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

发布时间:2017-10-01 20:28

  本文关键词: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


  更多相关文章: 亚健康人群 办公室疲劳 保健体操 研制


【摘要】:亚健康人群是占我国人口比例中最多的人群,而办公室人群又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造成白领阶层人士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疲劳,所以,办公室人群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人群。据调查显示,有85%以上的企业管理者处于慢性疲劳状态或亚健康状态,这是由他们所处的特殊工作、生活环境和行为模式所决定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因久坐而死亡,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70%的疾病是由坐得太久引起的。为了缓解办公室人群的疲劳、增进身心健康,本研究尝试性地进行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第一,对办公室亚健康人群产生疲劳的病理、病因进行一定的研究。第二,将“体”与“医”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在成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和运动医学系教师、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办公室人群的特点,遵循创编原则对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进行创编。第三,对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进行修改、完善,并通过实验进行论证。研究表明,1.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对缓解疲劳有一定的作用;2.实验证明该套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较为科学合理,难易程度适中,适宜推广;3.该套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受办公室人群的喜爱,同时也得到相关领导的认可。
【关键词】:亚健康人群 办公室疲劳 保健体操 研制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3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1 前言12-13
  • 1.1 研究背景12-13
  • 1.1.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2
  • 1.1.2 促进国民体质健康的需要12
  • 1.1.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身体健康的需要12-13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
  • 1.2.1 研究的目的13
  • 1.2.2 研究的意义13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4
  • 2.1 国内研究现状13-23
  • 2.1.1 亚健康现状14-15
  • 2.1.2 亚健康概念及症状15
  • 2.1.3 亚健康的诊断15-17
  • 2.1.4 亚健康的干预17-19
  • 2.1.5 关于亚健康人群办公室疲劳的相关研究19-21
  • 2.1.6 关于中医治未病的相关研究21
  • 2.1.7 关于疲劳与恢复的相关研究21-22
  • 2.1.8 关于保健体操理论的相关研究22
  • 2.1.9 关于创编理论的相关研究22-23
  • 2.2 国外研究现状23-24
  • 3 研究方法24-27
  • 3.1 文献资料法24-25
  • 3.2 访谈法25
  • 3.3 问卷调查法25-27
  • 3.3.1 问卷的设计与基本内容25
  • 3.3.2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25-26
  • 3.3.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26-27
  • 3.4 实验法27
  • 3.5 对比分析法27
  • 3.6 统计分析法27
  • 4 相关概念的界定27-28
  • 4.1 亚健康27
  • 4.2 办公室疲劳27-28
  • 4.3 保健体操28
  • 4.4 创编28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28-37
  • 5.1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现状分析28-29
  • 5.1.1 工作性质分析28-29
  • 5.1.2 工作环境分析---消耗体力29
  • 5.1.3 工作时间分析---消耗精力29
  • 5.2 亚健康人群疲劳现状分析29-30
  • 5.2.1 疲劳的定义29-30
  • 5.2.2 疲劳的表现30
  • 5.2.3 疲劳的因素30
  • 5.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疲劳分析30-31
  • 5.3.1 办公室疲劳病理分析30-31
  • 5.3.2 办公室疲劳病因分析31
  • 5.4 办公室疲劳运动干预的分析31-32
  • 5.4.1 常规运动干预的方法31-32
  • 5.4.2 现代运动干预的方法32
  • 5.5 保健体操对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恢复作用的分析32-33
  • 5.5.1 保健体操的功能分析32-33
  • 5.5.2 保健体操的动作分析33
  • 5.5.3 保健体操对缓解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的作用分析33
  • 5.6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的可行性研究33-34
  • 5.6.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支持33
  • 5.6.2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经费保障33
  • 5.6.3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专家指导33-34
  • 5.6.4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医院骨伤科医生把关34
  • 5.6.5 成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老师们的指导34
  • 5.6.6 实验过程的实践、论证、修改、完善34
  • 5.7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有效实验特征研究34-35
  • 5.7.1 科学合理的保健体操34-35
  • 5.7.2 科学合理的组织35
  • 5.7.3 参与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实验受试者情况分析35
  • 5.8 影响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创编因素的分析35-36
  • 5.8.1 亚健康人群身体健康状况35
  • 5.8.2 创编者专业知识的局限35-36
  • 5.8.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6
  • 5.9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效果评价指标的分析36-37
  • 5.9.1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有效指标的确定原则36
  • 5.9.2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有效指标的筛选方法36
  • 5.9.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有效指标的确定36-37
  • 6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37-46
  • 6.1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目的和任务的确定37-38
  • 6.1.1 研制目的37
  • 6.1.2 研制任务37-38
  • 6.2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依据的确定38-42
  • 6.2.1 理论依据38-40
  • 6.2.2 科学依据40-41
  • 6.2.3 编排依据41-42
  • 6.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思路的确定42-43
  • 6.3.1 体医结合42
  • 6.3.2 防病与辅助治疗结合42-43
  • 6.3.3 动静结合43
  • 6.3.4 成套和局部动作结合43
  • 6.3.5 创编思路43
  • 6.4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指导思想的确定43-45
  • 6.4.1 安全性原则43-44
  • 6.4.2 有效性原则44
  • 6.4.3 简易性原则44
  • 6.4.4 时尚性原则44-45
  • 6.5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流程确定45-46
  • 7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创编46-57
  • 7.1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主要创编因素46-47
  • 7.1.1 运动形式46
  • 7.1.2 运动负荷46
  • 7.1.3 练习部位46-47
  • 7.1.4 动作设计47
  • 7.1.5 音乐结构47
  • 7.2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关键技术47-48
  • 7.2.1 增强肌力47-48
  • 7.2.2 拉伸肌腱48
  • 7.2.3 松弛肌肉48
  • 7.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创新点48-49
  • 7.3.1 形式创新48-49
  • 7.3.2 动作创新49
  • 7.4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创编方法49-50
  • 7.4.1 已有动作的借鉴49
  • 7.4.2 创编动作的精选49-50
  • 7.4.3 单个动作的择优50
  • 7.4.4 组合动作的整合50
  • 7.5 动作内容的确定50-51
  • 7.5.1 “186”式骨关节健身动作库的构建(附 6)50
  • 7.5.2 “16”式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骨科专家的精选50-51
  • 7.6 精选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解剖结构与功能51
  • 7.6.1 动作名称51
  • 7.6.2 动作图示51
  • 7.6.3 动作功能说明51
  • 7.7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创编51-53
  • 7.7.1 动作形式的确定51
  • 7.7.2 动作顺序的确定51-52
  • 7.7.3 动作强度的确定52
  • 7.7.4 动作数量的确定52
  • 7.7.5 动作节奏的确定52
  • 7.7.6 动作方向的确定52
  • 7.7.7 动作路线的确定52
  • 7.7.8 动作音乐的确定52-53
  • 7.8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确定53-56
  • 7.8.1 动作的选择依据53-55
  • 7.8.2 组合动作的“运动处方”55-56
  • 7.9 专家评审56-57
  • 7.9.1 第一轮专家评审56
  • 7.9.2 第二轮专家评审56
  • 7.9.3 第三轮专家评审56-57
  • 8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与图解说明(附 7)57
  • 9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实验研究57-67
  • 9.1 实验目的57
  • 9.2 实验对象57-58
  • 9.3 实验方法58
  • 9.4 实验可行性58
  • 9.5 实验方案的制定58
  • 9.6 实验前期工作 ---准备工作58-59
  • 9.6.1 寻找实验人群58-59
  • 9.6.2 了解受试人群的基本情况59
  • 9.6.3 实验前身体指标测试59
  • 9.7 实验中期工作---教学工作59-60
  • 9.7.1 确定实验教学目标59
  • 9.7.2 选择实验教学策略59
  • 9.7.3 实验教学组织形式59-60
  • 9.7.4 实验教学效果评价60
  • 9.7.5 实验教学过程的完善60
  • 9.8 实验后期工作60-67
  • 9.8.1 实验后身体指标的测试60
  • 9.8.2 实验指标的整理、统计、分析60
  • 9.8.3 实验结果与分析60-67
  • 9.8.4 影响实验效果的成因分析67
  • 10 结论与建议67-69
  • 10.1 结论67-68
  • 10.1.1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对缓解办公室疲劳具有一定的作用67-68
  • 10.1.2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较为科学合理、难易程度适中,,适宜在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中推广68
  • 10.1.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受到办公室人群的喜爱和相关领导的认可68
  • 10.2 存在的问题、经验与建议68-69
  • 10.2.1 存在的问题68
  • 10.2.2 积累的经验68-69
  • 10.2.3 给予的建议69
  • 11 参考文献69-75
  • 致谢75-76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6-77
  • 附件77-1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艳;刘星亮;何燕燕;;我国中年男女亚健康人群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林先波;;保健体操对亚健康人群健康促进的探讨[J];新课程(中);2014年06期

3 李春艳;付志华;刘星亮;何燕燕;;中年亚健康人群血清生化指标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2年01期

4 陈勇;亚健康人群的运动疗法[J];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黄南洁;;亚健康人群的BMI测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6 水草;;“陆地蛙泳”锻炼益健康[J];工会博览(社会版);2010年05期

7 赵之心;;运动锻炼帮助亚健康人群恢复健康——赵之心谈女性运动健康[J];健身科学;2011年12期

8 黄帅;拯救健康[J];职业;2002年07期

9 本刊编辑部;花花;;陪海归美女看心理医生[J];可乐;2006年02期

10 李想;;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的影响[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敏;赵国伟;申如明;;蜂产品对亚健康人群的保健作用[A];2008年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暨中国(郑州)蜂业博览会论文集[C];2008年

2 关绯绯;吴荣秀;;饮食与运动对亚健康人群的现实意义[A];第11届中国营养学会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徐志刚;;中医方药在亚健康人群中应用的浅见[A];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丁晓月;;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与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丁晓月;;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与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雷瑞霞;;在健康体检中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A];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第七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欧阳传斌;;益寿固肾养生膏调理亚健康人群的体会[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8 陈志伟;李雄;;亚健康人群管理与TTM技术[A];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姜涌斌;章亦康;;发挥健康管理对疗养体检业务的助推作用[A];疗养康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1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李效英;;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之在职工健康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浦泉;调查显示:十大疾患威胁亚健康人群[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石松;研究全国城市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N];科技日报;2007年

3 记者 张建新;专家提醒,记者群体已成非常危险的亚健康人群[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欣闻;记者群体已成为非常危险的亚健康人群[N];中国食品报;2009年

5 小陈;全国城市亚健康人群调查正在进行[N];广东科技报;2001年

6 秦秋;我国启动亚健康人群系统监测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刘义成;为人的健康服务关注亚健康人群[N];健康报;2003年

8 刘浦泉;十大疾患威胁亚健康人群[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9 肖毅;五种疲劳不同解[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10 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张学元;亚健康人群献血有助健康[N];广州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学成;台湾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丽;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创编思路与方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年

2 辜薇;腰背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3 张蓉;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4 宛志瑶;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5 杜帅;乌鲁木齐市2026例亚健康人群中医证候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6 张璨;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7 张昭明;未构成中医证型亚健康人群调查资料数据挖掘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李霈君;心灵推拿对于亚健康人群的经络及脑波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55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55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b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