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优秀女子单打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战术运用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外优秀女子单打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战术运用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网球运动在我国稳步发展,人民群众参与日益增多,同时我国网球选手成绩提升明显。但我国年轻女子网球运动员成长较为缓慢,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通过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对比研究,找出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差距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水平。本文选取了2015年世界女子网球WTA排名在前15位当中的五名外国选手及我国在2015年WTA排名靠前的三位选手为调查对象,包括小威廉姆斯、莎拉波娃、穆古拉扎、A-拉德万斯卡、卡-普里斯科娃、王蔷、段莹莹和郑赛赛。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八人的发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身高略低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体重、克托莱指数略高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身体质量有稳定的特征。(2)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一发成功率为71.67%,高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一发成功率60.58%(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一发得分率为60.67%和二发得分率44%,分别低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一发得分率70.9%和二发得分率为47.60%,其中一发得分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充分说明我国运动员为保证一发成功率,降低了发球侵略性,导致发球攻击性不够强。(3)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ACE球、一发最快速度、二发最快速度低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一发最慢速度和二发最快速度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持平;在一发平均速度和二发最慢速度略高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可见我国选手在发球整体方面与国外选手相比差距较小。(4)通过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在发球落点较多、难度较大的2号区发出球的球速较慢,威胁力度不够大。(5)通过对发球点的研究统计发现1号区是二发落点的理想区域。场地左区的3号区和右区的1号区是国内外选手在比赛中落点较为集中的一个区域,同时也是得分率较高及成功率较高的一个区域。(6)除此之外,本人发现我国运动员发球时受心理干扰比较严重。如在受到天气和环境影响的时候、在与对手比分拉近的时候、在比赛强度较大的时候、以及运动员受情绪影响心理压力较大的时候等特殊情况。鉴于我国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战术的现况,我们必须将发球放在首位进行训练,通过专项训练以提高发球技战术,在提高发球攻击性的同时更加注重一发得分率。
【关键词】:女子单打 网球 发球技战术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1 引言9-11
- 2 文献综述11-20
- 2.1 网球发球体系的构建11-12
- 2.2 国内外研究情况12-20
- 2.2.1 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研究12-13
- 2.2.2 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13-14
- 2.2.3 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要求14-15
- 2.2.4 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发球的技战术特点15-20
- 3 研究方法与思路20-23
- 3.1 研究对象20
- 3.2 研究方法20-22
- 3.2.1 文献资料法20
- 3.2.2 专家访谈法20-21
- 3.2.3 录像观察法21
- 3.2.4 数理统计法21-22
- 3.3 研究思路22-23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23-44
- 4.1 中外女子单打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比较分析23-25
- 4.1.1 身高23-24
- 4.1.2 体重24
- 4.1.3 克托莱指数24-25
- 4.2 中外女子单打网球运动员发球体系技战术统计的比较25-41
- 4.2.1 技术运用统计比较26-38
- 4.2.2 发球落点区域分布比较分析38-40
- 4.2.3 战术比较分析40-41
- 4.3 发球体系中的心理层面41-44
- 4.3.1 发球的心理定向41-42
- 4.3.2 发球注意力的控制42
- 4.3.3 发球心理的控制42-43
- 4.3.4 发球情绪的控制43-44
- 5 结论与建议44-46
- 5.1 结论44-45
- 5.2 建议45-46
- 参考文献46-49
-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成果49-50
-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军;;现行体育制度下对我国网球职业化的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14年02期
2 赵立霞;刘保华;;中国网球职业化的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陶蕴文;;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比较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3年03期
4 李静;;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年04期
5 姜富生;;“伦敦失利”对中国网球发展定位的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杨强;;我国青少年网球职业化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03期
7 陈正;;职业网球赛制变化和奥运会网球设项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孙艳;;新中国网球运动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12期
9 龚希丹;刘青;;中国女子网球“单飞”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10 张莉清;;本土参赛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白廷祥;世界高水平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年度选赛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翼;我国竞技网球竞赛体制接轨国际职业化网球竞赛体制的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4年
3 门甲;对优秀女子职业网球选手选赛特征的分析和探讨[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4 张春;中国女子网球职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D];首都体育学院;2013年
5 孙久健;职业化背景下中国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年度参赛安排分析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外优秀女子单打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战术运用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8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9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