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西安、昆明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的因素及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17:21
本文关键词:影响西安、昆明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的因素及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俱乐部 组织吸引力 影响因素 比较研究
【摘要】:高校体育俱乐部为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它的存在便于大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学习和运用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是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组织之一。现在高校逐年扩招,学校资源相对较短缺,学生所面临就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发展出现许多问题。针对上述状况,本论文以管理学、学校体育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等方法对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4所高校,39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而影响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内部因素有目标因素、传统因素、需求因素;同时影响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的众多外部因素。从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吸引力现状、组织吸引力影响因素情况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西部两地不同性别、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引力差异较大。当前西安市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现状差于于昆明市高校体育俱乐部。体现出西安、昆明这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目前还是存在了很多有待于去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西安、昆明两地不同性别、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本文根据上述状况和函待解决的问题,就高校的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提升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以期为西安、昆明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 组织吸引力 影响因素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前言7-24
- 1.1 选题背景7-8
- 1.2 选题依据8-11
- 1.3 相关理论综述11-17
- 1.3.1 概念的界定11-14
- 1.3.2 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的构成14-17
- 1.4 文献综述17-23
- 1.4.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7-20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20-23
- 1.5 研究目标23-24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4-30
- 2.1 研究对象24
- 2.2 研究方法24-29
- 2.2.1 文献资料法24
- 2.2.2 专家访谈法24-25
- 2.2.3 问卷调查法25-27
- 2.2.4 逻辑分析法27
- 2.2.5 比较法27-28
- 2.2.6 数理统计法28-29
- 2.3 研究流程29-30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30-52
- 3.1 西部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基本情况调查30-32
- 3.1.1 昆明市高校体育俱乐部类型及活动内容的调查30-31
- 3.1.2 西安市高校体育俱乐部类型及活动内容的调查31-32
- 3.1.3 西安、昆明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类型的差别32
- 3.2 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的现状调查32-42
- 3.2.1 西部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文化吸引力的现状比较33-34
- 3.2.2 西部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活动吸引力的现状比较34-36
- 3.2.3 西部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结构吸引力的现状比较36-38
- 3.2.4 西部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条件吸引力的现状比较38-40
- 3.2.5 西部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绩效吸引力的现状比较40-42
- 3.3 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影响因素比较42-47
- 3.3.1 影响西部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内部因素差异比较43-45
- 3.3.2 影响西部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外部因素差异比较45-47
- 3.4 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比较47-52
- 3.4.1 西部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的现状比较47-49
- 3.4.2 西部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影响因素的比较49-52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52-55
- 4.1 结论52-53
- 4.1.1 西部两地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现状52
- 4.1.2 影响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的内、外部因素52
- 4.1.3 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影响因素比较52-53
- 4.2 建议53-55
- 4.2.1 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研究的问题及建议53
- 4.2.2 提升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的建议53-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A59-63
- 附录B63-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7-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伟信,崔峡,汤涛;安徽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与运行模式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3期
2 王华倬,刘玫瑾,于秀;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邹师,冯火红;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与特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王庆军,顾城;高校课外体育改革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影响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1年06期
5 沈宏书,朱泓,金若中,田爱华,赵广复;高校体育俱乐部体制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6 胡济群,李明;体育产品的价格制定[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吉建秋;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1年03期
8 陈建国,任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素质教育中最理想的潜在课程[J];四川体育科学;2002年04期
9 曲小锋;CUBA带来的校园体育文化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徐重鑫;邹国建;;浙江省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577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77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