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音乐放松对举重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恢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19:15

  本文关键词:音乐放松对举重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恢复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举重运动员 运动性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恢复 音乐放松 实验研究


【摘要】:运动性心理疲劳作为运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运动心理学专家学者的重视。很长时间内,对于运动员可能会产生的心理疲劳现象已经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与其相关联的心理疲劳恢复机制也备受关注。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和对策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体育运动发展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和扩大对运动性心理疲劳恢复手段和方法的研究。举重运动是一种重复性高的单一训练,极容易造成运动员心理疲劳,从而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训练任务的完成,导致其训练水平难以进步,竞技状态不稳定,最终甚至会提早结束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因而对于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监测和日常心理疲劳恢复机制的完善成为现如今发展举重事业的当务之急。通过本次研究以期为举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能够保持更加积极的心理状态,发挥最佳的竞技水平作出贡献。促使举重运动员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理状态投身于日常训练中和比赛中去,有利于训练目标的完成和训练水平的发挥。同时,有利于相关体育部门、各级运动队等各单位更加了解和认识心理疲劳问题,从而进行相关的学习研究,为解决心理疲劳问题找出方法。音乐放松对举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相关研究,在西南地区尚未有人涉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次研究通过跟进四川省举重队的训练和比赛,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以及试验等监测手段对7名被试运动员进行音乐放松后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情况进行持续监测。ABQ问卷来检测运动员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的降低和对运动的负评价的状况,闪光融合频率实验可以从生理机能方面反映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程度。进行4周8次音乐放松后,通过问卷及实验数据显示,音乐放松是一种能够有效改善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本次研究表明,针对具有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的举重运动员,采取相当时间的音乐放松后,可以有效的缓解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状况。测试期间,7名被试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程度得到缓解,甚至恢复到积极状态,支持了本研究的前期假设,即音乐放松是一种能够有效缓解心理疲劳的方法。通过反思发现本次研究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在后续研究中应该尽量避免。
【关键词】:举重运动员 运动性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恢复 音乐放松 实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84;G804.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2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2 文献综述12-22
  • 2.1 国内外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12-14
  • 2.2 引起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因素研究14-15
  • 2.3 关于举重运动员心理特点的研究15-16
  • 2.4 关于心理疲劳特点的研究16-17
  • 2.5 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监测手段的研究17-18
  • 2.5.1 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18
  • 2.5.2 闪光融合频率18
  • 2.5.3 脑电图18
  • 2.6 关于举重运动员心理疲劳恢复研究的现状18-20
  • 2.7 音乐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20-21
  • 2.8 关于音乐放松研究的现状21-22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22-26
  • 3.1 研究对象22
  • 3.2 文献资料法22
  • 3.3 问卷调查法22-23
  • 3.4 实验法23-25
  • 3.4.1 前期测试23-24
  • 3.4.2 正式实验及实验步骤24
  • 3.4.3 具体实验安排24-25
  • 3.4.4 实验结束后测试25
  • 3.5 数据统计法25
  • 3.6 逻辑分析法25-26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26-32
  • 4.1 实验结果26-28
  • 4.1.1 测试期间四川省举重队运动员心理变化情况26
  • 4.1.2 测试期间四川省举重队运动员成就感的降低值情况分析26
  • 4.1.3 测试期间四川省举重队运动员情绪/体力耗竭值情况分析26-27
  • 4.1.4 测试期间四川省举重队运动员对运动负评价值情况分析27-28
  • 4.1.5 测试期间四川省举重队运动员闪光融合频率值情况分析28
  • 4.2 分析28-32
  • 4.2.1 测试期间四川省举重队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问卷的结果分析28-31
  • 4.2.2 测试期间四川省举重队运动员闪光融合频率实验的结果分析31-32
  • 4.2.3 测试期间四川省举重队运动员心率及压力值的结果分析32
  • 5 结论与建议32-35
  • 5.1 结论32-33
  • 5.2 研究的不足33
  • 5.3 建议33-35
  • 6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献浩;王斌;石永秀;;试析羽毛球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状态对比赛成绩的影响及其调控[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6期



本文编号:636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36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8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