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07:23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条件的提高,公民对健康的追求越显突出。体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成员的健康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体育事业的主要参与和导向者,因此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认同研究,符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省的鲁东大学(鲁东地区)、山东师范大学(鲁中地区)、山东体育学院(鲁中地区)、曲阜师范大学(鲁南地区)、滨州学院(鲁北地区)、聊城大学(鲁西地区)这6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认同划分为五个维度,按照认同维度的高低依次为:体育教育专业理论价值认同、体育教育专业认知认同、体育教育专业情感认同、体育教育专业行为评价认同、体育教育专业技能实践认同。2.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总体发展现状较合理。招生数量与毕业生社会需求量保持稳定状态,无大的波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与技能实践课分配不均,技能实践课程较少。在人才能力培养模式上认同不高,尚缺乏具有“一专多能”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体育教育专业招生院校在全省范围内分布均衡,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的区域性发展。3.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性。本文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多重比较,探讨了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认同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上不存在显著性,对专业认同的评价无差异;不同地域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上有显著性;不同专项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足球和田径类项目的专业认同度最高;不同学校类别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省级重点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最高。4.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认同受自身因素(高考志愿填报动机、专业学习意向、自身努力程度)、学校因素(硬件设施、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家庭因素(父母意愿、家庭职业观)的影响。5.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总体认同处于中等水平。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的五个维度分析,得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总体认同处于中等认同水平,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普遍认同。
【关键词】:体育教育 专业认同 调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1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10
- 1.3 研究意义10-11
- 2 文献综述11-16
- 2.1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认同概念的解析11-13
- 2.1.1 认同11
- 2.1.2 专业认同11-12
- 2.1.3 体育教育专业认同12-13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2.2.1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维度划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2.2.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16-20
- 3.1 测量维度16-17
- 3.2 研究内容17
- 3.3 研究对象17
- 3.4 研究方法17-19
- 3.4.1 文献资料法17
- 3.4.2 问卷调查法17-18
- 3.4.3 数理统计法18
- 3.4.4 逻辑分析法18-19
- 3.4.5 访谈法19
- 3.5 研究路线19-20
- 4 结果与分析20-39
- 4.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分析20-23
- 4.1.1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现状20
- 4.1.2 体育教育专业学校的地区分布现状20-21
- 4.1.3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21-22
- 4.1.4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现状22-23
- 4.2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认同分析23-29
- 4.2.1 体育教育专业总体认同分析23
- 4.2.2 体育教育专业认知认同分析23-25
- 4.2.3 体育教育专业情感认同分析25-26
- 4.2.4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价值认同分析26-27
- 4.2.5 体育教育专业技能实践认同分析27-28
- 4.2.6 体育教育专业行为评价认同分析28-29
- 4.3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的相关性分析29-34
- 4.3.1 性别与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的相关性分析29-30
- 4.3.2 专项与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的相关性分析30-32
- 4.3.3 学校类别与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的相关性分析32-33
- 4.3.4 地理位置与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的相关性分析33-34
- 4.4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认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34-38
- 4.4.1 自身因素34-35
- 4.4.2 学校因素35-37
- 4.4.3 家庭因素37-38
- 4.5 提高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的总体思路与对策38-39
- 4.5.1 研究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的总体思路38
- 4.5.2 提高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认同的对策38-39
- 5 结论与建议39-41
- 5.1 结论39-40
- 5.2 建议40-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43-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进国;浅谈加强党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J];兵团党校学报;2000年06期
2 陈文山,骆秉全;再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金其荣;谈谈体育教育怎样与素质教育相互联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4 李国民;试论学校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5 田玲;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怀化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6 巴音道尔吉,巴特尔;迎接知识经济 发展体育教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S1期
7 罗玲,郑锋;知识经济与高校体育教育[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田海燕;发挥体育教育功能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罗嘉司;体育教育面对“入世”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杜子平;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功能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庆祝;邵桂华;;体育教育信息化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变革[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巩凤q,
本文编号:533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3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