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非体育类普通高校冰雪专业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非体育类普通高校冰雪专业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自1987年国家教育部首次提出批准建设51所高校为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院校以来的30年的时间里。我国至今已有200余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逐渐成熟,正朝着积极、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各类大型体育竞赛中为高校甚至国家取得了优异的比赛成绩,但在培养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何将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更好的结合起来是成为制约我国体育能否更加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7所黑龙江省非体育类普通高校冰雪专业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非体育类普通高校冰雪专业高水平运动员生源明显不足、生源质量不高,对于运动员文化审查不严格、学习课程安排不合理、“学训矛盾”相对严重、竞赛较少导致训练热情相对较低,教练员福利待遇偏低、物质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从提高生源质量、减轻运动员学习压力、减少学训矛盾、扩宽就业渠道、严格按照国家培养总目标要求、提高冰雪专业运动员物质经费保障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关键词】:普通高校 冰雪专业 高水平运动员 培养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前言8-16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意义9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现实意义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9-16
- 1.3.1 国内研究现状9-14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15-16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6-18
- 2.1 研究对象16
- 2.2 研究方法16-18
- 2.2.1 文献资料法16
- 2.2.2 专家访谈法16-17
- 2.2.3 问卷调查法17
- 2.2.4 数理统计法17
- 2.2.5 逻辑分析法17-18
- 3 相关概念界定18-19
- 3.1 普通高等学校18
- 3.2 冰雪专业高水平运动员18
- 3.3 普通高校冰雪专业高水平运动员18-19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19-37
- 4.1 黑龙江省非体育类普通高校招收冰雪专业高水平运动员概况19-22
- 4.1.1 招收院校概况19
- 4.1.2 招收对象19-21
- 4.1.3 选拔程序21
- 4.1.4 运动员文化水平审查概况21-22
- 4.2 黑龙江省非体育类普通高校冰雪专业高水平运动员学习、训练现状22-28
- 4.2.1 学习现状22-25
- 4.2.2 训练、竞赛现状25-26
- 4.2.3“学训体系”现状26-28
- 4.3 黑龙江省非体育类普通高校冰雪专业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28-31
- 4.3.1 就业意向28-29
- 4.3.2 就业压力29-30
- 4.3.3 就业信心30-31
- 4.4 黑龙江省非体育类普通高校高水平教练员队伍现状31-33
- 4.4.1 教练员学历32
- 4.4.2 教练员业务能力32
- 4.4.3 教练员的聘任32-33
- 4.4.4 教练员福利待遇33
- 4.5 黑龙江省非体育类普通高校冰雪专业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33-37
- 4.5.1 黑龙江省非体育类普通高校冰雪专业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未完全实现33-34
- 4.5.2 对运动员日常管理较为松散34-35
- 4.5.3 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学校引导不到位35-36
- 4.5.4 物质经费保障不足36-37
- 5 对策37-40
- 5.1 控制生源基本素质,提高生源质量37
- 5.2 解决处理好学训矛盾、减轻高水平运动员学业压力37-38
- 5.3 扩宽运动员就业渠道38
- 5.4 加强教练员科研合作,,提高教学质量38
- 5.5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增加冰雪专业运动员物质经费保障38-40
- 6 结语40-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7
- 附件1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冰雪专业高水平运动员调查问卷47-50
- 附件2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冰雪专业高水平教练员调查问卷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宝森;;新形势下体育类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礼品天地[J];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09年10期
3 赵彦;孙飙;;体育类院校开设“运动与健身管理”课程的解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董胜辉;;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体育类社团发展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16期
5 张兰华;;2013年在辽宁招生规模较大的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信息汇总[J];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14年01期
6 ;河北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分院校分专业录取情况统计[J];考试与招生;2008年02期
7 ;河北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分院校分专业录取情况统计[J];考试与招生;2009年01期
8 刘阳;;体育类专业报考八问[J];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11年02期
9 崔宝华;;体育类专业、体育单招报考一点通[J];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13年10期
10 ;最新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评定公布[J];体育科学;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密晖;;体育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鑫;苏明理;马增强;陈晶;王春英;;体育院校“非体育类”专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舒成利;高山行;刘翠娟;;我国体育类高校中管理类专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江卫平;;我国体育类图书出版现状分析与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蒋立新;;体育类本科生培养成本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崔乐泉;;对我国体育类博物馆发展的几点思考[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7 廖涛;;对我国体育类博物馆现状与发展的分析[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郑义;王宇;;试论体育类院校开设运动鞋相关课程的必要性[A];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2)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9 孔垂辉;;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栏目设置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吕韶钧;;北京市“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其思考——以2009年北京市“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名录为例[A];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书乐;体育类电子游戏何时走出低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2 徐鹏;“世界杯年”:体育类报纸的春天[N];中华新闻报;2002年
3 通讯员 汪国培邋刘海宁 本报记者 陈瑞昌;江苏省出台艺术体育类录取办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郭全中;体育类杂志的奥运“钱景”及机会[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记者 谢苗枫 通讯员 粤考宣;9高校美术体育类专业降分[N];南方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游婕;南非世界杯催热体育类专业留学[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7 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体育类制服:活动的城市名片[N];深圳商报;2011年
8 记者 鲁剑;我市将集中整顿体育类社会组织[N];临汾日报;2012年
9 田三生;关于体育类民间组织的调查[N];中国体育报;2013年
10 司文;我省高考艺术体育类分数线确定[N];西安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璐;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治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龙;体育类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王刚;2008-2014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阳光体育运动科研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秦浩;2005-2014年CSSCI体育类期刊民族传统体育论文的计量分析及其科研走向预测[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范丽琴;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5年
5 王燕;2013年体育类核心期刊引文失范现状分析与建议[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6 宋亚;体育类独立学院学科与专业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7 温伟;全国体育院校高水平游泳队现状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8 肖琳;北京市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9 李玄;我国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现状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何淑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健美操科研论文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30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3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