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角下大学生网络游戏教化作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化生态视角下大学生网络游戏教化作用研究
【摘要】:大学生处于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网络游戏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尽相同但又紧密关联的文化生态系统。从文化的视角来看,人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实现的,要理解人的发展,必须将其还原到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文化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既包括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社会文化背景,也包括在网络中体验到的虚拟社会文化系统。本研究基于文化生态视角,对网络游戏进行深入了解,准确把握大学生在其中的发展动向,将网络游戏作为虚拟的文化生态系统,关注大学生在网络游戏中的社会文化参与以及其在文化实践和人际互动中的参与性转变,从个体层面、人际层面和文化社群层面三个层面,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作为网络游戏参与者的大学生进行典型性抽样和差异最大化抽样调查分析,研究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教化作用,扩大研究者的视野,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表明:在个体层面上,网络游戏通过个体在虚拟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早期经历、文化社群中的角色和文化责任、个体文化工具的使用、其他个体的示范等对大学生个体产生教化作用,而大学生个体的个人生活史、对教化的认知和自我强化机制是教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在人际层面上,文化社群中对大学生个体起到教化作用的有新玩家和老玩家、领导者与参与者、同伴之间的互动,同时个体的人际互动和活动参与也对教化内容进行改写;在文化社群层面上,网络游戏对大学生个体存在制度教化、德性教化和情感教化,个体通过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推动教化内容、教化方式、教化风格的发展与转变。鉴于此,建议大学生、教育者和游戏产业将网络游戏看作一种教育资源,在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和适度游戏的前提下,加强自我教化、引导监督和产业规范,使作为网络游戏参与者的大学生得到良性教化,推动现实文化生态系统与虚拟文化生态系统中良性教化结果的互相渗透。
【关键词】:文化生态 大学生 网络游戏 教化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5.5;G89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论9-21
- 1.1 选题依据9-11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预研究9-10
- 1.1.3 研究目的10-11
- 1.2 概念界定11-13
- 1.2.1 文化生态视角11
- 1.2.2 大学生与网络游戏11-12
- 1.2.3 网络教化作用12-13
- 1.3 研究综述13-17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3-14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4-17
- 1.4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17-21
- 1.4.1 文化生态学简介17-18
- 1.4.2 罗高福的人类发展文化本质理论18-21
- 2 研究设计21-24
- 2.1 研究方法的选择21
- 2.2 研究点的选择和背景21-22
- 2.3 材料的搜集与整理22-24
- 3 虚拟文化生态中的个体教化经历24-36
- 3.1 游戏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24-30
- 3.1.1 从陌生到适应24-26
- 3.1.2 圆了武侠梦26-28
- 3.1.3 独特的体验28-30
- 3.2 在游戏中得到了很多30-36
- 3.2.1 要慢慢去了解这个游戏30-32
- 3.2.2 想做对团队有贡献的人32-33
- 3.2.3 游戏与现实的互相影响33-36
- 4 人际互动中的参与性转变36-44
- 4.1 新玩家和老玩家36-40
- 4.2 领导者与参与者40-42
- 4.3 同伴交往42-44
- 5 虚拟文化社群的教化作用类型44-51
- 5.1 虚拟文化社群的制度教化44-46
- 5.2 虚拟文化社群的德性教化46-48
- 5.3 虚拟文化社群的情感教化48-51
- 6 结论和建议51-55
- 6.1 研究结论51-53
- 6.2 建议53-55
- 6.2.1 基于个体层面的建议53
- 6.2.2 基于人际互动层面的建议53-54
- 6.2.3 基于虚拟文化社群层面的建议54-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59-63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63-64
- 致谢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秀玲;云霞;;网络游戏情境启动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11期
2 闫守轩;朱宁波;;网络游戏:一种道德资源及其教育利用[J];教育学报;2012年06期
3 闫宏微;宋阳;;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社会表征研究——以南京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柴晓运;龚少英;;青少年的同一性实验:网络环境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5 胥正川;;网络游戏成瘾的动机及抑制性因素作用的实证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张红霞;谢毅;;动机过程对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意向的影响模型[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7 钱若兵;傅先明;韩晓鹏;牛朝诗;汪业汉;王昌新;刘影;;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04期
8 李欢欢;王力;王嘉琦;;大学生网络游戏认知-成瘾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5期
9 贺金波;郭永玉;柯善玉;赵仑;;网络游戏成瘾者认知功能损害的ERP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2期
10 王滨;于海滨;杨爽;;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庆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教化功能与实效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王玉影;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大学生角色社会化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余强;青少年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1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2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