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由于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飞速发展,它所占我国国民经济比重也越来越大,民营企业职工人数也随之逐年增长,它们的身体素质水平,影响着国民体质的整体水平,影响着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程度以及实现“中国梦”的进度。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务院[2014]46号文件中有关“鼓励日常健身活动。鼓励单位为职工健身创造条件,组织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5亿”的意见要求,了解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开展状况,寻找民营企业在发展职工体育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及障碍,讨论民营企业职工体育今后的发展思路,显的更加具有意义。徐州工业园区是徐州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之一,是城市劳动力集中的区域。建国以来,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徐州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园区企业体育文化设施理应同步发展。本文为了更好的反映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体育活动情况,抽取园区内大型、中型、小型民营企业各2家,以这6家民营企业员工的体育健身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把徐州工业园区职工体育健身情况的一手资料整理起来,通过归纳、分析、总结,给园区管理委员会及其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意见。本文从多角度分析整合徐州工业园区企业职工体育健身情况及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真实的反映徐州工业园区企业在转型发展中职工体育开展的现状,探寻将职工体育同企业转型发展一同进行的路径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对健全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发展的理论进行探索。切实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一方面使搜集的资料真实可信,同时也为促进徐州民营企业职工体育的发展提供可靠数据,为实现国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5亿”战略目标迈出有意义的一步,对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业园区 民营企业 职工体育 发展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12.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一 引言11-15
- 二 文献综述15-23
- 1.概念的界定15-16
- 1.1 职工体育15-16
- 1.2 民营企业16
- 2 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国内研究状况16-21
- 2.1 民企职工体育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16-18
- 2.2 民营企业体育管理体制及发展模式研究18-19
- 2.3 民营企业职工体育文化研究19-20
- 2.4 制约民企职工体育发展因素研究20
- 2.5 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其他相关研究20-21
- 3 国外企业职工体育发展现状21-23
- 三 研究对象与方法23-27
- 1 研究对象23-24
- 2 研究方法24-27
- 2.1 文献资料法24
- 2.2 调查法24-26
- 2.2.1 问卷调查法24-26
- 2.2.1.1 问卷设计25
- 2.2.1.2 问卷的效度25
- 2.2.1.3 问卷的信度25-26
- 2.2.1.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26
- 2.2.2 专家访谈法26
- 2.3 数据分析法26
- 2.4 逻辑分析法26-27
- 四 结果与分析27-49
- 1 被调查园区民营企业员工基本情况27-29
- 1.1 职工年龄与性别结构27
- 1.2 职工文化程度27-28
- 1.3 被调查职工月收入水平28
- 1.4 职工工作时间情况28-29
- 1.5 职工身体健康状况29
- 2 徐州工业园区民企员工对体育的认知情况29-32
- 2.1 被调查职工对国家体育法律法规、政策及制度的认知情况30
- 2.2 被调查职工对体育健身的重视程度30-32
- 3 民营企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状况32-34
- 3.1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32-33
- 3.2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33
- 3.3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闲暇时间安排情况33-34
- 4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情况34-39
- 4.1 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及强度特征34-36
- 4.1.1 被调查职工闲暇时间情况34-35
- 4.1.2 被调查职工每周参与体育锻炼次数情况35
- 4.1.3 被调查职工每次参与运动持续时间情况35-36
- 4.1.4 被调查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情况36
- 4.2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员工参与体育项目情况36-37
- 4.3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选择参与体育项目的原因37-38
- 4.4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特征38
- 4.5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选择体育健身场所情况38-39
- 5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体育消费情况39-40
- 5.1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年体育消费状况39
- 5.2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体育消费方式39-40
- 6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管理职工体育状况40-42
- 6.1 被调查企业管理职工体育的机构设置状况40
- 6.2 被调查企业体育指导员及体育活动管理人员状况40-41
- 6.3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体育活动经费和体育基础设施状况41
- 6.4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体育活动及竞赛组织状况41
- 6.5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开展体育活动的目标41-42
- 7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对职工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42-43
- 7.1 职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42-43
- 7.2 管理者对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态度43
- 8 制约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43-49
- 8.1 徐州工业园区民营企业管理者对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重视程度不够43-46
- 8.1.1 体育活动开展频次不足43-44
- 8.1.2 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44
- 8.1.3 企业体育经费投入不足44-45
- 8.1.4 企业职工体育活动经费来源单一45
- 8.1.5 民企职工体育健身指导体系缺失45-46
- 8.2 徐州工业园区民企职工体育文化素养不高46-47
- 8.3 企业向往效益的最大化47
- 8.4 园区企业场地及健身设施不足47
- 8.5 园区民营企业缺乏职工体育职能部门47-49
- 五 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发展路径研究49-57
- 1 建立以人为本,打造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结合的发展战略目标49-51
- 1.1 注重企业员工健身需求50
- 1.2 完善企业体育文化,营造职工体育氛围50-51
- 1.3 塑造企业与社会相结合的职工体育发展模式51
- 2 创新发展企业职工体育运作模式51-53
- 2.1 政府引导、宣传作用51-52
- 2.2 企业组织、激励作用52
- 2.3 社团协会的监管与协调作用52-53
- 3 整合体育健身设施、人力资源及经费来源方式53-54
- 3.1 整合场地资源,实现体育设施合作共享53
- 3.2 整合社会体育指导员53-54
- 3.3 探索发展职工体育的多元化经费筹资途径54
- 3.4 积极营造健身氛围54
- 4 探索将职工体育与企业体制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54-57
- 4.1 实行职工体质监测制度55
- 4.2 将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划入职工绩效考核之中55-57
- 六 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63-71
- 致谢71-7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卿;企业经济可靠性的评估[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2期
2 刘永安;孙永春;王芳;;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J];企业经济;2006年01期
3 张星;;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现实途径[J];理论观察;2006年06期
4 李兆雄;;德国企业经济研究所[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2年07期
5 陈丕成;对在企业中开展“五小”活动的几点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6 ;发展高、新技术产品 壮大企业经济力量[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7 郑兆强;;劳服企业走出单纯安置型[J];中国就业;1995年03期
8 周长军;浅议发展福利企业经济[J];社会工作研究;1995年03期
9 田洪光,于伟华,殷永刚;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金融对策[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10 王法涛;;让丑小鸭飞起来——从一家福利企业谈发展福利生产的思路[J];民政论坛;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志莉;赵子静;王小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行为[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沈四宝;程华儿;;浅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3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吉林省企业集团调查与问题研究[A];吉林省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续集三)[C];1998年
4 陈贵民;雷造民;;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A];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刘艳良;;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思考[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王益锋;王安民;王瑛;;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张波;陈亮;;浙江非公企业中的青年员工发展对策[A];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3)[C];2003年
8 庞新会;;深化企业信息化建设 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正德;洪明军;黄炜;;温岭市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伟;许建;张全智;王丽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彭佳琪 记者 宋亚光;我市新增10户高新技术企业10户科技企业[N];四平日报;2007年
2 周慧敏 钟文 潘国尧;行动起来,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N];中国企业报;2002年
3 马国川;中国企业应尽快建立企业公民意识[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马国川;企业应该设有“企业道德官”[N];经理日报;2006年
5 黄玉彪;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动力[N];人民政协报;2006年
6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厉以宁;企业是经济转型的主体[N];文汇报;2009年
7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程海荣 赵继伦;企业经济正义与企业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09年
8 杨雯雯;柳河公安创新举措护卫企业经济健康发展[N];北方法制报;2009年
9 魏玉贵;以文化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N];经理日报;2003年
10 于升云;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N];黑龙江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集甜;企业责任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洪旭;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3 刘德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长喜;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D];复旦大学;2005年
5 李永平;社会和谐发展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6 田虹;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陈锋;企业社会责任与减缓贫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周景勤;利益均衡与效率[D];中共中央党校;1995年
9 李家鸽;基于知识观的企业理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姜涛;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响应与企业价值[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婷;EVA-BSC在煤炭企业中的业绩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赵畔;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资产影响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3 张悦;人本视角下的全要素核算[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4 易木铎;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林乃勤;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D];兰州大学;2015年
6 李建村;中美企业社会责任沟通要素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王洋;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黄雪婷;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动机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9 李艳;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建设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10 叶绍辉;大连德岛机电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33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3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