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市体育公园发展案例研究
本文关键词:浙江城市体育公园发展案例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健身场所和娱乐休闲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追求的不再是简单的锻炼,而是身心的享受,因此对锻炼场所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浙江城市体育公园以其广阔的运动场地、多样的现代健身项目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色,吸引了大批的居民前来运动,俨然成为城市居民健身锻炼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体育公园发展情况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发现我国现有的城市体育公园大多是在2000年后建的,与其他国家相比,城市体育公园在我国发展建设的时间相对较晚,且我国对于体育公园建设规模尚未进行统一的规划要求,所以导致了很多已建成的体育公园在绿化环境、运动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没有完全符合城市体育公园建设标准,大多数只是徒有虚名。此外,笔者发现,大多数体育公园由政府投资、统筹规划进行建设,修建之初,并没有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项目设置不合理、场地空间狭小等因素,也导致居民缺乏在体育公园休闲锻炼的兴趣。另外,据笔者对浙江省几所体育公园的实地调查,了解到浙江省政府现阶段对公园兴建十分重视。但由于在早期建设时没有对公园进行合理的规划,所以导致其建成之后。出现经营不合理、锻炼人次少等现象。调查发现,由于公园在建成之后改善性的修复很少,且很多项目并不是很合理,没有形成吸引居民必须要到体育公园健身的亮点,所以还是有很多居民会选择在自家小区绿化健身设施处进行体育锻炼。浙江省体育公园总体呈快速发展趋势,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1、公园规模缺乏统一标准并且场地开放制度也不合理,2、公园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够成熟,3、公园健身项目建设未满足居民健身需求。针对所存在问题,笔给出了几点建议,期望改善体育公园目前所面临的困境:1、合理规划布局,创建城市新型社区体育公园。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完善体育公园的管理机制。3、丰富项目设置,提高体育公园综合性健身功能。
【关键词】:城市 体育公园 发展案例 体育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1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一 前言10-2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
- 1.2.1 理论意义11
- 1.2.2 实践意义11
- 1.3 体育公园概念探讨11-13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5-18
- 1.5 我国体育公园的发展历程及特性18-24
- 1.5.1 体育公园发展历程18-21
- 1.5.2 体育公园的特性21-24
-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4-26
- 2.1 研究对象24
- 2.2 研究方法24-26
- 2.2.1 文献资料法24
- 2.2.2 问卷调查法24-25
- 2.2.3 社会调查法25
- 2.2.4 数理统计法25
- 2.2.5 逻辑分析法25
- 2.2.6 比较分析法25-26
- 三 研究结果分析26-48
- 3.1 浙江城市体育公园案例介绍26-32
- 3.1.1 杭州城北体育公园26-29
- 3.1.2 绍兴大滩水上体育公园29-32
- 3.2 上海闵行体育公园32-34
- 3.3 体育公园居民锻炼现状调查分析34-43
- 3.3.1 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34-36
- 3.3.2 不同性别个体特征分析36-37
- 3.3.3 居民锻炼时间和频率情况的分析37-39
- 3.3.4 居民对体育公园满意情况分析39-43
- 3.4 体育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43-45
- 3.4.1 地理位置的选择44
- 3.4.2 体育公园项目的选择44
- 3.4.3 公园的景观建设44-45
- 3.4.4 经营管理的方法45
- 3.4.5 公园的投资情况45
- 3.5 体育公园的发展方向探讨45-48
- 3.5.1 城市体育公园经营的市场化45-46
- 3.5.2 城市体育公园主题规模多样化46
- 3.5.3 社区型体育公园将成发展趋势46
- 3.5.4 体育公园建设的生态化46-48
- 四 结论与建议48-52
- 4.1 结论48-49
- 4.1.1 浙江省城市体育公园呈快速发展态势48
- 4.1.2 城市体育公园规模和场地开放制度有所欠缺48-49
- 4.1.3 经营管理方式并不十分成熟49
- 4.1.4 公园健身项目建设尚未达到居民健身需求49
- 4.2 建议49-52
- 4.2.1 合理规划布局,创建城市新型社区体育公园49-50
- 4.2.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完善体育公园的管理机制50
- 4.2.3 丰富项目设置,提高体育公园综合性健身功能50-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54-56
- 致谢56-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斌;王东;董新光;;我国体育公园的建设环境研究[J];中国市场;2009年09期
2 钟庆春;;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3 梁浩波;;制约体育公园发挥功能的因素分析及对策——以珠三角地区体育公园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年10期
4 王娇娇;田立新;;夜游体育公园[J];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2009年11期
5 马诗清;;绿意盎然的体育公园[J];当代学生;2010年Z3期
6 梁利民,黄利军;全民健身之视角:广州体育公园建设及运行保障机制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3年05期
7 邓逢明;浅谈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市场运作思路[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叶建华,邓逢明;论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开发与建设[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9 李梅娟;邓逢明;;21世纪体育公园“四化”建设新理念[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陈冬平;张军;;体育公园的分类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瑜;孟范生;;体育公园休闲体育项目设置与市民需求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吴丹丹;周浙东;;多样性植物景观在杭州市城北体育公园中的应用探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邋张国栋;体育公园“五一”开放全面升级[N];烟台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玉宾邋郭丹;全省首座大型体育公园晋中体育公园开园[N];山西日报;2008年
3 康军 肖姣;体育公园拆迁工作进展顺利[N];湘潭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陆阳;把体育公园建成体育文化精品工程[N];湘潭日报;2008年
5 见习记者 李晓霞;研究体育公园建设等问题[N];广安日报;2009年
6 范文艳;加快体育公园建设[N];焦作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奎 见习记者 邓斐;投入1.2亿元建体育公园 填补南充专业公园空白[N];南充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苏红玫;永庆的体育公园[N];吉林日报;2005年
9 记者 孔德胜;我市体育公园获“全国优秀体育公园”称号[N];兰州日报;2005年
10 江畅邋尚旺盛 本报记者 杨华春;我市最高档体育公园年底将迎客[N];成都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小彩;全民健身背景下成都市体育公园的建设、运营与管理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2 王延婷;基于顾客体验运动品牌企业体育公园满意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毅;扬州市蜀冈体育公园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丹;我国体育公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5 潘博雅;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6 彭嘉贝;惠安县城南生态体育公园规划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7 徐政榜;天津市体育公园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6年
8 赵敏;全民健身视角下山东省体育公园发展前景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畅;当代体育公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敏;辽东湾体育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76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7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