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兴奋性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太极拳运动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兴奋性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太极拳 脑卒中患者 运动功能 生存质量 神经兴奋性
【摘要】:研究目的: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病后往往会给患者留下诸多运动功能障碍,因此,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显得极其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单脚站立、步行及食指敲击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并进一步通过经颅磁刺激(TMS)来观察太极拳练习前后大脑运动中枢神经兴奋性的变化,以期揭示太极拳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神经可塑性机制,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的科学推广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对象与方法:自2014年12月—2015年2月,将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411医院招募符合要求的1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太极拳组(实验组),传统康复组(对照组),实验组8人,对照组8人。两组均按照实验方案进行为期6个月的运动干预,每周2次(实验组1次集中练习,1次患者家中练习;对照组2次均在家中练习),每次60min。在运动过程中进行运动强度的现场监控,控制在40%-60%的靶心率,佩戴心率表,实时监控运动心率。实验前后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时间限制的站起和行走TUGT、单脚站立、手食指轻叩DFTT进行测试评价,生存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分,神经兴奋性采用经颅磁刺激TMS手背部肌肉运动诱发电位振幅来评价。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9.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受试者的一般情况和各功能参数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非参数检验。研究结果:1.生存质量6个月运动干预之后,实验组生存质量得分实验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前后健康变化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生存质量与健康变化得分实验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生存质量实验前后得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前,健康变化得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后得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实验组好于对照组。2.运动功能测试各项指标(1)平衡能力方面,6个月运动干预之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实验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练习后却比练习前有所降低;实验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单脚站立时间实验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对照组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实验前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步行能力方面,实验组TUGT时间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实验前后在TUGT时间比较上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食指敲击能力方面。实验组患侧DFTT测试实验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健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侧与健侧DFTT测试实验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侧与健侧DFTT测试实验前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神经兴奋性(1)患侧:6个月运动干预之后,实验组练习12周后与练习前、练习24周后与练习前相比患侧手背部肌肉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练习24周后与12周后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练习12周后与练习前、练习24周后与12周后、练习24周后与练习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侧手背部肌肉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在练习前、练习12周后、练习24周后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健侧:6个月运动干预之后,实验组练习12周后与练习前、练习24周后与12周后、练习24周后与练习前相比健侧手背部肌肉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练习12周后与练习前、练习24周后与12周后、练习24周后与练习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健侧手背部肌肉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在练习前、练习12周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练习24周后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6个月太极拳练习对脑卒中患者总体健康变化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对总体生存质量的提高不明显。2.6个月太极拳练习能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主要表现为:太极拳练习显著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步行速度、单脚站立能力及食指敲击速度。3.6个月太极拳练习对脑卒中患者健侧和患侧肌肉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均有显著的增加,能有效的改善其神经兴奋性。
【关键词】:太极拳 脑卒中患者 运动功能 生存质量 神经兴奋性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52.11;R277.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9-12
- 1 前言12-13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13
- 2 文献综述13-21
- 2.1 脑卒中概述13-14
- 2.1.1 脑卒中的概念13
- 2.1.2 分类13
- 2.1.3 症状和体征13-14
- 2.2. 脑卒中的非药物疗法14-18
- 2.2.1 中医推拿针刺方面14
- 2.2.2 平衡仪方面14
- 2.2.3 经颅磁刺激方面14
- 2.2.4 运动疗法方面14-18
- 2.3. 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18-19
- 2.3.1 量表评定方面18
- 2.3.2 仪器评定方面18-19
- 2.3.3 功能性测试方面19
- 2.4. 脑卒中与神经可塑性的相关研究19-21
- 2.4.1 脑卒中的神经可塑性研究19-20
- 2.4.2 运动干预与脑卒中神经可塑性的研究20
- 2.4.3 太极拳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可塑性研究20-21
- 2.5 小结21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21-29
- 3.1 研究对象21-22
- 3.1.1 病例来源21
- 3.1.2 诊断标准21
- 3.1.3 纳入标准21
- 3.1.4 排除标准21-22
- 3.1.5 终止标准22
- 3.1.6 剔除标准22
- 3.2 研究方法22-29
- 3.2.1 文献资料法22
- 3.2.2 专家访谈法22-23
- 3.2.3 实验法23-28
- 3.2.4 数理统计法28-29
- 4 研究结果29-36
- 4.1 受试者基本情况比较29-30
- 4.2 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测试结果30-31
- 4.3 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测试结果31-35
- 4.3.1 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测试结果31-32
- 4.3.2 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测试结果32-33
- 4.3.3 脑卒中患者单脚站立能力测试结果33
- 4.3.4 脑卒中患者食指运动能力测试结果33-35
- 4.4 脑卒中患者神经兴奋性测试结果35-36
- 5 讨论与分析36-42
- 5.1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及临床资料特征分析36-37
- 5.2 太极拳运动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37
- 5.3 太极拳运动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37-40
- 5.3.1 太极拳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分析37-39
- 5.3.2 太极拳运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分析39-40
- 5.3.3 太极拳运动对脑卒中患者FTT次数的影响分析40
- 5.4 太极拳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大脑神经兴奋性的影响分析40-42
- 6 研究总结42-43
- 6.1 结论42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42-43
- 7 致谢43-44
- 8 参考文献44-48
- 9 附录48-56
- 附录一 Berg平衡量表48-51
- 附录二 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51-54
- 附录三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54-55
- 附录四 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55
- 附录五 实验相关图片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冬娅,胡晓芳;入院时的功能状态对脑卒中康复后功能改变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年19期
2 ;精选目次:脑卒中[J];现代康复;2001年23期
3 王茂斌;脑卒中康复研究的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4 李红玲;小组治疗改善脑卒中康复时间利用[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3年01期
5 贾子善;;努力探索脑卒中康复的最佳环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6 李德运;;全面推进我国脑卒中康复工作的发展——在2009全国脑卒中康复治疗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22期
7 王赞丽;赵岳;;脑卒中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与照顾压力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2年08期
8 白玉书;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康复与医疗[J];河北医学;1998年01期
9 徐隆绍;脑卒中康复训练的误区[J];长寿;2005年07期
10 李金波;;脑卒中康复四步走[J];人人健康;2012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佩君;;老年脑卒中康复期综合护理措施[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张佐佳;;幼儿脑卒中康复问题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3 陈君;颜骅;李泽兵;林岳军;王青青;陈冬冬;;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状况调查[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通;;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开展我国的脑卒中康复工作[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老年康复学术大会上海市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暨老年康复诊疗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8年
5 贾子善;;虚拟情景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朱毅;;运动控制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应用[A];2012中国康复医学会实用康复论坛暨运动康复新理念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2年
7 仰唯栋;;对脑卒中患者家属提供康复支持的意义[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肖洪波;陈瑞全;朱宗俊;罗金发;杨俊杰;;早期运用促通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A];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新进展高级研讨班专家讲义及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张曙光;;脑卒中康复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暨心脑血管病康复研讨班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 李丽 唐汉平;脑卒中康复8原则[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2 张通 钮竹;脑卒中:治疗+康复训练最经济[N];健康报;2003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陈亚伟;脑卒中康复可用“强制法”[N];保健时报;2007年
4 王雪飞;我国脑卒中康复模式与国际接轨[N];健康报;2004年
5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董艳娟;脑卒中康复要放手[N];健康时报;2005年
6 陈汉桥;中医治疗脑卒中有突破[N];健康报;2002年
7 胡晓震 本报记者 叶青;脑卒中后如何防骨折[N];沈阳日报;2010年
8 健康时报记者 郑帆影;中美康复差距在哪里?[N];健康时报;2012年
9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马淑燕 韦川南 特约记者 陈亚伟;卒中康复上好四节课[N];健康时报;2012年
10 张皓;脑卒中康复要面面俱到(上)[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华;新华社区脑卒中的疾病负担及人群防治干预策略的经济学评价[D];复旦大学;2008年
2 钱春荣;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建立和效果评价[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3 陆敏;运动训练与电针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可塑性和脑卒中患者功能改善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炫;中文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信效度初步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陈善佳;脑卒中简明型ICF核心分类量表在康复临床的应用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刘丽娟;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肌肉功能对运动功能影响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静;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5 周琳;公共政策视角下脑卒中社区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王佳琪;脑卒中患者坐起双侧下肢的动力学及表面肌电特征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7 刘曼;我国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刘珏;两种躯干控制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影响的对比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9 冯红霞;益阳灸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10 马波;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现状及效果评价[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91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9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