实践意义10
  • 1.2.2 理论意义10
  • 1.3 研究内容10-11
  • 1.4 研究方法11-13
  • 1.4.1 文献资料法11
  • 1.4.2 专家访谈法11
  • 1.4.3 问卷调查法11-13
  • 1.4.4 数理统计法13
  • 1.5 研究思路13-15
  • 2 文献回顾15-23
  • 2.1 TRA与TPB理论及应用15-17
  • 2.1.1 TRA理论介绍15-16
  • 2.1.2 TPB理论介绍16
  • 2.1.3 TRA及TPB理论应用情况16-17
  • 2.2 青少年兴奋剂使用情况17
  • 2.3 青少年对兴奋剂的认知及态度17-18
  • 2.4 兴奋剂在青少年中蔓延原因18-20
  • 2.4.1 内在动机19
  • 2.4.2 外部环境19-20
  • 2.5 兴奋剂在青少年中蔓延的危害20-21
  • 2.6 反兴奋剂策略21-22
  • 2.6.1 建立健全反兴奋剂法律体系21
  • 2.6.2 加强反兴奋剂教育21
  • 2.6.3 加强兴奋剂检查和处罚21-22
  • 2.6.4 加强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研究22
  • 2.7 文献小结22-23
  • 3 术科学生兴奋剂问题基本现状23-35
  • 3.1 术科学生调研样本情况23-24
  • 3.2 因子分析及公共因子命名24-27
  • 3.3 术科学生兴奋剂问题具体分析27-35
  • 3.3.1 学生兴奋剂使用情况28-29
  • 3.3.2 学生使用兴奋剂的原因29
  • 3.3.3 学生对兴奋剂的认识情况29-30
  • 3.3.4 学生对兴奋剂的态度情况30-32
  • 3.3.5 反兴奋剂教育开展情况32-34
  • 3.3.6 兴奋剂检查及处罚实施情况34-35
  • 4 术科学生兴奋剂使用意向相关假设及验证35-40
  • 4.1 研究假设35
  • 4.2 假设验证35-40
  • 4.2.1 学生对兴奋剂的认知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35-36
  • 4.2.2 学生对兴奋剂的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36-37
  • 4.2.3 学生兴奋剂知识掌握与兴奋剂态度之间的关系37-38
  • 4.2.4 不同教育情况下青少年兴奋剂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38-40
  • 5 术科考生兴奋剂使用意向形成路径的假设模型40-43
  • 5.1 假设模型40
  • 5.2 假设模型中主要变量介绍40-41
  • 5.2.1 使用兴奋剂的态度40
  • 5.2.2 使用兴奋剂的主观规范40-41
  • 5.2.3 使用兴奋剂的知觉行为控制41
  • 5.2.4 兴奋剂使用意向41
  • 5.3 假设模型的问卷测量与样本情况41-43
  • 5.3.1 研究对象与样本抽取41
  • 5.3.2 样本人口统计特征41-42
  • 5.3.3 术科学生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42-43
  • 6 术科考生兴奋使用意向的模型验证43-48
  • 6.1 因子分析43
  • 6.2 模型验证43-45
  • 6.2.1 模型拟合检验43-45
  • 6.2.2 路径分析45
  • 6.3 分析与讨论45-48
  • 6.3.1 考生使用兴奋剂的态度45
  • 6.3.2 考生使用兴奋剂的主观规范45-46
  • 6.3.3 知觉行为控制46
  • 6.3.4 兴奋剂使用行为46-48
  • 7 青少年反兴奋剂策略及建议48-50
  • 7.1 重视家庭和学校等外部环境,发挥主观规范引导作用48
  • 7.2 制定反兴奋剂措施,发挥知觉行控制的制约作用48
  • 7.3 加强反兴奋剂教育,发挥正确态度导向作用48-49
  • 7.4 完善反兴奋剂制度,发挥法律法规保障作用49-50
  • 8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附件55-63
  • 附件1 专家访谈提纲及结果归纳55-56
  • 附件2 调查问卷专家效度检验结果56-57
  • 附件3 兴奋剂调查问卷1(高等体育院校术科学生)57-60
  • 附件4 兴奋剂调查问卷2(2015上海体育学院术科招生考试)60-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_g;走近中国兴奋剂检查官[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5期

2 ;兴奋剂检查程序[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年04期

3 丛军;朱静华;;运动员与赛内兴奋剂检查[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年02期

4 温洪涛;;运动员、领队、教练员和队医如何配合兴奋剂检查[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年02期

5 王冲;徐建业;李天文;王富国;刘言斌;;香港赛马兴奋剂检查系统[J];中国兽医杂志;2013年05期

6 彼特尔;杨菊媛;;兴奋剂的效果与危害[J];贵州体育科技;1987年02期

7 胡晓进;;第十一届亚运会兴奋剂检查的有关问题[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8 席翼 ,杨缅南;兴奋剂研究综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9 张振玟;兴奋剂使用与禁止的斗争及其发展趋向[J];体育文史;1993年01期

10 张振玟;;兴奋剂使用与禁止的斗争及其发展趋向[J];中国体育科技;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De Rose;;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滥用-历史、现状和未来[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吴侔天;张长久;刘长禄;徐友宣;陈志宇;张亦农;朱绍棠;;备战第二十八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青;兴奋剂检查站里的第“十八个半”成员[N];沈阳日报;2008年

2 李金霞;2012兴奋剂检查官大会召开[N];中国体育报;2013年

3 明磊;按奥运模式作反兴奋剂检查[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旭光;在奥运会上如何接受兴奋剂检查[N];中国体育报;2000年

5 记者 钱炜;北京奥运会创兴奋剂检查历史之最[N];科技日报;2007年

6 汪涌、李丽;田径世青赛:兴奋剂检查“杀鸡用牛刀”[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 徐友宣;兴奋剂对身体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误服兴奋剂[N];中国体育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邋严冬雪 郑斌 吕静 名人;北京奥运会的基因兴奋剂阴影[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张旭光;奥运兴奋剂监控工作层层把关[N];中国体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乐民;阻击兴奋剂 一场艰巨的战争[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志雄;中国部分项目运动员对兴奋剂的态度和意向:TR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的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雅馨;论“一事不再罚原则”在兴奋剂处罚中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5年

2 刘文泉;上海市中学生对兴奋剂认知情况调查[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3 李佳怿;我国兴奋剂检查计划有效性的评价要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4 谷彬博;论兴奋剂违规处理中的归责原则[D];广西大学;2016年

5 王增瑞;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生兴奋剂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6 张慧;基于博弈论的现代田径运动兴奋剂现象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1年

7 王静;经济学视角下兴奋剂问题及综合治理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丽芳;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行为的理性思考及其管理对策[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9 方思敏;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责任适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军;奥林匹克运动中兴奋剂问题的社会学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术科生兴奋剂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32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a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