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安市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3年11月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运动设为国家认可的第99项体育运动。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经过整合将电子竞技运动重新设为国家第78项体育运动项目。随着近些年我国电子竞技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子竞技运动也越来越多的走入人们的视野。由电子游戏衍生而来的电子竞技运动,是迅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运动结合的产物,其影响力之大,关注度之高,fans之多都不亚于足球、篮球等传统的体育项目。电子竞技运动本身涉及很多行业,如互联网、电子硬件设备、娱乐业、物流、新闻媒体等,都在电子竞技迅速发展的带动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高校是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前线”,高校大学生普遍关注和参与电子竞技运动。研究校园文化现状与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高校发展的关系、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高校的发展状况、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高校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促进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高校发展的对策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影响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市高校发展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分析发现:1.校园网络建设和较高的大学生电脑拥有率为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市高校发展打下了基础,电子竞技运动的德育、智育功能对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培养有重要意义。2.西安市高校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运动的比例较高,但是对电子竞技的认知程度较低,主要还是对电子竞技运动的宣传不足。3.西安市高校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运动主要还是为了休闲娱乐,有爱好相同的朋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参与的项目是多人在线战术类和休闲益智类较多,多人在线类游戏是世界流行趋势,休闲益智类则是受大多数女生喜爱;宿舍和网吧成为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运动的主要场所,两者各有优缺点。4.网络沉迷、家长社会认识不足、学校支持不足都是阻碍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市高校健康发展的因素,应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保证电子竞技运动在高校的发展环境,也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参与环境。
【关键词】:电子竞技 西安市高校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9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前言8-10
- 1.1 选题背景8-9
- 1.2 选题意义9-10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2.1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2.1.1 电子竞技的概念10-11
- 2.1.2 电子竞技的分类11-12
- 2.1.3 电子竞技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情况12
- 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2.2.1 世界电子竞技赛事现状12-13
- 2.2.2 电子竞技在国外教育现状13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3-15
- 3.1 研究对象13-14
- 3.2 研究方法14-15
- 3.2.1 文献资料法14
- 3.2.2 问卷调查法14
- 3.2.3 数理统计法14-15
- 3.2.4 逻辑分析法15
- 3.2.5 访谈法15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15-32
- 4.1 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市高校发展的背景和氛围15-20
- 4.1.1 校园文化背景是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市高校发展的前提16-17
- 4.1.2 对精神文化的影响加速了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市高校的发展17-20
- 4.2 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市高校的发展状况20-27
- 4.2.1 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市高校发展的认知程度20-21
- 4.2.2 西安高校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运动的情况21-27
- 4.2.2.1 参与电子竞技运动的动机21-27
- 4.3 电子竞技运动在西安市高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27-32
- 4.3.1 积极因素分析27-29
- 4.3.2 消极因素分析29-32
- 4.3.2.1 对电子竞技运动认知不足29-30
- 4.3.2.2 大学生网络沉迷30-31
- 4.3.2.3 高校对电子竞技运动支持不足、缺乏管理31-32
- 5 结论与建议32-36
- 5.1 结论32-33
- 5.2 建议33-36
- 5.2.1 在西安高校树立对电子竞技运动的正确认知33-34
- 5.2.2 西安高校应加强电子竞技运动管理34-35
- 5.2.3 在西安高校开设电子竞技课程35-36
- 参考文献36-38
- 附件38-40
- 致谢40-41
- 承诺书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建新;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的思考[J];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任惟;WCG:拓展探梦之旅[J];数码世界;2005年19期
3 黄璐;对《让数字演绎体育无限精彩》中若干问题的质疑[J];体育学刊;2005年05期
4 冯艳,梁华伟;对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发展前景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5 徐锋;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特征及其类型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何小猛,徐运君,唐国勇,邹循豪;试论电子竞技运动发展及策略[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7 董能,张铁雄;对高校电子竞技运动俱乐部化发展前景的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贾鹏,姚家新;电子竞技运动:基于虚拟现实的认知博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雷曦;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年01期
10 徐欣;;关于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发展趋势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方旭东;何世权;;初探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和产业化策略分析[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璐;;对电子竞技运动若干理论问题的商榷-兼论电子竞技运动与网络游戏的区别(续)[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少林;王红英;;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现状及发展[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刘攀;;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高校广泛开展的可行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韩思音;;我国移动互联时代下电子竞技运动发展探讨[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6 李星辰;郝晨;刘浪;黄晓灵;王雪香;;重庆市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7 任丽敏;;天津体育学院学院电子竞技运动开展现状调查[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淼荣 (作者单位 绍兴市体育局);发展电子竞技运动 丰富大众文化生活[N];绍兴日报;2007年
2 记者 吴睿娜 实习生 任厚非;石景山区要打造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中心[N];北京日报;2008年
3 记者 姜琳琳 通讯员 马颖娜;全国电子竞技运动会“会战”石景山[N];北京商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孟刚;发展电子竞技运动先摘掉有色眼镜[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5 陈文波;电子竞技运动启动职业化[N];市场报;2005年
6 李长云;电子竞技运动浮出水面[N];人民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鲁媛媛;中国电信推动 电子竞技运动发展[N];网络世界;2005年
8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组;为什么把电子竞技运动列为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N];中国体育报;2004年
9 浩方科技总裁 李立钧;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启示与思考[N];中国体育报;2004年
10 文萃;电子竞技运动行业前景看好[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瑾瑜;电子竞技运动在武汉高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2 廖振丹;湖南省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潘德伦;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雷曦;数字体育背景下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多视野探究与思考[D];西南大学;2006年
5 陈建辉;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价值取向及展望[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玮;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俞俊;武汉地区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苏青;长株潭地区普通高校学生电子竞技运动参与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9 袁伟;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现状与发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楠;成都市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西安市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8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