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学前儿童基本活动能力自评量表的初步开发与编制
本文关键词:3~6岁学前儿童基本活动能力自评量表的初步开发与编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对于幼儿基本活动能力的评估量表存在数量不足且适用对象单一的现象,要想了解幼儿的运动情况均需依靠教师或家长的代为评价,没有一份是以幼儿为中心的主观自陈评价量表。本研究以国内外现有量表内容为依据,提炼汇总出反映3~6岁幼儿基本活动能力的运动项目,绘制相对应的幼儿运动能力自评量表,并通过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最终形成一份便于实际测量操作的评价工具。本研究包含量表的创编、初测、正式测验研究等三步。第一步:以量表编制理念为指导,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完成量表的初步编制,确定好量表的框架、内容结构。第二步:对12名3~6岁幼儿进行初测研究,明确受试对象,并通过实践测评剔除掉幼儿理解困难或带有危险性的项目。第三步,以90名来自不同幼儿园小中大班的3~6岁学前儿童为受试对象,进行正式测验研究,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相关数据。经过以上研究,最终完成《3~6岁学前儿童基本活动能力自评量表》的编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以3~6岁的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从儿童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的角度出发,查阅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借鉴国内外运动能力评估量表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分别确定了量表框架、内容结构,共15项评价项目,采用4级计分方式。2.本量表突破了现有的幼儿运动能力评价工具的非主体性和复杂性,从幼儿自我认知及理解能力出发,创新地采用手工绘制动作系列图的方式对各种动作进行描述,使幼儿能对自己运动能力水平做出客观评价,这不仅调动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更在减轻老师工作量的同时,帮助老师们了解幼儿实际的运动水平。3.为了帮助幼儿及早地建立性别意识,帮助幼儿园构建幼儿性别教育模式,本量表特地采用了男女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绘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大班幼儿无一人拿错性别不同的量表,儿童对自己的性别已有强烈意识,这个方法得到了幼儿专家和老师们的高度赞赏。4.通过对幼儿自评分数和相对应的教师评价分数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本量表完全适用于幼儿园中大班的儿童。
【关键词】:学前儿童 基本活动能力 自评量表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4.4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14
- 1.1 课题背景11-14
- 1.1.1 选题依据11-12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4
- 2 文献综述14-23
- 2.1 核心概念界定14-15
- 2.1.1 学前儿童preschool children14
- 2.1.2 基本活动能力Basic activity ability14-15
- 2.2 基本活动能力的研究综述15-18
- 2.2.1 运动能力和基本活动能力16-17
- 2.2.2 体能与基本活动能力17
- 2.2.3 身体素质与基本活动能力17-18
- 2.3 3~6 岁学前儿童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顺序18-19
- 2.4 国内外运动能力相关评估量表的研究综述19-23
- 2.4.1 丹佛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ing Test,DDST)19-20
- 2.4.2 格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20
- 2.4.3 大肌肉群发展测试(Tset of Motor Development,TGMD)20-21
- 2.4.4 儿童运动评定测验(The 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 M-ABC)21
- 2.4.5 中国 3~6 岁儿童发展量表(CDCC)21
- 2.4.6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21-22
- 2.4.7 3~6 岁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测量量表22-23
- 3 量表编制研究的方法与过程23-34
- 3.1 量表编制理念23-24
- 3.2 量表的结构确定24-29
- 3.2.1 初步构想结构24-26
- 3.2.2 幼儿专家讨论26-27
- 3.2.3 正式确定量表结构27-29
- 3.3 量表的绘制29-34
- 3.3.1 人物确定图29-30
- 3.3.2 评分标准30
- 3.3.3 评估项目的编排与要求30-31
- 3.3.4 量表的初步确定31-34
- 4 初测研究34-38
- 4.1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34-35
- 4.1.1 研究目的34
- 4.1.2 研究对象34
- 4.1.3 研究方法34-35
- 4.2 结果分析35-36
- 4.3 修改项目形成正式量表36-38
- 5 正式量表研究38-42
- 5.1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38-40
- 5.1.1 研究目的38
- 5.1.2 研究对象38-39
- 5.1.3 研究方法39-40
- 5.2 量表的信度40
- 5.3 量表的效度40-42
- 5.3.1 内容效度40-41
- 5.3.2 专家效度41-42
- 6 研究结果与分析42-53
- 6.1 学前儿童自评与教师评价的相关性分析42-45
- 6.2 各学段性别与各单项差异性分析45-49
- 6.3 学段整体水平差异性比较49-53
- 6.3.1 中大班运动项目差异性比较49-51
- 6.3.2 小中大班教师评价的整体差异性比较51-53
- 7 结论与建议53-55
- 7.1 结论53
- 7.2 建议53-55
- 参考文献55-60
- 附录60-72
- 致谢72-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玲;如何培养学生的十种能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2 王道平;如何发挥老年体育教师的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3 陈荣赓;浅论《体育与保健》课程教材的改革思路[J];浙江体育科学;1994年02期
4 周建荣;体育课六忌[J];中国学校体育;1999年03期
5 黄正琼,肖华富;高师一年级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6 李天龙;“体育运动是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基本活动能力的积极手段”[J];邯郸医专学报;1996年01期
7 王涛;;小学跳跃式跳高教学法[J];体育教学与训练;1981年01期
8 尚海江;;体育学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年11期
9 陈虎;程芬;;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06期
10 龙罡;;体育、竞技和休闲关系的分析[J];知识经济;2010年2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副主任 赵文杰 整理 胡德荣;储备体能游世博[N];健康报;2010年
2 曲周一中 刘永信;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N];学知报;2010年
3 临川教师进修学校 洪水华;新课改下体育学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N];抚州日报;2010年
4 本报特约专家 赵纪生;成人能力源于儿时游戏[N];健康时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雪;3~6岁学前儿童基本活动能力自评量表的初步开发与编制[D];苏州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3~6岁学前儿童基本活动能力自评量表的初步开发与编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3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3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