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高温高湿环境下自行车运动后冷疗对运动性疲劳恢复及再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8:30

  本文关键词:高温高湿环境下自行车运动后冷疗对运动性疲劳恢复及再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温高湿 局部冷疗 运动疲劳恢复 运动能力


【摘要】:研究目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湿热引起的运动性疲劳是在运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湿热环境下运动疲劳的恢复以及在恢复后再次参与到训练和竞赛中运动能力的表现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30名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不同形式的恢复方式进行干预,探究在运动后进行局部冷疗恢复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以及恢复后再次参与运动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在运动训练和竞赛实践过程中为教练员和运动员选择合理有效的恢复方案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研究采用受试者自身对照实验设计,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G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进行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后下肢局部冷疗恢复和安静状态恢复两中恢复方式进行对比,,并在恢复过程中连续监测心率、核心体温、血乳酸等指标,恢复后再次进行运动,监测运动时间、主观疲劳(RPE)、心率、核心体温、血乳酸等指标,实验最后测试反应时指标。实验受试者来自北京骑联社和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的30名自行车运动员。平均年龄26.6±4.82岁,受试者均符合实验要求进行两次测试。数据通过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 研究结果: 1.在恢复的6分钟至10分钟时,实验组心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核心体温在恢复结束10分钟即刻核心体温分别为36.96±0.30℃和37.12±0.30℃有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过程中实验组血乳酸下降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在恢复结束后即刻实验组血乳酸浓度为3.59±1.2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8±1.65mmol/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不同恢复方式后再次运动实验组在湿热环境中骑行时间为22.03±4.06min长于对照组19.43±3.57min,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运动员的RPE曲线下移;实验组受试者平均心率为131.58±27.00次/分钟低于对照组的134.55±25.11次/分钟,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运动后即刻的血乳酸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41±1.50mmol/L、6.90±1.06mmol/L,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 3.第二次运动后对运动员反应时进行了测试,实验组第二次运动结束后平均反应时为0.163±0.14s低于对照组0.17±0.18s,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通过对受试者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实验过程中所有受试者均没有出现不适应冷疗环境和运动环境的反应,冷疗恢复方式合理;冷疗恢复对于运动员运动疲劳的恢复以及再次参与运动训练和竞赛运动能力有积极的影响;冷疗恢复改善了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实验中只是对一种方式的冷疗进行了研究,今后研究者还可以进行多种冷疗方式结合进行研究;本研究对于冷疗与运动疲劳恢复的机制没有深入研究,建议今后研究者进行冷疗与运动疲劳恢复内在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高温高湿 局部冷疗 运动疲劳恢复 运动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4.7;G872.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1 前言8-16
  • 1.1 选题依据8-9
  • 1.2 研究目的、意义9
  • 1.2.1 研究目的9
  • 1.2.2 研究意义9
  • 1.3 研究任务9
  • 1.4 文献综述9-16
  • 1.4.1 高温高湿环境与运动性疲劳9-11
  • 1.4.2 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疲劳恢复方法11-12
  • 1.4.3 冷疗研究趋势12-15
  • 1.4.4 冷疗进行运动后恢复相关常用指标极其意义15-16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6-19
  • 2.1 研究对象16-17
  • 2.2 研究方法17-19
  • 2.2.1 实验设计17-18
  • 2.2.2 测试指标及方法18-19
  • 2.2.3 主要实验器材19
  • 2.2.4 数据统计方法19
  • 3 研究结果19-30
  • 3.1 自行车运动员进行冷疗恢复生理指标的变化特点与规律19-23
  • 3.1.1 恢复中心率的变化特点与规律19-20
  • 3.1.2 恢复中血乳酸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0-21
  • 3.1.3 恢复中核心体温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1-22
  • 3.1.4 恢复中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2-23
  • 3.2 冷疗恢复后自行车运动员再次运动能力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3-28
  • 3.2.1 再次运动中运动时间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3-24
  • 3.2.2 再次运动主观疲劳(RPE)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4
  • 3.2.3 再次运动中心率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4-25
  • 3.2.4 再次运动中血乳酸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5-26
  • 3.2.5 再次运动中核心体温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6-27
  • 3.2.6 再次运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7-28
  • 3.3 自行车运动员再次运动后身体机能状况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8-30
  • 3.3.1 再次运动后反应时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8-29
  • 3.3.2 再次运动后有氧能力指数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9
  • 3.3.3 再次运动后神经紧张度指标的变化特点与规律29-30
  • 4 分析讨论30-36
  • 4.1 冷疗恢复对自行车运动员机体恢复的影响分析30-32
  • 4.1.1 对冷疗恢复中心率发生变化的分析30
  • 4.1.2 对冷疗恢复中血乳酸发生变化的分析30-31
  • 4.1.3 对冷疗恢复中核心体温发生变化的分析31
  • 4.1.4 对冷疗恢复中血氧饱和度发生变化的分析31-32
  • 4.2 冷疗恢复后对自行车运动员再次运动能力的影响分析32-35
  • 4.2.1 对再次运动时间发生变化的分析32
  • 4.2.2 对再次运动主观疲劳发生变化的分析32-33
  • 4.2.3 对再次运动中心率发生变化的分析33
  • 4.2.4 对再次运动中血乳酸发生变化的分析33-34
  • 4.2.5 对再次运动中核心体温发生变化的分析34
  • 4.2.6 对再次运动中血氧饱和度发生变化的分析34-35
  • 4.3 冷疗恢复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后身体机能状况影响分析35-36
  • 4.3.1 对再次运动后反应时间发生变化的分析35
  • 4.3.2 对再次运动后有氧能力指数发生变化的分析35-36
  • 4.3.3 对再次运动后神经紧张度指数发生变化的分析36
  • 5 结论36-37
  • 6 建议37-38
  • 参考文献38-43
  • 致谢43-44
  • 附件144-45
  • 附件2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琳芳,董惠青,覃天信;南宁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要素关系探讨[J];广西预防医学;2000年06期

2 王瑞锋;林争平;李纳新;涂秀全;陈华;陈瑞云;沈秀云;陈晨;陈传新;;男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训练过程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心率恢复率、血乳酸清除率变化情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裴国献;重视热带地区战创伤救治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4 张芳,王伟,王能才,仇留喜,黎红斌;海拔3680m体力活动时氧耗量及血氧饱和度的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5 孙丽婧;朱能;;高温高湿下人体热应力评价指标的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6年10期

6 王广虎;超量恢复与超量恢复训练原理的审视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崔冬冬;王美;;OmegaWave系统评价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赵杰修;;高温高湿条件下的训练与比赛[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年04期

9 邱俊;;利用心率指标掌控运动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0年03期

10 尚文元;常芸;刘爱杰;张漓;缪素X;;中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有氧能力测试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657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57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e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