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的跟踪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0:04
本文关键词:菏泽学院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的跟踪研究
【摘要】:拥有健康的体质,是大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保证。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不是非常理想。依然有很多学生达不到国家的标准水平,大学生体质健康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近年来依然存在大学生肥胖、猝死、抑郁症,甚至是自杀等问题,这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得不使人感到震惊。所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至今,要求全国各高校开始采用测试项目和评分办法,在校的大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以做好更加完善的体质监控工作。因而对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是需要不断跟进的,这并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对策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访查法等方法,对菏泽学院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四年来体质健康测试得来的数据加以分析和阐述,针对数据的结果对学校体育课程安排的角度、学生的体育锻炼、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学校体育评价方式进行分析,希望能为菏泽学院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体质健康测试的各项指标中除男生平均身高体重有所上升外,其余各项指标的测试成绩都出现下降现象;第二,四年来体质健康等级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从整体变化趋势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有下降的趋势;第三,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体育运动,也都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但是没有锻炼氛围和教师指导、场地器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需要,到了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外堂课减少、学习压力大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第四,,很多学生饮食不规律,不注重营养,经常熬夜,自控能力差,学校对学生管理不够严格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上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鼓励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即使面对就业压力,也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体育锻炼,注重劳逸结合;第二,学校应加强对体质健康的重视力度,针对菏泽学院缺乏新型体育项目的体育教师和体育场地情况做出一些调整,营造积极的体育锻炼氛围,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第三,针对菏泽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活、饮食不规律,学校多做一些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方面的讲座来积极引导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第四,学校针对菏泽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作息情况、生活情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体质健康 跟踪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目录】:
- 目录3-4
- 摘要4-5
- Abstract5-7
- 1 前言7-16
- 1.1 问题的提出7-8
- 1.2 研究目的、意义8
- 1.2.1 研究目的8
- 1.2.2 研究意义8
- 1.3 研究任务8
- 1.4 文献综述8-16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8-9
- 1.4.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9-15
- 1.4.3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15-16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6-18
- 2.1 研究对象16
- 2.2 研究方法16-18
- 2.2.1 文献资料法16
- 2.2.2 问卷调查法16-17
- 2.2.3 数据统计法17
- 2.2.4 实地考察法17
- 2.2.5 专家访谈法17-18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18-47
- 3.1 菏泽学院 2010 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及对比分析18-28
- 3.1.1 身高、体重测试结果及对比分析18-21
- 3.1.2 台阶试验测试结果及对比分析21-22
- 3.1.3 肺活量测试结果及对比分析22-25
- 3.1.4 握力测试结果及对比分析25-26
- 3.1.5 立定跳远测试结果及对比分析26-28
- 3.2 菏泽学院 2010 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级及变化趋势分析28-30
- 3.3 影响菏泽学院 2010 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30-47
- 3.3.1 学校要求和学生自主体育锻炼及相关情况分析30-37
- 3.3.2 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分析37-45
- 3.3.3 对学生管理情况的分析45-47
- 4 结论与建议47-48
- 4.1 结论47
- 4.2 建议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附件52-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姜建华,方爱莲;浙江省大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和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陈海春;福建省汉族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干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张福生;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4 宋志伟;;理工科大学生体质现状特点及发展变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5 林向阳,郑学华,周红妹;体育课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跟踪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张坦;孙涛;吴步阳;杨德银;吴佳学;;湖南文理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报告[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卞伯高;杨麟;魏俊峰;李嘉鸿;马少辉;;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体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0年06期
8 杨秀芹;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相关理念的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姚小敏;余玲;易国忠;鲁梅;;中南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汪青;;武汉科技学院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622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2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