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游运动员冬训期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与负荷安排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花游运动员冬训期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与负荷安排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花样游泳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训练方法 训练负荷
【摘要】:在人类不断追求极限的今天,人们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不断迈进,竞技体育成为人类追求极限的一种手段,不断促进着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理论快速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出科学化、系统化的先进的训练体系。在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际,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再次与美国职业体育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公司合作,在保证我国优势项目正常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满足我国潜在优势项目的需求,其中花样游泳队属于其中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花样游泳运动员冬训期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与负荷安排为研究对象,对国家花样游泳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和训练负荷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探索花样游泳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及负荷的变化的特点及其规律,丰富我国花样游泳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为我国各级别花样游泳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其研究结果如下:(1)在FMS测试中发现,训练前的测试中,出现疼痛的运动员占总人数的17%,训练后测试下降到11%,且全队测试总分数平均值有所提高,说明冬训期间,花样游泳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对改善和预防队员的损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在力量素质测试中,躯干旋转爆发力及全身爆发力训练前后两次测试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成绩提高的幅度较为明显,但全队下肢爆发力测试成绩增涨幅度不明显。(3)花样游泳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主要以FMS测试为切入点,找出运动员存在损伤的风险,利用准备活动建立神经与肌肉之间的有效联系,再进行花样游泳所需要的躯干支柱力量、力量及旋转爆发力、能量代谢系统发展等专项能力,最后进行再生与恢复对身体进行放松。(4)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和力量及旋转爆发力训练负荷的是成波浪式上升的,当运动员接触到新的训练方法或训练方法的难度增加时,训练的负荷就会较低,以保证运动员形成正确的动作模式。
【关键词】:花样游泳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训练方法 训练负荷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61.1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前言7-13
- 1.1 选题背景7-8
- 1.2 选题目的8
- 1.3 选题意义8
- 1.4 文献综述8-13
- 1.4.1 关于花样游泳项目特征的相关研究8-9
- 1.4.2 关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研究现状9-10
- 1.4.3 关于运动功能障碍筛查的研究10-11
- 1.4.4 关于高水平运动员准备活动的研究现状11
- 1.4.5 关于动作模式的研究现状11-12
- 1.4.6 关于躯干支柱力量训练方面的研究现状12
- 1.4.7 关于力量和旋转爆发力训练方面的研究现状12
- 1.4.8 关于能量代谢系统的研究现状12-13
- 1.4.9 关于再生与恢复方面的研究现状13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3-52
- 2.1 研究对象13-14
- 2.2 研究方法14-52
- 2.2.1 文献资料法14
- 2.2.2 测试法14-18
- 2.2.3 观察法18-52
- 2.2.4 数理统计法52
- 2.2.5 比较分析法52
- 2.2.6 专家咨询法52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52-68
- 3.1 我国花样游泳运动员运动功能障碍筛查及力量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52-64
- 3.1.1 运动功能障碍筛查(FMS)测试结果与分析52-56
- 3.1.2 我国花样游泳运动员力量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56-64
- 3.2 冬训期间花样游泳队训练负荷的变化64-68
- 4 结论68-69
- 参考文献69-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德悦;人体与身体运动[J];体育学刊;1999年01期
2 罗平汉;;要重视体育方法的运用[J];中国学校体育;1992年05期
3 陶德悦;体重控制与身体运动[J];体育学刊;2000年01期
4 成仲明;刘宇峰;张国强;;体育概念研究之我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宋震昊;;“体育”本体论(三)——体育的本体和哲学矛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本期导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大道;金英;;为建立身体运动学的基础而努力[J];辽宁体育科技;1984年05期
8 刘家兴;;身体运动工程学——体育科学中年轻的新兴学科[J];哈尔滨体院学报;1986年03期
9 刘家兴;张海林;;论身体运动不足与现代医学观[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10 李小平,刘继辉;从行为医学角度论身体运动的健康功能[J];体育与科学;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运坤;贾燕;;数量与质量、基本动作模式与专项动作模式的权衡——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开展的必要性[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陆阿明;吴金全;陆勤芳;王芳;;运动延缓脑衰老的效果观察[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王彦 谷苗;让玩运动与促和谐相辅相成[N];文汇报;2012年
2 季楠;别让“暑假综合征”接近孩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吴绪东;构建和谐社区 强化文体建设[N];郑州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施宁;中国花游运动员冬训期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与负荷安排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年
2 张岩;青少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动机分析及激发策略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
3 黄浩;北京市小学男子篮球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
4 秦霓;网络动态文字与人类情感的智能化表达[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6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0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