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长足进步,城市居民对于日常的身体锻炼和精神层次的追求都出现了质的飞跃,体育文化渐渐成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的表现形式。应运而生的体育文化产业,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也成为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一种趋势。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政府扶持和外商投资的力度加大,西安市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突出,在全国范围内较有代表性。因此,西安的体育文化产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现状,可以借鉴什么样的策略来积极合理地应对来自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要求,已然是体育文化产业良性健康发展最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选取西安市的体育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并以它的五种基本表现形式展开“实例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归纳法等诸多方法,从历史纵深角度对西安城市发展概况进行了解,逐步分析了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尚且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出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并对此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系列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本文研究发现,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的来说速度快、势头猛,主要表现为体育文化产品(主要指体育文化用品、装备和器械等)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拥有一些固定的消费群体,认可度较高;体育文化传播服务(主要指体育文化新闻的传递)大多依靠主流媒体,城市居民的认可度逐步提高;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渐渐普及,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消费;在相关体育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方面则发展比较缓慢,表现不明显。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的特征是知识密集与劳动密集兼容、众多相关面联系广泛、有较高附加价值、符合经济全球化要求。但西安市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同时也存在体系不健全、资源很匮乏,结构不合理、进程不平衡,政策法规不完善、欠缺执行力,相关行业的经营人才不足等诸多问题。对此,本人为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健全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优化西安市体育文化资源配置、树立城市形象体育文化品牌、合理运用体育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调整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消费结构等策略以供今后制定相关政策时作参考。
【关键词】:西安市 体育文化产业 现状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前言8-1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
- 1.2 文献综述9-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2-13
- 2.1 研究对象12-13
- 2.2 研究方法13
- 2.2.1 文献资料法13
- 2.2.2 访谈法13
- 2.2.3 实地考察法13
- 2.2.4 逻辑归纳法13
- 3 结果与分析13-24
- 3.1 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13-19
- 3.1.1 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体育文化产品的发展情况15-16
- 3.1.2 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体育文化传播服务的发展情况16
- 3.1.3 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发展情况16-17
- 3.1.4 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与之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发展情况17-18
- 3.1.5 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发展情况18-19
- 3.2 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19-20
- 3.3 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20-21
- 3.3.1 体育文化产业体系不健全、资源很匮乏20
- 3.3.2 体育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进程不平衡20
- 3.3.3 发展政策法规不完善、欠缺执行力20-21
- 3.3.4 体育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的经营人才不足21
- 3.4 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21-24
- 3.4.1 建立健全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体系21-22
- 3.4.2 优化配置西安市体育文化资源,着重开发创新新的资源22
- 3.4.3 培养品牌意识,,树立西安特色的城市形象体育文化品牌22-23
- 3.4.4 建立专业人才储备库,合理运用行业内的销售和管理人才23-24
- 3.4.5 调整构建成熟理性的城市体育文化消费结构24
- 4 结论与建议24-26
- 4.1 结论24-25
- 4.2 建议25-26
- 附件26-29
- 致谢29-30
- 参考文献30-33
- 承诺书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雷,张再宁;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间关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张加军,王奇;21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之管见[J];湖北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3 汪文奇;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四川体育科学;2002年03期
4 徐娜;我国体育用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2年04期
5 罗建英,陈冀杭;论北京奥运和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J];浙江体育科学;2002年04期
6 卢小平;;体育产业挑战“极限”[J];大经贸;2002年03期
7 徐本力;对我国体育产业理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刘明辉;我国体育用品业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吴晓阳,王元华,陈国成,汪静华,宁自军;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裘琴儿,李建设;浙江省体育用品业现状与外向型发展模式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迪;;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对策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2 张春萍;;中国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北京、上海与天津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姜彩楼;;我国体育产业价值创造系统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许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用品业的路径选择[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王荣波;秦立鹏;何迎;;体育营销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对迪卡侬经营模式特点的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6 苗萌;高建新;;我国体育用品业自主创新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7 刘英;;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王雷;;湖北省体育产业比较优势与布局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李建设;童莹娟;朱祝瑶;;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柴红年;;我国体育用品业行业管理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伟;体育用品业蓄势待发[N];信息时报;2000年
2 曹_g;体育产业将有统一政策指导[N];中国体育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贾海红;开创中国体育用品业新纪元[N];中国体育报;2009年
4 记者 王妍;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撬动体育产业升级[N];金融时报;2010年
5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N];中国体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韶文;中国体育用品业再迎机遇期[N];国际商报;2013年
7 刘先永;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换届[N];中国体育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姚轩杰;体育产业有望快速增长[N];中国证券报;2014年
9 季任春;体育:不尽财源滚滚来[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郭俐君;步入转型期,中国体育用品业探路前行[N];中国工业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阮伟;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迪;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2 甘智梅;安徽省黄山市体育赛事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任步攀;体育市场开发理论的初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贾咏翠;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朱碧芸;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妍妍;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对地方体育用品业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7 李楠;全面预算管理在长春市体育产业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蔡捷;我国体育用品业并购效应的财务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9 王凯;体育赛事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2年
10 任盼红;我国体育微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00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80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