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1984年中国成立第一家高尔夫俱乐部——中山温泉高尔夫。发展至今,我国高尔夫球场已达500家,高尔夫运动人群也已达200多万,面对庞大的市场,对于高尔夫球教练员的需求逐渐增多。因此,需高素质高尔夫教练员与之相匹配,但目前高尔夫球教练员的评价主要是基于简单的业绩指标考核。这种考核评价,只注重结果造成教练员不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在岗位中的长处与短处,同时难以发现自己今后的改进方向。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客观的,量化的评价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定了高尔夫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得出的结论如下:1.建立了高尔夫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高尔夫教练员素质评价提供了依据。构建了3个级别,一级指标共5个包括知识、能力、职业精神、职业形象、从业条件素质;二级指标共16个包括高尔夫专业知识、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高尔夫教学训练能力、高尔夫教学管理能力、高尔夫比赛指挥能力、销售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交际沟通能力、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形象素质、执业资格、教育背景;三级指标共54个包括高尔夫历史与文化、运动训练学、教育学、教学示范能力、激发学习动机等。2.确定了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各指标权重,其中一级指标中权重系数最高的是能力,二级指标中权重系数最高的是道德素质,三级指标中权重系数最高的是爱岗敬业。
【关键词】:高尔夫球教练员 素质 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9.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前言7-9
- 1.1 选题依据7-8
- 1.1.1 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快速发展7
- 1.1.2 高尔夫球教练在高尔夫俱乐部的地位和作用7
- 1.1.3 高尔夫球教练员的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7-8
- 1.2 研究意义8
- 1.3 研究对象8
- 1.4 研究任务8
- 1.4.1 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8
- 1.4.2 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8
- 1.5 研究方法8-9
- 1.5.1 文献研究法8
- 1.5.2 专家访谈法8-9
- 1.5.3 特尔斐法9
- 1.5.4 层次分析法9
- 2 文献综述9-19
- 2.1.教练员的概念9-10
- 2.2 高尔夫教练员概念10
- 2.3 素质含义的研究10-13
- 2.3.1 素质概念研究10-11
- 2.3.2 素质模型研究11-13
- 2.4 素质指标的研究13-17
- 2.4.1 教师素质指标的研究13-14
- 2.4.2 销售领域素质指标研究14-15
- 2.4.3 服务人员素质指标研究15-16
- 2.4.4 教练员领域素质指标的研究16-17
- 2.5 构建素质指标方法的研究17-19
- 2.5.1 文献分析法17-18
- 2.5.2 问卷调查法18
- 2.5.3 行为事件访谈(BEI )18-19
- 2.5.4 专家协助法19
- 2.5.5 工作职能分析法19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9-39
- 3.1 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特点19-20
- 3.2 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20
- 3.3 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的确定20-33
- 3.3.1 高尔夫球教练员职能角色分析21-22
- 3.3.2 高尔夫球教练员职能要求22-23
- 3.3.3 高尔夫球教练员专家访谈的素质指标23-25
- 3.3.4 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预案的构建(第一轮)25-29
- 3.3.5 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二轮)29-33
- 3.4 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3-39
- 3.4.1 素质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确定33-34
- 3.4.2 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权重计算34-39
- 4 结论39
- 5 局限性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附件43-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文洪,欧阳劲进;高尔夫:目前的困境与出路[J];经济论坛;2004年08期
2 张建,侯燕;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系统机制与宏观监管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陈恩玉;王爱丰;;对我国大陆高尔夫三大市场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林永革;杨亮;;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4期
5 ;高尔夫的中国制造[J];重庆与世界;2006年06期
6 谢芳;陈小蓉;;对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J];体育学刊;2006年06期
7 刘惠英;;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前景透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张鹏;丘萍;;高尔夫休闲内外运营模式架构探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9 张志;;功过高尔夫?[J];小康;2008年01期
10 张志;;为高尔夫“正名”——访同济大学高尔夫商学院理事长马骏[J];小康;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蓝祖庆;马天瑞;;正确引导海南高尔夫健康发展初探[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2 王桂忠;;“边缘化”的摆脱——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3 徐晓锐;;室内高尔夫的创新技术研究——以ProTee高尔夫模拟器为例[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刘峰;用高尔夫的脑子赚钱[N];财经时报;2005年
2 红 云;高尔夫文化渗透餐饮业[N];中国质量报;2004年
3 记者/雷辉 陈枫 张胜波 李强;高尔夫可否大众化?[N];南方日报;2010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蒋波 记者 陈耿;期盼高尔夫走向大众化[N];海南日报;2010年
5 李坚;用行业协会助推高尔夫产业发展[N];东莞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周昆;高尔夫本来可以很环保[N];中国花卉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明双;高尔夫产业写入地方政府报告 企业期待“全民高尔夫”破冰[N];民营经济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刚 车涛;绿色高尔夫登陆黄土高坡[N];发展导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屏;中国高尔夫产业崛起之时世界高尔夫产业格局颠覆之日[N];国际商报;2003年
10 陈思慧;高尔夫博览会一多就滥[N];国际商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詹新寰;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2 詹国勇;中国高尔夫产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肖雷;中国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芳;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2 杨媚;湖南省高尔夫产业空间布局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3 李芳;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湛杰;综合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高尔夫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郑鹏程;高尔夫会所空间流线设计策略[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辛连朴;功能训练对高尔夫挥杆技术的促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7 冷霞;湖南省高尔夫行业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于哲;高尔夫行业标准化调查及建造预算定额编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邱姝蓉;两岸青年群体对高尔夫的认知和参与的调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10 李昆;高尔夫球教练员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764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6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