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对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01:13

  本文关键词:对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北京市 现状 对策


【摘要】: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简称北京市传统校)是培养体育人才最基础的形式之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最初的发展是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体育人才,而现在它承担着双重任务,不仅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而且要使普通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得到发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以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就北京市传统校的发展规模与发展阶段、项目布局、北京市传统校在学校中的地位、业余训练和比赛情况、在经费投入方面的情况、输送情况、场地及开放情况、运营模式和未来发展的目标与对策,得出以下结论:(1)北京市传统校的规模较合理。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5个项目的比重较大,占了约78.57%,而优势项目如游泳、羽毛球、射击、举重、摔跤、跆拳道等项目比重较小,约占总数的7.40%。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区县级重点学校以上的占52.22%,非重点学校占到47.78%。(2)北京市传统校满足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每天大课间时间为半小时,体育课每周平均2.5次,以及还有课外体育活动课,北京市传统校开展业余运动训练的状况良好。传统项目运动队517支,常年参加传统项目受训的运动员人数15209名,运动队平均每周训练4.2次、每次训练1.48小时。(3)每年举办和参加大型运动会的次数较少。参加国际运动会每校平均0.05次,国家级运动会每校平均0.23次,市级运动会每校平均0.57次,校运动会每校平均1.08次,年级比赛每校平均4.45次。(4)经费来源主要有教委拨款和体育局资助,本校自筹和其他经费。学校总经费为26196万元,每校平均893万元,体育经费每年7453万元,每校平均25万元。传统项目经费每年3045万元,每校平均10万元。(5)北京市传统校场地较少。田径场地每所学校平均0.86个、篮球场平均2.5个、足球场平均0.64个、游泳馆每校平均0.27个。同时场地向社会开放的程度也较低。(6)北京市传统校的运营模式依然以独立运营模式为主,其他运营模式为辅。(7)北京市传统校输送人数较少。向市级代表队输送了42人,向市级体校输送了74人,向区县级体校输送了291人,向体育院校输送了551人,向高水平运动队输送222人,向普通院校只输送了3人,向部队体工队输送了1人。(8)北京市传统校教练员的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为本科学历以下人数是80人,本科学历的人数为1253人,本科以上学历93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练员以中级职称为主。初级职称为33.94%,中级职称48.25%,高级职称为17.81%。
【关键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北京市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1 前言8-12
  • 1.1 选题依据8
  • 1.2 研究目的、意义8
  • 1.3 研究任务8-9
  • 1.4 文献综述9-12
  • 1.4.1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概念9
  • 1.4.2 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进程9-10
  • 1.4.3 对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的研究10-11
  • 1.4.4 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作用11-12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2-15
  • 2.1 研究对象12
  • 2.2 研究方法12-15
  • 2.2.1 文献资料法12
  • 2.2.2 问卷调查法12-14
  • 2.2.3 访谈法14-15
  • 2.2.4 数理统计法15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5-34
  • 3.1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基本现状研究15-19
  • 3.1.1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的规模与发展阶段分析15-16
  • 3.1.2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项目布局与分析16-18
  • 3.1.3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各级重点学校中地位与分析18-19
  • 3.2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活动和业余训练的基本现状与分析19-21
  • 3.2.1 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的情况分析19-20
  • 3.2.2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运动队的基本情况20-21
  • 3.2.3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每年举办和参加各级运动会情况统计表21
  • 3.3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经费投入情况21-22
  • 3.4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场地及对外开放情况22-26
  • 3.4.1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场地情况22-23
  • 3.4.2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开放情况23-26
  • 3.5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运营模式26-27
  • 3.6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输送情况27-29
  • 3.7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基本情况29-31
  • 3.7.1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练员的基本情况29-30
  • 3.7.2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的基本情况30-31
  • 3.8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未来发展的目标与对策31-34
  • 3.8.1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未来发展的规模与目标31
  • 3.8.2 加大经费投入31-32
  • 3.8.3 举办各种层次的比赛,形成传统32
  • 3.8.4 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32-33
  • 3.8.5 调整项目布局结构33
  • 3.8.6 北京市传统校以独立运营模式为主,,其它几种模式为辅的运营模式33-34
  • 3.8.7 充分发挥“体教结合”的优势,建立新型的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34
  • 4 结论与建议34-35
  • 4.1 结论34
  • 4.2 建议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38
  • 附件38-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涛;;论新时期学校体育传统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8期

2 ;武汉市成立体育传统校指导小组[J];学校体育;1990年04期

3 亦言;小池育良材[J];中国学校体育;1994年05期

4 王u!,司亮,王U

本文编号:637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37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0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