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观赏性体育迷及其观赛动机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7 09:33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观赏性体育迷及其观赛动机分析
【摘要】:发展体育产业是体育本身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产业作为为社会提供各种体育产品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集合,既包括有形的体育用品,也包括无形的体育服务。其中,无形的体育服务中最核心的体育精神文化产品就是观赏性体育赛事。在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通过技术手段使媒介直播观看的效果约等同于现场观赛,从而把这种文化产品推向了更多体育迷。体育迷的人数众多,但是观看的动机却不尽相同。本文以观赏性体育迷的观赛动机为研究视角,以大学生观赏性体育迷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多种研究方法。目的在于对观赏性体育的概念做出界定,从而了解观赏性体育的受众——观赏性体育迷,构建他们的观赛动机测量模型,分析大学生体育迷的主要观赛动机,尝试分析动机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性别在各个动机维度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观赏性体育是指应人们的精神和娱乐需求而兴起和发展的一种有形体育商品和无形体育服务的集合,可在媒介参与下衍生出体育媒介产品,其中受人喜爱观看的体育比赛便是观赏性体育的核心内容;构建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的体育迷观赛动机测量工具;确定了中国大学生体育迷的观赛动机因子,包括个人收获动机、戏剧动机、审美动机、逃离动机和地域荣誉动机;证实除个人收获与审美、戏剧与审美外,其余两两动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最后证明男性的个人收获、戏剧、逃离动机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的审美动机高于男性、男性和女性在地域荣誉动机上没有显著差异。体育观赏作为消费行为的一种必然受到动机的影响,了解清楚体育迷的观赛动机,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体育迷的特点及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产品和服务设计,更容易让体育迷去消费。对于推动我国观赏性、职业性赛事的发展具有更加落地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观赏性体育 体育迷 观赛动机 因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5.5;G80-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3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研究目的10-11
- 1.4 研究技术路线11-12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12-13
- 2 文献综述13-21
- 2.1 观赏性体育的相关研究13-14
- 2.2 体育迷相关研究14-17
- 2.2.1 体育迷14-15
- 2.2.2 观赏性体育迷15
- 2.2.3 体育迷分类的研究15-17
- 2.3 球队认同的研究17
- 2.4 体育消费动机的研究17-21
- 3 研究设计21-30
- 3.1 研究对象21-22
- 3.2 测量工具的确定22-25
- 3.3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25-27
- 3.3.1 问卷的结构25
- 3.3.2 问卷的回答方式25
- 3.3.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25-26
- 3.3.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26-27
- 3.4 统计分析方法27-29
- 3.5 研究假设29-30
- 4 分析与讨论30-48
- 4.1 大学生观赏性体育迷样本基本情况分析30-31
- 4.2 大学生体育迷观赛动机因子的确定31-36
- 4.2.1 观赛动机主成分分析31-33
- 4.2.2 5个观赛动机因子及其命名33-36
- 4.3 各动机之间的相关关系36-41
- 4.4 性别之间的动机差异分析41-48
- 4.4.1 性别在个人收获动机上的差异42-43
- 4.4.2 性别在戏剧动机上的差异43-44
- 4.4.3 性别在审美动机上的差异44-45
- 4.4.4 性别在逃离动机上的差异45-46
- 4.4.5 性别在地域荣誉动机上的差异46-48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48-51
- 5.1 研究结论48-49
- 5.1.1 观赏性体育迷以观赏性体育作为欣赏对象48
- 5.1.2 得到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动机测量工具48
- 5.1.3 中国大学生观赏性体育迷的5个观赛动机48-49
- 5.1.4 5个动机间的相关关系49
- 5.1.5 除了地域荣誉之外,男性和女性在观赛动机的各个维度上存在差异49
- 5.2 研究建议49
- 5.3 研究不足49-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58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岩;周浩;;球队认同研究进展及本土化研究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5年03期
2 金青云;;体育传播媒介、体育观赏与体育再消费意识的关系探索——以延边地区足球观众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3 代刚;;社会转型时期阶层体育消费意识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贸;2012年17期
4 李耀;王新新;;国外体育消费动机测量研究最新进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5 郭振;;埃利亚斯的过程社会学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祥玮;体育媒介产品构成及营销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牟学忠;职业体育框架下球迷群体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8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2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