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西安市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工作室发展与合作展望

发布时间:2017-09-06 00:38

  本文关键词:西安市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工作室发展与合作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健身俱乐部 私人健身工作室 现状 发展 合作


【摘要】:目前我国体育行业企业已超过3万家,随着我国人均GDP日益增长,在温饱之上人们开始享受发展型消费需求,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爆发的临界点已经到来。随着产业链上游体育资源逐步发展,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审批简化,未来围绕体育竞赛表演为核心的体育产业将会蓬勃发展。按照国务院要求,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于是健身俱乐部遍地开花,随着对健康认识和知识的逐步深入和积累,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获得健康过程追求也越来越多专业,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促进者健身俱乐部的升级和发展,同时,对健身指导要求越来越高的俱乐部会员也日益增长,他们有能力支付更高的费用,以拥有更好的环境和更为优越健身服务,因此私人健身工作室应运而生,这里有更为隐蔽和安静的私人空间,提供有针对性的、更专业化的健身指导。健身俱乐部和私人健身工作室作为健身行业的培训和服务机构,二者均是根据健身爱好者的兴趣项目,遵循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结合个体体质、营养状况、运动技能、健身知识基础、以及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个体特征,运用科学健身指导规范,以教学和训练的方式为会员提供专业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康复手段、营养膳食和医务监督等知识群服务的双边活动。但是二者在受众对象、教学训练场地器材环境、运营规模资金投入等方面又有所不同,相比较而言二者各有优劣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通过对西安市3家健身俱乐部(亚特体育俱乐部、超越健身、锐力健身)与3所私人健身工作室(6A健身工作室、RS健身工作室、PoweerCurve健身工作室)与运营软硬件条件、运营模式的实地调研;对会员和教练员针对健身指导服务以及健身专业方面问题的问卷调查;对经营者或经营参与者针对投资、经营、管理状况的访问;以及对人体科学、运动训练学和健身教练等专家的专家访谈获取实际第一手数据。本文结论:(1)健身俱乐部面对广大运动爱好者提供多种健身指导和软硬件运动环境,硬件投入相对较大,运动场地宽敞运动器械种类和数量较多;服务价格相对便宜,会员人群来源广泛,人数较多,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大。教练员平均年龄为25.3岁、平均从业年限为2.6年,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私人健身工作室投资小,运动项目精少转变较快,私密性强,健身方式、运营时间和健身环境追求个性化;教练员平均年龄为28.3岁,平均从业年限为4.83年,经验相对丰富,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较高,能提供更加专业多样的健身指导和服务;服务质量的一贯性和专业指导的系统性使得培训的效果和满意度较高。硬件投入较少,运营规模小,受众人群和运动项目较单一,品牌影响力较小,服务费用较贵。(2)健身俱乐部和私人健身工作室会员对服务的要求随着其健身水平的提高逐渐细分,主要表现在对训练指导的专业化、精细化和私密性。因此教练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实践运用以及科学健身指导能力成为会员评价健身俱乐部和私人会所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由于健身工作室教练员整体水平和能力高于健身俱乐部,高水平基本聚集在私人健身工作室,同时也促进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和科学健身指导能力的提升。(3)管理方面,健身俱乐部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一个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不论是在接受新的信息和学习新的知识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一个好的健身管理者可以帮助企业转亏为盈,总能表现出非常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厘清盈利的关键因素。作为目前健身市场最为关键的因素教练员的综合能力,健身俱乐部和私人健身工作室均在想方设法基于会员需求培训和培养教练员综合能力。(4)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两者在人员、资金、场地建设、管理规范、个性化等几个重要指标上各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身企业不足的地方需要完善。两者以共赢为目标,建立良性有序竞争和合作秩序,合理利用软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合作共赢,在发展完善自身基础上整合共有资源,才能实施有效合作。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 私人健身工作室 现状 发展 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12.1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1
  • 1.1 选题依据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2 文献综述11-19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2.1.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2.1.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2.2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经营环境14-15
  • 2.2.1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外部经营环境14-15
  • 2.2.2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内部经营环境15
  • 2.3 企业合作理论15-17
  • 2.4 私人健身工作室17-19
  • 2.4.1 私人健身工作室的概念界定17
  • 2.4.2 私人健身工作室的成因和发展17-18
  • 2.4.3 私人健身工作室与健身俱乐部的基本类型18-19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1
  • 3.1 研究对象19
  • 3.2 研究方法19-21
  • 3.2.1 文献资料法19
  • 3.2.2 访谈法19-20
  • 3.2.3 问卷调查法20
  • 3.2.4 数理统计法20
  • 3.2.5 系统分析法20-21
  • 4 结果与分析21-38
  • 4.1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总体情况分析21-23
  • 4.2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会员现状分析23-27
  • 4.2.1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会员参与健身项目23-24
  • 4.2.2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会员年龄分布24-25
  • 4.2.3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会员到访频次25-26
  • 4.2.4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会员满意度26-27
  • 4.3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教练员现状分析27-29
  • 4.3.1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教练员年龄结构27
  • 4.3.2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教练员从业年限27
  • 4.3.3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教练员学历结构27-28
  • 4.3.4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教练员工作量28
  • 4.3.5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教练员职业自我满意度28-29
  • 4.4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合作因素29-35
  • 4.4.1 会员对健身私教的数量需求提供了合作的服务内容30
  • 4.4.2 会员对健身教练的专业化需求日益提升30-31
  • 4.4.3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工作室的合作因素分析31-32
  • 4.4.4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合作实现与展望32-35
  • 4.5 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合作难点35-38
  • 4.5.1 合作的多元化分析35-37
  • 4.5.2 合作前景展望37-38
  • 5 结论38-40
  • 5.1 关于健身俱乐部与私人健身工作室的发展38
  • 5.2 关于合作的多元化发展38-40
  • 6 建议40-42
  • 6.1 厘清关键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大力培育健身市场良性竞争发展40
  • 6.2 明确合作目的更新合作观念推动共赢局面40-41
  • 6.3 顺应市场规律推动合作形式立体化多元化发展41-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件 144-45
  • 附件 245-46
  • 附件 346-47


本文编号:801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801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6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