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的传播研究:现状、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6-29 21:03
本文关键词: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的传播研究:现状、困境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撒叶儿嗬”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以其丰富的民族特性和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土家族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土家族人的文化生活、工作和情感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中它的文化教育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通过对撒叶儿嗬的挖掘、整理和分析,并结合目前的形势,针对整个文化大融合的背景,对撒叶儿嗬的传承传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力求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更好地去传承传播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文研究的框架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依据、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研究所需要的资料,简单的梳理了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主要是结合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对“撒叶儿嗬”的渊源、历史流变、地域分布、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进行系统的梳理,剖析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撒叶儿嗬”的历史进程走向,包括从商周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文革,不同时期其发展的动态及目前传播的现状。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土家族当地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这些方面分析了“撒叶儿嗬”所面临的传播的困境及原因。第五部分为文章的结论与对策部分,根据分析“撒叶儿嗬”传播的现状、困境及原因,提出有利于“撒叶儿嗬”传播的对策:(1)政府组织发挥主导作用,并制定相关政策以促进“撒叶儿嗬”的广泛传播;(2)以学校为“撒叶儿嗬”传承阵地,促使学校体育的多样化;(3)“撒叶儿嗬”与现代音乐、服饰与舞台表演的完美结合;(4)商家发挥产业推动作用,助推“撒叶儿嗬”文化产业化发展。“撒叶儿嗬”是土家族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让其走出大山深处,走出湖北,甚至走向世界。在不改变其本质属性与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通过对“撒叶儿嗬”从多领域多角度的探讨和挖掘为其更好、更全面的传承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撒叶儿嗬 发展现状 困境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12.4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前言10-16
- 1.1 选题的背景10-11
- 1.2 选题的意义11-12
- 1.2.1 有利于恩施土家地区撒叶儿嗬的传承与传播11
- 1.2.2 撒叶儿嗬本身的传承与传播的需要11-12
- 1.3 文献综述12-15
- 1.3.1 关于“撒叶儿嗬”的文化内涵研究现状12
- 1.3.2 关于“撒叶儿嗬”健身价值研究现状12-13
- 1.3.3 关于“撒叶儿嗬”的功能与特点研究13
- 1.3.4 关于“撒叶儿嗬”的历史变迁的研究13-14
- 1.3.5 关于“撒叶儿嗬”的传承与传播研究现状14-15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15-16
- 1.4.1 研究对象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2. 撒叶儿嗬的概述16-26
- 2.1 撒叶儿嗬简介16-17
- 2.2 撒叶儿嗬的地域划分17-18
- 2.3 撒叶儿嗬的历史溯源与文化变迁18-22
- 2.3.1 撒叶儿嗬的历史溯源18-20
- 2.3.2 撒叶儿嗬的文化变迁20-22
- 2.4 “撒叶儿嗬”的特征22-23
- 2.4.1 “撒叶儿嗬”的健身性特征22-23
- 2.4.2 “撒叶儿嗬”的娱乐、趣味性特征23
- 2.5 “撒叶儿嗬”的文化内涵与功能23-26
- 2.5.1 “撒叶儿嗬”表达了土家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3-24
- 2.5.2 土家“撒叶儿嗬”是凝聚民族团结的纽带24
- 2.5.3 土家“撒叶儿嗬”的精神整合功能24-25
- 2.5.4 土家“撒叶儿嗬”的体育健身功能25-26
- 3. 撒叶儿嗬的传播现状26-29
- 3.1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26
- 3.2 群众基础薄弱26
- 3.3 缺乏经济的支持26
- 3.4 专业人才匮乏26-27
- 3.5 传播中媒介运用不理想27-29
- 3.5.1 互联网资源利用不足27
- 3.5.2 报纸发行量和区域的限制27-28
- 3.5.3 广播传播缺席28
- 3.5.4 电视传播表现方式单一28-29
- 4. 撒叶儿嗬所面临的传播困境及原因29-34
- 4.1 传承模式的限制,传播路径单一29-30
- 4.2 周边文化的渗透,民族认同感缺乏30-31
- 4.3 社会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变31-32
- 4.4 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使“撒叶儿嗬”境遇尴尬32-34
- 5. 结论与对策34-38
- 5.1 结论34
- 5.2 撒叶儿嗬的传播对策34-38
- 5.2.1 政府组织发挥主导作用,并制定相关政策以促进“撒叶儿嗬”的广泛传播34-35
- 5.2.2 以学校为“撒叶儿嗬”传承阵地,促使学校体育的多样化35-36
- 5.2.3 “撒叶儿嗬”与现代音乐、服饰与舞台表演的完美结合36-37
- 5.2.4 商家发挥产业推动作用,助推“撒叶儿嗬”文化产业化发展37-38
- 参考文献38-42
- 附录42-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华江;何忠忠;陈世高;;鄂西地区民俗体育当代呈现及发展对策分析[J];襄樊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但雪莲;段辉鹏;;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前景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10期
3 陈绍艳,杨风华,李宪,张琮玫;对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巴山舞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4 段军刚;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04期
5 裴亮;鄂西土家族“跳丧舞”的文化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谭永洁;恩施州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及功能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桑大鹏;论长阳土家族跳丧舞的文化构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陈洪;《巴山舞》舞名存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Z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洪林;传统仪式的现代变迁[D];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的传播研究:现状、困境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9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