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视野下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社会契合
本文关键词:全民健身视野下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社会契合
【摘要】:“体育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身体运动”[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健身运动,它动静结合,以动养为主,注重自身和谐,是一种用有意识的身体运动来修身养性的体育运动。传统体育养生受着不同历史阶段养生思想的影响,是具有民族特色、有文化底蕴、世代相传的身体运动。多年来,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之也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健身意识。人们的健身意识存在一定误区,大多数人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是为了比赛。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为能在赛场上获得好的成绩,而全民健身则是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的;(2)场地与健身器材的不足。一些体育场馆并没有完全向广大人民群众开放,使得场馆利用率低,大多数人不能在这些场地进行锻炼。居民社区里遭受损坏的健身器材没能得到补修,再者一些器材缺乏必要说明,不能很好运用;(3)全民健身的大多体育运动项目需要一定的运动技能,以及需要特定场地;(4)全民健身更注重于年轻人群,但较多年轻人认为应该是中老年人的运动保健。传统体育养生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共养”,要求遵循自然、人、社会和谐相处,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其没有特殊的场地要求,室内室外、站着坐着均可进行锻炼;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简单易练,习练时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可见成效。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更注重对心理的调节,修养内在精气,缓解生活压力,不仅仅适合中老年人,同样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有很好的健身养生效果。本文运用归纳总结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全民健身的相互关系,进而在全民健身视野下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意义、现代价值进行了探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全民健身的契合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观念,传统体育养生体现出的时代价值,对终身体育、终身养生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更好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全民健身 传统体育养生 社会契合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6-7
- 英文摘要7-10
- 一 绪论10-17
- (一)选题依据10-12
- (二)文献综述12-15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15-17
-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17-18
- (一)研究对象17
- (二)研究方法17-18
- 三 发展与需求: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18-20
- 四 窘境与选择:全民健身发展的现况20-22
- (一)健身对象20-21
- (二)运动项目21
- (三)健身场地21
- (四)健身意识21-22
- 五 纬度与经度: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体系22-29
- (一)身与心的结合22-24
- (二)动与静的结合24
- (三)道与儒的结合24-25
- (四)医与养的结合25-26
- (五)阴与阳的结合26-27
- (六)整体与部分的结合27-29
- 六 方式与追求:传统体育养生对全民健身的契合29-39
- (一)锻炼人群的契合29-33
- (二)运动方式的契合33-34
- (三)健康理念的契合34-37
- (四)普适价值的契合37-39
- 七 方向与路径:当代传统体育养生的推进39-42
- 八 结论与建议42-43
- 参考文献43-50
-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红梅;;五禽戏、八段锦健身效果的实验对比[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王红,王东桥,孙鲁;论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程其练;杜少武;章文春;周美芳;;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中老年人体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4 蔡有志;张一民;李文慧;;《全民健身条例》颁布的战略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5 李小兰;田海燕;贾俊杰;;论传统体育养生观对身心健康锻炼的镜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梁霞;;浅议健身气功的价值[J];搏击(体育论坛);2009年02期
7 易建取;刘英梅;李秋利;;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融合及发展契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肖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现代价值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25期
9 柴文华;;论儒家伦理中的“活元素”——兼谈普适价值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胡剑波;;对高校开设中华养生学课程必然趋势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章德林;调息静坐养生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邹巍;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仇艳艳;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辽宁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青;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才要素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晶;健身气功体育教育的内涵与价值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1年
3 陈连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模式及其现代文化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斌;中日两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都胜君;城市大众体育设施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6 魏胜敏;四种健身气功锻炼对中老年人健身功效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明奎;中医学整体认识论的基础及其内在规律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8 罗立新;湖南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马钊;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参与状况的调查[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10 朱桂祯;华佗养生思想及养生方法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56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5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