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新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五人操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5:30
本文关键词:FIG新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五人操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
【摘要】:竞技健美操规则每四年为一周期进行修订与更新,2013年颁布实施了新版《FIG2013-2016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本次规则出现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集体六人操项目改为了集体五人操项目。为及时了解新兴集体五人操项目的相关信息,掌握新五人操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运动技术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新旧规则以及第十二届世锦赛六人操项目和第十三届健美操世锦赛五人操项目前六名选手成套动作的编排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图为我国竞技健美操集体五人操项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新旧规则六人操与五人操变化,新规则对五人操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成套动作的编排与设计难度加大。2)新旧规则的其他内容变化要求五人操项目难度稳中求高,适时使用技巧,并注意成套动作编排的均衡和完成的质量。3)对比两届世锦赛,五人操项目较原六人操项目成套动作编排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为此,建议如下:集体五人操项目队伍要慎选难度动作,并鼓励优秀女选手参与其中;成套编排需巧妙、创新且全面,可尝试高难度托举创编,注意指导队员新增难度和技巧动作的使用。在保证高质量难度完成的基础上,提高难度系数,使成套更具竞争力。争取尽可能使用两个组合难度,难度类别选用可参考5C、2A2D、1B个的搭配。此外,成套每一部分动作的编排应创新、多样和协调。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 规则 五人操 编排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3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前言8-13
-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9-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2.研究对象与方法13-15
- 2.1 研究对象13
- 2.2 研究方法13-15
- 2.2.1 文献资料法13
- 2.2.2 运动技术录像观察法13
- 2.2.3 数理统计13-14
- 2.2.4 访谈法14-15
- 3 结果与分析15-44
- 3.1 新旧规则中集体六人操项目与集体五人操项目的对比分析15-17
- 3.1.1 成套难度使用数量的对比分析15
- 3.1.2 难度分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15-16
- 3.1.3 成套时间的对比分析16
- 3.1.4 托举动作的对比分析16-17
- 3.2 新旧规则其他部分的变化对集体五人操项目发展的影响与启示17-22
- 3.2.1 难度动作类别重组、数量缩减,成套难度选择需斟酌17-18
- 3.2.2 注重C组难度的调整,把握中等分值难度,冲击高分值难度动作18-20
- 3.2.3 适时使用新增技巧动作,增加成套竞争力20-21
- 3.2.4 艺术评分内容均衡化,成套编排需顾及全面21
- 3.2.5 完成评分内容细化,成套动作一致性的重要性凸显21-22
- 3.3 新旧规则下两届世锦赛集体六人与五人项目的前6名成套动作编排的对比分析22-44
- 3.3.1 比赛总成绩的对比分析22-24
- 3.3.2 难度动作编排的对比分析24-29
- 3.3.3 操化动作编排的对比分析29-33
- 3.3.4 过渡连接动作编排的对比分析33-35
- 3.3.5 托举动作编排的对比分析35-37
- 3.3.6 配合动作编排的对比分析37-38
- 3.3.7 队形编排的对比分析38-40
- 3.3.8 成套动作一致性的对比分析40-41
- 3.3.9 使用音乐和表现的对比分析41-42
- 3.3.10第13届世锦赛五人操项目前6名参赛队新增技巧动作使用情况分析42-44
- 4.结论与建议44-47
- 4.1 结论44-46
- 4.1.1 对比新旧规则六人操与五人操变化,新规对新五人操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成套编排难度加大44
- 4.1.2 新旧规则的其他变化,要求五人操项目难度稳中求高,适时使用技巧,并注意成套动作编排的均衡和完成的质量44
- 4.1.3 对比两届世锦赛,五人操项目较原六人操项目成套动作编排总体水平有所提高44-46
- 4.2 建议46-47
- 4.2.1 慎选难度,鼓励优秀女选手参与五人操项目,成套编排需紧凑,,可尝试高难度托举创编46
- 4.2.2 注意指导新增难度和技巧动作的使用,难度分稳而高更俱竞争力,成套编排需全面,并注重完成质量的提高46
- 4.2.3 争取组合难度的使用,可参考 5C、2A2D、1B个的类别选用,注意成套各部分动作编排的创新、多样和协调46-47
- 参考文献47-52
- 致谢52-53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跃鹏;;竞技健美操三人操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01期
2 叶蕾;;健美操技术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27期
3 胡向红;谭晓东;;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功能与设计要求[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史俊;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一致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李育林;陈敏;;新周期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的艺术价值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年06期
6 刘昊,刁在箴;国际评分规则的修改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郭冬生;浅谈创编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原则与方法[J];浙江体育科学;199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焱鑫;竞技健美操空间运用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1年
2 杨鹏;2009-2012新规则下竞技健美操女单决赛成套动作编排特点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园悦;第十届健美操世锦赛各项难度动作和难度组合动作的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51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515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