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职业体育仲裁机制对我国职业体育仲裁制度发展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国职业体育仲裁机制对我国职业体育仲裁制度发展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体育仲裁制度 美国职业体育仲裁机制 职业体育纠纷 仲裁程序
【摘要】:由青岛新闻网体育频道报道,中国足协在2014年8月14日下午,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对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与其俱乐部队员刘健,私下与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签订转会合同纠纷案的最终裁决。至此,这场持续了将近7个月之久的原青岛中能球员刘健转会一案终于落下了帷幕。最终,中国足协正式公布了对于此转会案件的处罚决定,决定扣除本赛季中甲联赛中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拥有的7个积分,并且同时罚款40万元人民币。从新闻的本质上看,有利益就会产生纠纷,人在与团体或人的交流中往往会发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和碰撞。这些不可避免的纠纷已经渐渐渗透到了社会中的各个阶层和领域当中,在体育领域也不例外。刘健转会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一案,使我们看到,我国在处理这种职业体育纠纷上,不能满足纠纷及时得到解决的需求,也无法使运动员的自身利益和社会团体的正当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随着体育职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各种职业体育赛事的纠纷与争端越来越多且越发复杂。在众多解决纠纷机制中,仲裁是一种最有效的解决纠纷机制,虽然不是解决体育领域内纠纷的唯一方式,但是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快捷高效性以及较强时效性等优点,并能更好的针对职业体育纠纷的特殊性,所以成为了众多解决体育纠纷方式中最合适的手段。我们研究美国职业体育仲裁机制为了能够学习其成功经验,推动国内竞技体育更好的向前发展,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仲裁制度。本文以美国职业体育仲裁机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美国针对职业体育纠纷建立的外部体育仲裁体系,体育职业联盟内部设置的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仲裁解决机制,分析国内职业体育纠纷案件,对体育仲裁机构进行设计。通过文献资料的方法,介绍美国体育仲裁的机构设置、解决途径,美国与我国面对职业体育纠纷的现状,使我们对两国的基本状况,能清晰且全面的了解,并对职业体育纠纷和体育仲裁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其特征。在法律视角下,采用对比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将文章重点放在美国体育仲裁体系的研究上,对外部体系包括仲裁协会、仲裁程序、人员设置、司法介入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内部体系上,对体育联盟内的纪律处罚、球员工会、集体谈判机制方面,结合实例去论述和分析。研究成果:(1)美国仲裁协会从国内选出经验丰富且专业性强的仲裁员组成体育仲裁小组,以解决体育纠纷案件为主要目的。它的仲裁程序分为程序启动阶段、案件审理前活动、审理准备阶段、审理阶段、裁决、上诉这些步骤,同时受案范围广泛,涉及体育领域内各方面。(2)美国职业体育联盟在内部组成球员工会,形成集体谈判模式,劳资双方通过集体谈判,共同协定建立仲裁的解决渠道,来处理联盟内的体育纠纷,包括球员纪律、薪金合同等方面。不同运动项目的职业联盟,在内部设置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仲裁形式和仲裁程序,以充分保障职业球员的自身利益。(3)我国职业体育领域的纠纷解决机制分为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没有健全的体育仲裁体系能够有效解决职业体育纠纷,因此借鉴美国职业体育仲裁的成功经验,设计并构建我国体育仲裁委员会,规定受案范围,采用一裁终局制,设置仲裁程序和仲裁员的构成。结论:(1)美国体育仲裁机构是完全独立运行的,由法律确定其性质的独立性,不受政府的影响,它的独立性可提高仲裁质量,进行独立裁决,公正解决纠纷。美国的仲裁程序设置比较健全,同时符合司法实践。在程序内容上规定详尽并且条款明确,符合司法程序的标准,提供了制度方面的保障。(2)职业体育联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建立了内部仲裁机制,在机构设置、裁决效力、时效限制等方面上有严格规定,保证仲裁程序能够顺利进行,符合其本国特色,具有代表性,值得我国去借鉴和学习。(3)国内解决职业体育纠纷的方式不够健全和系统,有时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缺少有针对性的体育仲裁体系和相配套的实施方案,不能妥善处理和解决职业体育纠纷,与美国相对成熟的体系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1)国家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快职业体育仲裁制度相关法律的立法建设,颁布能符合中国职业体育自身情况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的体育仲裁机构。(2)在联赛内设立相应的仲裁机制,程序设置要做到详尽、细致,并设立监督、审查程序,建立救济相对人的途径,做到公平、民主的解决纠纷。(3)加快职业联赛中球员工会的建设,使球员工会能独立自主的维护球员权益,保证体育协会长期稳定、健康的运转,确保职业体育联赛快速向前发展。
【关键词】:体育仲裁制度 美国职业体育仲裁机制 职业体育纠纷 仲裁程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1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1
- 引言11-13
- 1 文献综述13-19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1.1 对美国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13-15
- 1.1.2 对我国相关体育仲裁研究的文献综述15-16
- 1.2 职业体育纠纷与体育仲裁的概述16-19
- 1.2.1 职业体育纠纷的概念16
- 1.2.2 职业体育纠纷的特点概述16-17
- 1.2.3 体育仲裁的含义17
- 1.2.4 体育仲裁的特征17-19
- 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9-21
- 2.1 文献研究法19
- 2.2 对比分析法19
- 2.3 案例分析法19
- 2.4 研究思路19-21
- 3 美国体育仲裁制度的现状21-35
- 3.1 体育法渊源21
- 3.2 美国仲裁协会21-22
- 3.2.1 仲裁协会成立体育仲裁小组及仲裁员的概述21-22
- 3.2.2 仲裁协会处理体育纠纷的依据22
- 3.3 职业体育纠纷仲裁制度22-27
- 3.3.1 外部的体育仲裁体系22-24
- 3.3.2 内部的体育仲裁体系24-26
- 3.3.3 司法介入纪律处罚26-27
- 3.4 职业体育联盟内仲裁机制27-29
- 3.4.1 劳资关系及球员工会概述27-28
- 3.4.2 体育联盟内的集体谈判机制28-29
- 3.5 棒球职业联盟的仲裁及分析29-31
- 3.5.1 仲裁的概述29
- 3.5.2 联盟的仲裁形式29-30
- 3.5.3 联盟的诉讼程序30-31
- 3.6 篮球职业联盟内的仲裁及分析31-35
- 3.6.1 联盟内集体谈判制度的概述31-32
- 3.6.2 篮球职业联盟的体育仲裁与分析32-35
- 4 目前国内仲裁制度的现状与分析35-41
- 4.1 与美国相比国内体育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35-36
- 4.2 国内职业体育解决纠纷机制的现状36-37
- 4.3 国内职业联赛内的争议案件分析37-41
- 4.3.1 体育协会针对纪律处罚的救济机制37-38
- 4.3.2 职业运动员合同解除后的解决机制38-41
- 5 对美国职业体育仲裁制度的借鉴及设计方案41-47
- 5.1 对美国职业体育仲裁借鉴41-42
- 5.2 设计国内职业体育仲裁制度42-47
- 5.2.1 职业联赛纠纷解决机制的设计42-43
- 5.2.2 构建体育仲裁委员会43-47
- 结论与建议47-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5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建秋,陈颖川;论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变化与改革出路[J];辽宁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2 丛湖平,田世昌;政府主导型职业体育制度的创新约束机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09期
3 蒋明朗;欧洲与美国职业体育经营特点的对比[J];体育科研;2003年01期
4 张保华;美英两国职业体育经济分析[J];体育学刊;2004年02期
5 王庆伟;论西方发达国家职业体育制度的源起及其变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韩开成,王健;论我国职业体育的形象塑造[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郑兆云,赵丽光,杨吉春,王健,韩开成;职业体育市场中的外部性问题分析与探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丛湖平,郑芳;我国职业体育制度变迁的方式、路径及相关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2004年03期
9 韩开成;王建;王继红;;我国职业体育市场委托-代理问题之研究[J];体育科研;2004年03期
10 丛湖平;我国职业体育制度调整的动力表现形式——主体间的权利博弈[J];体育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艳芳;花勇民;饶东英;;影响大众传媒与职业体育相互选择的因素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周武;;我国职业体育产业政府规制的现状分析[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3 杨扬;;职业体育联赛竞争性平衡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4 周武;;我国职业体育产业政府规制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李燕燕;陈锡尧;;我国职业体育赛事市场运营与政府失灵[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6 孙忠利;;市场经济道德基础:职业体育的隐喻性前提——基于中西比较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燕领;王家宏;;我国职业体育市场准入监管的理念建构与功能实现[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刘培;;价值理想与制度安排的断裂——论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制度安排[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孙忠利;;职业体育的制度安排与产业成长——西方范式与中国特色[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10 胡鑫晔;;我国职业体育中的利益博弈[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博;没有法制,就没有职业体育[N];文汇报;2010年
2 刘颖余;职业体育:没那么简单[N];工人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王彦;职业体育 革命远未成功[N];文汇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吴东;体育强国梦需职业体育支撑[N];北京日报;2013年
5 国家体育总局体研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鲍明晓 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市场推广部总监 迟鹏 本报记者 许立群 本报编辑 郑轶;我们离职业体育有多远[N];人民日报;2011年
6 对话人 国家体育总局体研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鲍明晓 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市场推广部总监 迟鹏 本报记者 许立群 本报编辑 郑轶;中国职业体育如何解困[N];人民日报;2011年
7 马向菲;中国职业体育需要制度支持[N];团结报;2011年
8 李建宇;别把职业体育弄拧巴[N];山西日报;2013年
9 皇甫世俊;职业体育需要精细化[N];银川晚报;2014年
10 薛原;融入职业体育(体育时评)[N];人民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职业体育的注意力经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张文健;职业体育组织的演进与创新[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赵志明;职业体育赛事市场开发支撑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4 孙方;职业体育赛事观众消费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5 胡利军;社会转型期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6 李燕领;我国职业体育市场准入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谭丽君;职业体育产业链运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8 孙忠利;论职业体育的制度安排与产业成长[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9 耿志伟;职业体育球迷消费行为和满意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10 崔鲁祥;中国职业体育利益相关者分析及协同治理—职业篮球、足球实证[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光友;我国职业体育体制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华荣;禁令在职业体育中的适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萧晨乐;日本国民性及其对日本职业体育发展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4 郭芳鸳;我国职业体育反垄断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姜楠;我国职业体育组织的社会责任状况调查[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胡鑫晔;我国职业体育中的利益博弈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白逸群;职业体育组织社会责任的理论探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8 王志家;论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的发展与产业成长[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刘培;我国职业体育发展过程中制度供求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10 程陆超;我国职业体育产业反垄断法除外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20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2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