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野调查的河南磨门八卦拳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田野调查的河南磨门八卦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文以中国武术当前发展中民间武术边缘化,拳种意识缺失为研究背景,基于田野调查对河南磨门八卦拳进行研究,磨门八卦拳是主要流传在河南南阳民间的武术拳种之一,其承传有序、内容丰富、技术体系完整。然而时至今日磨门八卦拳的部分内容已经失传,其在当前的发展状况不甚理想,亟待我们对拳种进行保护。对磨门八卦拳这一民间武术拳种进行研究既是学术论文研究的需要,亦是对民间武术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同时对促进南阳地区民间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基于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该拳种进行研究,田野调查法属于人类学、民族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当前基于田野调查法对民间武术拳种的研究较少,武术科学研究需要研究者到广阔的田野中去触摸武术的真实处境,通过对河南磨门八卦拳进行摸底和田野考察,首先对磨门八卦拳区域进行简要概述,紧接着对磨门八卦拳的传承脉络、传承方式进行梳理,整理总结磨门八卦拳的技术体系、风格特点、价值。最后分析磨门八卦拳的开展现状,针对磨门八卦拳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助于磨门八卦拳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为民间武术的发展进行思考。研究表明:(1)磨门八卦拳由民间拳师徐文炳所创始,并聚集了弟子的智慧得以丰富和发展。由于传承中多为言传身教鲜有资料记载,目前还不能把传承脉络全部梳理完整,现可追查考证到磨门八卦拳南阳一脉传承情况。(2)磨门八卦拳的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为主,加之家族传承,如今的师生传播,传承渠道拓宽,然而主要传承人各自继承不同的内容,加大了传承流失的风险。(3)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磨门八卦拳技术体系较为完整,步法独特;功法有涮腰功、坐胯功、晃膀功、狮子抖毛功等;套路有四十多套包括拳术、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技击对抗有,对练、擒拿。(4)磨门八卦拳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步稳身活、化打合一、力出无形、刚柔相济的风格特点以及攻守技击、教化育人、文化传承的价值功能。(5)磨门八卦拳在当前的传承过程中,习练人群较少,缺乏合适的训练场地和环境,活动经费不足、门内弟子忙于己事,传承意识淡薄,虽然当前传承人的思想有所改变,也相应拓宽了传播途径,却仍然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其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关键词】:田野调查 磨门八卦拳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52.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4
- 1.1 选题依据10-12
- 1.1.1 民间武术的边缘化10
- 1.1.2 拳种意识的缺失10-11
- 1.1.3 田野调查介入的必要性11-12
- 1.1.4 传承与发展磨门八卦拳的内在需求12
- 1.2 选题意义12-14
- 1.2.1 完善磨门八卦拳技法体系有助于其传承与发展12
- 1.2.2 通过对磨门八卦拳研究有助于为民间武术发展提供借鉴12-14
- 2 文献综述14-20
- 2.1 关于武术拳种的界定14-15
- 2.2 关于民间武术的界定15
- 2.3 关于武术拳种的研究15-16
- 2.4 关于民间武术的研究16-18
- 2.5 关于田野调查在武术研究中的应用18-20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20-22
- 3.1 研究对象20
- 3.2 研究方法20-22
- 3.2.1 田野调查法20
- 3.2.2 文献资料法20-21
- 3.2.3 专家访谈法21
- 3.2.4 逻辑分析法21-22
- 4 基于田野调查的河南磨门八卦拳研究22-41
- 4.1 磨门八卦拳的区域概况22-23
- 4.2 磨门八卦拳的承传与延续23-29
- 4.2.1 磨门八卦拳南阳一脉24-27
- 4.2.2 磨门八卦拳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27-29
- 4.3 磨门八卦拳技术体系29-36
- 4.3.1 磨门八卦拳步法30
- 4.3.2 磨门八卦拳功法30-32
- 4.3.3 磨门八卦拳套路32-36
- 4.4 磨门八卦拳的风格特点36-37
- 4.4.1 步稳身活36
- 4.4.2 化打合一36-37
- 4.4.3 力出无行37
- 4.4.4 刚柔相济37
- 4.5 磨门八卦拳价值分析37-39
- 4.5.1 攻防技击37-38
- 4.5.2 教化育人38-39
- 4.5.3 文化传承39
- 4.6 磨门八卦拳的现状与问题39-41
- 4.6.1 磨门八卦拳开展现状39
- 4.6.2 磨门八卦拳存在的问题39-41
- 5 基于磨门八卦拳研究对民间武术的思考41-46
- 5.1 民间武术的门派性41-42
- 5.2 民间武术的功利性42-43
- 5.3 民间武术拳种的地方性43-44
- 5.4 民间武术“重申报”、“轻保护”44-45
- 5.5 民间武术封建迷信色彩过浓45-46
- 6 结论与建议46-48
- 6.1 结论46
- 6.2 建议46-48
- 7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1
- 附件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级精品课——《河北民间武术》[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阳媛媛;黄承;陈永辉;;休闲视阈下我国民间武术文化价值的开发[J];山东体育科技;2011年03期
3 刘飞舟;吴天佑;;湖南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隋卫星;陶嘉;;“文化强国”视域下我国民间武术开发价值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年04期
5 朱毅然;;民间武术网络营销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杜宾;;浅析新媒体视角下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新闻世界;2013年05期
7 朱毅然;;乡土社会解构背景下民间武术的传承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马威;;河北民间武术发展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年06期
9 吴振超;刘丽君;;河北民间武术文化在高校的传承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10 张清;;一簇永不凋谢的武术之花——义东沟村民间武术活动略记[J];搏击;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伟;李凤梅;汤铁军;范延波;;北京市民间武术社团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2 周嵩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河北民间武术发展路径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詹碧华邋王林;山东举办民间武术争霸赛[N];西部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然;民间武术的传承危局[N];新农村商报;2012年
3 王义根;大冶民间武术:亟待发掘的一绝[N];黄石日报;2006年
4 郭连秋 包额尔敦 本报记者 石家家;三十里堡也有民间武术奇葩[N];大连日报;2011年
5 曾平 李敏辉;极拳道促民间武术出新[N];中国改革报;2004年
6 许雪毅;小山村办“春晚”,15年没“疲劳”[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亚男;NGO视角下四川地区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2 李海滨;基于田野调查的河南磨门八卦拳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3 吴天佑;湖南省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延波;北京市民间武术社团组织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年
5 郭书芬;河洛文化视域下洛阳地区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6 田托;临沂地区民间武术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年
7 路垎垎;史论民间武术价值功能的嬗变[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8 李国正;胜芳民间武术与民众生活[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胡江平;宋代民间武术组织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维凯;民间习武共同体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田野调查的河南磨门八卦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6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8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