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标准与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1:13
本文关键词: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标准与方法研究
【摘要】:武术段位制是中国武术协会制订并实施的一种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的等级制度。作为衡量技术水平等级的制度,其评分标准与方法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是评价习练者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武术段位制评分标准与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2011年《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发布,对技术考试评分标准与方法做出规定。随着武术段位制的发展,原有评分标准与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段位制自身的特点,随之,对评分标准与方法进行修订,并通过全国武术段位制考试及比赛进行实践检验,但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对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标准与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对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规则的发展进行梳理,并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2015年全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大赛所使用的规则为准,对评分标准与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当前实际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对策。通过对现行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标准与方法分析,本研究认为由于各地区技术考评标准不一,造成各考评员之间存在评分标准不统一的现象,考评员在评判过程中过多依靠个人经验打分,容易造成评分尺度不统一;对打项目评分内容的设定,大多借助于单练项目的评分内容,不能够突出对打项目的风格特点,评分分值的分配上,过于注重动作规格;其他错误的扣分标准中所涉及内容不够全面,未对套路内容出现的错误做详细的扣分描述;在考评形式上,除自卫防身术外,其他项目均未涉及拆招项目的技术考评;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中并未对套路的演练时间进行规定;针对各规定项目中典型动作的扣分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当前的武术段位考试及比赛中均采用整体评分的评分方法,在段位制比赛中采用整体评分法会使评判的客观性大打折扣。针对当前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标准与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一是增加武术段位制考评员培训班,使不同等级的考评员都能熟练掌握武术段位制评分规则,达到各地区评分标准及评分尺度的统一性,并在段位考试及段位比赛前加强考评员业务学习,统一评判尺度,进一步提高考评员的业务能力;二是对打项目中增加攻防意识的评分内容,评分分值的设定上增加配合以及节奏的分值,弱化动作规格的分值,集体项目中,降低动作规格、技法的评分分值,增加队列队形的评分分值;三是其他错误的扣分标准中增加套路内容错误的扣分,扣分内容包括:改变动作(增加或减少动作)、改变方向路线两方面;四是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中所有项目均加入拆招项目的技术考评,在考评形式上,采用技术教程规定拆招动作加结合段位技术元素自主发挥的方式进行考评;五是在太极拳类项目和集体项目中对套路演练时间进行规定,并根据不同段级设置不同的时间区间;六是设置套路检查员对套路中出现典型动作的错误进行扣分,并将各规定项目中的典型动作配以图片,通过考评员学习班以及段位考试、比赛前,由规定项目负责人对该项目的典型动作进行讲解,强化各考评员对典型动作的认识及理解;七是在统一评分标准的基础上,段位考试采用整体评分法,使其更具操作性,段位比赛采用切块评分法,提高比赛的公平性、透明性。
【关键词】:武术段位制 评分规则 评分标准 评分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问题的提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研究现状12-19
- 1.3.1 有关武术段位制的研究12-13
- 1.3.2 有关武术段位制与跆拳道段位制对比的研究13-14
- 1.3.3 有关武术套路评价的研究14-16
- 1.3.4 有关武术段位制考评的研究16-17
- 1.3.5 已有研究的不足17-19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3
- 2.1 研究对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3
- 2.2.1 文献法19
- 2.2.2 访谈法19-20
- 2.2.3 问卷调查法20-21
- 2.2.4 实地考察法21
- 2.2.5 数理统计法21-22
- 2.2.6 逻辑法22-23
- 3 分析与讨论23-51
- 3.1 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规则的演变23-26
- 3.1.1 形成阶段(1998年——2006年)23-24
- 3.1.2 改革阶段(2007年——2012年)24-25
- 3.1.3 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25-26
- 3.2 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标准分析26-35
- 3.2.1 单练项目评分标准26-30
- 3.2.2 对打项目评分标准30-32
- 3.2.3 拆招项目评分标准32-33
- 3.2.4 集体项目评分标准33-34
- 3.2.5 其他错误扣分标准34-35
- 3.3 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方法分析35-44
- 3.3.1 考评形式35-36
- 3.3.2 考评人员组成36-37
- 3.3.3 考评分值37-38
- 3.3.4 演练时间38-39
- 3.3.5 典型动作扣分39-41
- 3.3.6 其他改进内容41-44
- 3.4 评分标准与方法存在的问题44-48
- 3.4.1 评分尺度不统一44
- 3.4.2 评分内容分值分配不合理44-45
- 3.4.3 其他错误扣分不全面45
- 3.4.4 考评形式不完整45
- 3.4.5 套路演练时间不明确45-46
- 3.4.6 典型动作操作性不强46-47
- 3.4.7 评分方法准确度不足47-48
- 3.5 改革设想48-51
- 3.5.1 统一评分尺度48
- 3.5.2 调整评分内容分值48-49
- 3.5.3 增添套路内容错误扣分49
- 3.5.4 增设拆招项目技术考试49
- 3.5.5 明确套路演练时间49-50
- 3.5.6 加强典型动作操作性50
- 3.5.7 区分段位考试与比赛评分方法50-51
- 4 结论与建议51-53
- 4.1 结论51
- 4.2 建议51-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55-71
- 致谢71-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大参;张云龙;;跆拳道段位制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改革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2 田金龙;;武术段位制太极拳对打套路要则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张鹏;王国志;;武术与跆拳道比较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4年03期
4 李蕾;;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发展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2年05期
5 赵发田;;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陈蓓;;中国武术“标准化”发展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屈植斌;;武术运动员等级制与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比较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1年04期
8 杨涛;;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段位制比较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7期
9 郭玉成;康戈武;;中国武术的“标准化”战略[J];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12期
10 翁信辉;邱丕相;苏文木;志志田文明;韩英;;武术段位制的指导思想及评价体系[J];体育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686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8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