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3 10:48
本文关键词: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全身振动训练 老年人 下肢肌力 平衡 峰值力距
【摘要】:全身振动式训练(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 WBV)作为一种新型的训练方式,对于快速反复刺激肌肉,改善神经突触的传导速率,引发同一肌肉的强直性反射收缩,增加肌肉活性等均具有显著性的作用。本研究在长春市社区中,通过相关的调查问卷,,筛选24人名老年女性作为研究的对象,并被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为常规训练组(对照组),一组为全身振动训练组(实验组),之后接受每周锻炼时间为3次,每次持续时间为30分钟共计8周的身体训练干预。研究结论如下: (1)8周的全身振动训练能够提高老年人下肢的髋、膝、踝关节的屈、伸肌群的峰值力矩和峰值功率,表明全身振动力量训练可以作为老年人肌力保持和提高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 (2)8周全身振动力量训练对人体各个关节周围肌群的作用效果并不是一致的。近振动源的肌肉振动的振幅和振动频率可有效地刺激肌肉,而远离振动源肌肉的振幅和振动频率却不足以刺激肌肉。 (3)8周全身振动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性提高闭眼单足站立的时间值,表明全身振动训练能有效提高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 (4)8周全身振动训练干预后感觉整合测试综合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反应潜伏时也显著性降低。这些都证明了全身振动训练干预对提高老年人的姿势控制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效果。 (5)8周全身振动训练干预对老年人本体感觉、视觉以及前庭功能的训练效果不同,对本体感觉功能的改善作用最为强烈,其次是前庭功能,而对视觉的改善一般。
【关键词】:全身振动训练 老年人 下肢肌力 平衡 峰值力距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8.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1 引言7-16
- 1.1 选题依据7-8
- 1.2 文献综述8-16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6-19
- 2.1 研究对象16
- 2.2 研究方法16-19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9-26
- 3.1 实验前后下肢肌力变化比较分析19-22
- 3.1.1 髋关节屈肌肌群峰值力矩与最大功率变化19
- 3.1.2 髋关节伸肌肌群峰值力矩与最大功率变化19-20
- 3.1.3 膝关节屈肌肌群峰值力矩与功率变化20-21
- 3.1.4 膝关节伸肌肌群峰值力矩与功率变化21-22
- 3.1.5 踝关节肌群峰值力矩与功率变化22
- 3.2 实验前后两组平衡能力变化比较分析22-26
- 3.2.1 实验前后闭眼单足站立测试结果22-23
- 3.2.2 实验前后 SOT 测试平衡分结果比较23-24
- 3.2.3 实验前后 SOT 测试感觉分结果比较24
- 3.2.4 实验前后 MCT 测试结果比较24-26
- 4 讨论26-29
- 4.1 全身振动力量训练对老年人下肢肌力的影响26-27
- 4.2 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27-29
- 5 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纪荣;王兴泽;;振动训练时发展肌肉力量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2 王兴泽;;机体振动力量训练案例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3 尹军;钟家银;杜艳艳;周志雄;;踝关节局部振动训练与肌力变化影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周苏源;危小焰;;基于振动力量训练的研究进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张新辉;李旭天;;振动训练与运动能力[J];福建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6 黄鹏;王安利;;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7 李志香;张春林;谈诚;;30Hz全身振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7年02期
8 周苏源;危小焰;;振动力量训练装置控制系统开发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9年04期
9 刘英伟;邹晓峰;;振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下肢肌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宋佩成;李玉章;;振动训练法研究进展[J];体育科研;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904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04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