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体操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动作表面肌电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2 11:16

  本文关键词:体操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动作表面肌电特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体操 单杠悬垂摆动屈伸上 表面肌电


【摘要】:体操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是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操基础课程内容之一,对于普修课的初学者来说,它属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的动作,经过调查后发现,学生在掌握此动作时成功率不高,且学习此动作需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在查阅大量文献之后发现,通过表面肌电研究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的文献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试图通过结合表面肌电仪,测试学生在进行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过程中肌肉活动的积分肌电值、协调性及贡献度等,并将标准动作的学生与易出现的错误动作的积分肌电值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提高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的质量和成功率,为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此动作的成功率和创新力量训练方法,推动体操单杠的教学和训练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采用运动现场测试法进行研究,利用芬兰ME6000肌电系统,选取20名能高质量完成该动作的普修课学生在完成体操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动作时的主要做功肌肉进行肌电测试,了解其肌电学特征和规律,将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研究,总结规律并为高质量完成难度动作提出建议。希望该论文能为科学的研究体操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动作提供依据,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用力,指导学生专项力量训练和实践参考,提高教学的科学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第一阶段运动员原地向后起跳至极点阶段,运动员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1.在第一阶段运动员原地向后起跳至极点阶段,运动员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及胸大肌是主要做功肌肉,背阔肌、腹直肌以及股直肌的用力程度较小,起辅助作用。而跳起过程中出现典型分腿动作的运动员,腹直肌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和胸大肌,三角肌的参与做功程度较小。2.第二阶段运动员直角悬垂经杠下垂直部位摆至极点而后迅速举腿翻臀的过程中,运动员的主要用力肌群为三角肌、胸大肌、腹直肌和肱三头肌,股直肌和背阔肌的贡献率较均衡。而出现屈腿、脚面高于杠的运动员左右两侧腹直肌、三角肌、胸大肌、肱三头肌的贡献率较高,且右侧腹直肌比左侧高4%。3.第三阶段运动员身体后摆至髋关节靠杠上体迅速成支撑过程中,运动员的主要用力肌群为三角肌、肱二头肌等上肢及肩带肌群,并且腹背肌力也较均衡;而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屈腿等典型错误动作的运动员主要用力肌群也为上肢及肩带肌群,但其左右两侧的肌力有很大差异4.第四阶段身体成支撑时,无明显反弓动作的运动员右侧肱三头肌的贡献率高达32%,左侧仅为10%.建议:1.强化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是不以增加某个肌肉的体积为目的,而是强调整个动作技术的运动链的协调顺序。对于体操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动作来说,在第一二阶段,整个身体呈直角悬垂摆动,上肢肌肉及肩带关节为近固定,做向心运动,尤其要注意每一阶段的主要做功肌肉的协调用力,运动员的上肢及躯干的上部起主要发力作用,还要注重辅助肌肉的协调配合,以及防止典型的错误动作的产生。2.注重强化核心练习除上肢肌肉以及躯干上部外,在第二阶段中,腹直肌的贡献比率也较大,因此在注重发展上肢力量的同时,还要加强的核心力量训练,尤其是脊柱-髋关节-骨盆结构的稳定程度。3.加强辅助肌肉的力量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虽有些肌肉占用的比率较大,因测试肌肉数量有限,所以不能完全认定某肌肉是绝对主要发力肌肉。因此,除贡献率较大的肌肉外,还要加强远端肌肉群,尤其是小肌肉群的肌肉力量,力求使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仍保持较高的贡献比率,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及均衡性。
【关键词】:体操 单杠悬垂摆动屈伸上 表面肌电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32.3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第1章 绪论12-17
  • 引言12
  • 1.1 选题依据12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13
  • 1.2.1 研究的目的12
  • 1.2.2 研究的意义12-13
  • 1.3 文献综述13-17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6-17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7-19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17-19
  • 2.2.1 文献资料法17
  • 2.2.2 专家访谈法17
  • 2.2.3 实验法17-18
  • 2.2.4 数理统计法18
  • 2.2.5 对比分析法18-19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19-31
  • 3.1 各阶段的积分肌电值分析19-22
  • 3.1.1 原地跳起直角悬垂后摆阶段肌肉用力积分肌电值特征分析19-20
  • 3.1.2 直角悬垂前摆举腿翻臀阶段的肌电特征分析20-21
  • 3.1.3 屈伸成支撑阶段21
  • 3.1.4 支撑阶段21-22
  • 3.2 各阶段的肌肉贡献率22-27
  • 3.2.1 第一阶段肌肉贡献率及跳起时出现分腿动作的肌肉贡献率对比分析22-24
  • 3.2.2 直角悬垂前摆举腿翻臀阶段各肌肉贡献率对比分析24-25
  • 3.2.3 屈伸成支撑阶段的贡献率对比分析25-26
  • 3.2.4 支撑阶段的贡献率对比分析26-27
  • 3.3 标准动作运动员的主要发力肌肉的曲线波动图27-31
  • 3.3.1 运动员左右两侧胸大肌的放电曲线波动图27-28
  • 3.3.2 运动员左右两侧三角肌的放电曲线波动图28
  • 3.3.3 运动员左右两侧肱二头肌的放电曲线波动图28-29
  • 3.3.4 运动员左右两侧肱三头肌的放电曲线波动图29-30
  • 3.3.5 运动员左右两侧股四头肌的放电曲线波动图30-31
  • 结论与建议31-33
  • 结论31
  • 建议31-33
  • 注释33-35
  • 参考文献35-37
  • 附录37-3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39-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毅恒;如何避免屈伸上层臂拉杠动作的错误[J];怀化师专学报;1996年05期

2 隋国华;冯春娣;;提高单杠直角摆动屈伸上动作教学质量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3 周翔;为了学生[J];中国学校体育;1997年06期

4 杜国成;;女子儿童高低杠屈伸上教学训练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1988年S1期

5 杜国成,蒋一鹏;女子儿童高低杠屈伸上的教学训练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9年S1期

6 隋国华;单杠屈伸上训练器在教学训练中运用效果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思顺;;双杠挂臂屈伸上教学教法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07期

8 张宗汶!064001;双杠屈伸上“三快”[J];中国学校体育;1999年05期

9 王蒲;高单杠与低单杠悬垂摆动屈伸上的不同特点[J];成都体育学院院刊;1976年02期

10 柳宗庆;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的分析与教学[J];九江师专学报;199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金倩;体操单杠直角悬垂摆动屈伸上动作表面肌电特征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思顺;双杠挂臂屈伸上教学教法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78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78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