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临清传统武术文化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23:13

  本文关键词:临清传统武术文化特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临清 传统武术 文化


【摘要】:临清传统武术文化是在临清地域内产生的一种地域武术文化。历史上,临清处于燕、赵、齐三国的交界处,燕赵文化、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相互碰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临清文化。自明代以来,凭借着漕运的便利,临清迅速崛起,成为了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滔滔的大运河在促进临清经济的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武术的交流。作为运河上的名城重镇,临清地处要地,历代战乱频繁,武术在当地开展广泛。临清武术汲取了齐鲁武术、燕赵武术、中州武术等地域武术的精华,并于当地民俗联系密切,它兼容并包,历久弥新,临清肘捶(国家级)和临清潭腿(省级)的成功申遗是它光辉历史的见证。本文在史料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临清传统武术文化的成因、内容等进行研究,总结临清传统武术文化特征。 本论文分为以下五大部分: 第一、对临清文化和临清传统武术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临清文化是生活在临清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为了生存和延续种族的需要,有意识的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临清传统武术文化是指源发于临清地域,以该地域内的传统武术技艺为载体,涵盖了与传统武术相关的各种文化的总和。 第二、从历史背景、文化渊源、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临清传统武术文化的成因。频繁的战火袭扰是临清传统武术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繁荣的运河经济促进了临清武术的对外交流;燕赵文化、齐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临清人性格强悍、讲义气、遇事敢为的性格特征;临清的地理环境是影响临清传统武术文化形成的自然根源。 第三、从武术历史沿革、拳种分布、民俗武风、明清武举等方面介绍临清传统武术文化内容。历史悠久,北腿先河;博采百家,兼融并蓄;武举众多,武风浓厚;融入民俗,,群众性强;结合宗教,门派众多;武技实用,保国安民是临清传统武术文化的典型特色。 第四、以临清潭腿和临清肘捶进行个案研究。 第五、总结临清传统武术文化具有源发性、兼融性、军事性、民俗性、宗教性的特征。
【关键词】:临清 传统武术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5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前言10-15
  • 1.1 选题依据10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11-15
  • 1.3.1 关于临清文化的研究11-12
  • 1.3.2 关于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12-14
  • 1.3.3 关于临清武术文化的研究14-15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15-16
  • 2.1 研究对象15
  • 2.2 研究方法15-16
  • 2.2.1 文献资料法15
  • 2.2.2 专家访谈法15
  • 2.2.3 实地调查法15
  • 2.2.4 逻辑分析法15-16
  • 3 临清地域简述16-18
  • 3.1 临清的地理概况简介16-17
  • 3.2 “临清”称谓的历史演变17-18
  • 3.3 京杭运河造就了临清文化的繁荣18
  • 4 临清传统武术文化概述18-22
  • 4.1 临清文化简介及其概念的界定18-19
  • 4.2 临清传统武术文化概念的界定19-20
  • 4.3 临清的武术文化遗迹20-22
  • 5 临清传统武术文化的成因22-25
  • 5.1 临清地理环境是临清传统武术文化形成的自然根源22-23
  • 5.1.1 气候条件的影响22
  • 5.1.2 地形条件的影响22-23
  • 5.2 文化成因23-24
  • 5.2.1 燕赵文化、齐文化对临清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23
  • 5.2.2 宗教文化对临清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23-24
  • 5.3 历史渊源24-25
  • 5.3.1 频繁战火袭扰下的运河重镇24-25
  • 5.3.2 繁荣的运河经济促进了临清传统武术的对外交流25
  • 6 临清传统武术文化的内容25-36
  • 6.1 临清传统武术的历史沿革25-28
  • 6.2 临清地域的拳种分布28
  • 6.3 民俗活动和京剧中的武术元素28-31
  • 6.3.1 临清民间社火和民间庙会中的武术文化28-31
  • 6.3.2 临清京剧中的武术文化31
  • 6.3.3 小结31
  • 6.4 临清明、清两代武科人数统计与对比分析31-35
  • 6.4.1 中武举人数量的统计分析33-34
  • 6.4.2 中武进士数量的统计分析34
  • 6.4.3 临清中武举人、武进士数量与东昌府其他各州县的比较分析34-35
  • 6.4.4 小结35
  • 6.5 临清籍武术名家35-36
  • 7 临清传统武术文化的地域特征36
  • 7.1 具有源发性的特征36
  • 7.2 具有兼融性的特征36
  • 7.3 具有军事性的特征36
  • 7.4 具有民俗性的特征36
  • 7.5 具有宗教性的特征36
  • 8 独具临清特色的传统武术拳种分析36-46
  • 8.1 临清潭腿的分析36-42
  • 8.1.1 临清潭腿的历史渊源与发展36-39
  • 8.1.2 临清潭腿的内容体系39-40
  • 8.1.3 临清潭腿的风格特点40-41
  • 8.1.4 临清潭腿的传承和发展现状41-42
  • 8.2 临清肘捶的分析42-46
  • 8.2.1 临清肘捶的形成与发展42-43
  • 8.2.2 临清肘捶的内容体系43-44
  • 8.2.3 临清肘捶的风格特点44-45
  • 8.2.4 临清肘捶的传承和发展现状45-46
  • 9 结论与建议46-48
  • 9.1 结论46-47
  • 9.2 建议47-48
  • 注释48-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53-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4-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佩琦;明代临清钩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2 马敏卿;张艳霞;;地域文化对武术拳种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以齐鲁文化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3 王俊奇;;武术文化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4 丁传伟;王继生;;临清潭腿的攻防技法特点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李正爱;;京杭大运河与临清城市的人文转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王传兴;田萌;;明清时期临清城市的兴盛与衰落[J];黑龙江史志;2014年05期

7 杨轶男;;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城镇的服务业——以临清为中心的考察[J];齐鲁学刊;2010年04期

8 郭东升;杨兴诚;;临清明清运河文化一瞥[J];山东档案;2007年02期

9 李成银;;临清肘捶的历史渊源与技法体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10 郭志禹;郭守靖;;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策略构想[J];体育科学;2006年10期



本文编号:631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31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7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