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比赛试举成败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比赛试举成败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山东省青少年 女子举重运动员 比赛 试举成功率 影响因素
【摘要】:女子举重一直是山东省的传统优势项目和夺金大户,曾培养出奥运冠军林伟宁、刘春红、唐功红、周璐璐以及多名世界冠军。从某种程度来讲,举重运动员比赛试举成败率是衡量和体现运动员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的重要指标,是举重运动员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我国体育事业的构架包括了青少年体育,它是推动我国体育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坚实基础,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是山东省女子举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山东省女子举重长远发展的源泉。因此,本文以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比赛试举成败率进行分析,解读其青少年运动员试举成功率偏低现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法,为山东省以及其他省市教练员对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合理的试举方案以及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在第二十三届省运会决赛中试举成功率偏低。2影响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试举成败率因素及比重:运动员心理素质排首位,占23%;教练员的后场指挥(战术)排第二,占21%;运动员技术稳定性排第三,占16%;赛前训练排第四,占12%;专项力量排第五,占10%;伤病排第六,占8%:控、降体重占5%;赛前准备活动占3%;运动员自身的目标定和场地器材等外界因素各占1%。3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和赛中心理特征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与最终取得比赛胜利有因果关系。4“以我为主”和“压制战术”成为本届女子举重比赛甲、乙组使用的主要战术;比赛的加重方案为:开把重量是运动员赛前最好竞技实力的95%±2kg,第2次试举重量为97%—100%,第3次试举重量为100%或以上。5本届省运会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后掉失败是抓举失败的主要类型,提铃至胸失败是挺举失败的主要类型,翻起来站不起来是导致提铃至胸失败的主要原因。6山东省青少年女子运动员在赛前训练分为大量周、调整周和比赛周三种周型,并根据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将训练计划制定为“一大一小”的训练节奏,大量周采用“高强度、大负荷、快节奏”的训练;小量周、比赛周采用“低强度、小负荷、快节奏”的训练节奏。7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伤病产生的原因除技术动作不合理外,运动员及教练员对训练后的牵拉放松不够重视、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出现伤病隐瞒不报,长期带伤训练是导致伤病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山东省青少年 女子举重运动员 比赛 试举成功率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8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
- 1.1 选题依据10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10
- 2 文献综述10-17
- 2.1 关于举重比赛的研究11-13
- 2.2 关于举重试举成败率的研究13-14
- 2.3 关于女子举重抓、挺技术的研究14-16
- 2.4 关于举重的其他研究16
- 2.5 综述小结16-17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7-19
- 3.1 研究对象17
- 3.2 研究方法17-19
- 3.2.1 文献资料法17
- 3.2.2 录像观察法17-18
- 3.2.3 专家访谈法18
- 3.2.4 问卷调查法18-19
- 3.2.5 统计分析法19
- 4 讨论与分析19-54
- 4.1 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女子举重比赛整体分析19-21
- 4.1.1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奖牌分布情况分析19-20
- 4.1.2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甲、乙组冠军成绩统计分析20-21
- 4.2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各级别试举成败率的统计分析21-29
- 4.2.1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各级别抓举成败次数统计分析22-23
- 4.2.2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各级别挺举成败次数统计分析23-25
- 4.2.3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甲、乙组成败率的对比分析25
- 4.2.4 山东省第23届女子举重比赛甲、乙组运动员连续试举失败统计分析25-26
- 4.2.5 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女子举重比赛弃权、无总成绩分析26-27
- 4.2.6 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女子举重比赛各级别开把成败率分析27-29
- 4.3 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比赛试举成功率偏低的影响因素分析29-54
- 4.3.1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因素30-37
- 4.3.2 教练员后场指挥因素37-44
- 4.3.3 抓举、挺举技术稳定性因素44-48
- 4.3.4 赛前训练因素48-52
- 4.3.5 专项力量因素52-53
- 4.3.6 伤病因素53-54
- 5 结论与建议54-57
- 5.1 结论54-55
- 5.2 建议55-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0
- 附录60-67
- 附录A60-61
- 附录B61-66
- 附录C66-67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贤豪,马文辉,杨志俊,万妮;女子举重训练量与训练质量的关系[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年03期
2 马建平;关于女子举重科学训练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3 张疆之;;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女子举重列入悉尼奥运正式项目[J];安徽体育科技;1998年03期
5 寇来英;;女子举重的是与非[J];体育博览;1988年04期
6 魏仕;;力的角逐——亚运会中国举重形势分析[J];体育博览;1990年07期
7 张纪;;风物长宜放眼量——第五届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之后所想[J];体育博览;1993年03期
8 严小平 ,杨磊 ,黄伟;扬州吹响进军号[J];新体育;1997年08期
9 ;女子举重[J];新体育;2000年06期
10 ;奇险英雄林伟宁[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0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卢德明;艾康伟;王云德;;五名亚运会女子举重冠军挺举技术的三维分析[A];第七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1年
2 倪菀谦;林裕益;林宝城;;台湾地区女子举重挺举之运动生物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3 王向东;余艳华;徐文泉;;不同解析频率下抓举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2)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4 王向前;赵东胜;;女子箭步式上挺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苑玫;女子举重大级别有三忧[N];中国体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东;中国女子举重怎么了[N];光明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张智杰 翁灵娜 通讯员 胡湛;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准备工作就绪[N];湘潭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智杰 翁灵娜;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58、63公斤级决出胜负[N];湘潭日报;2006年
5 肖苑玫;中国女举用“尖子集群”破解[N];中国体育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翁灵娜 张智杰 罗丹;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落下帷幕[N];湘潭日报;2006年
7 玫子;张宁李霞分获两级别总成绩冠军[N];中国体育报;2008年
8 苏原平;北京奥运湘军有望争首金[N];湖南日报;2007年
9 潘毅 万方;居安思危 任重道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张智杰 通讯员 胡湛;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在潭举行[N];湘潭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锦;山东省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比赛试举成败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2 夏帅;湖南省女子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李坦;山东省女子举重二线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山东体育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842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84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