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传统体育 就业 本科生 影响因素 首都体育学院
【摘要】: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新世纪开始之际就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到学校、官员到百姓无不对就业问题高度关注。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问题,将不仅影响在校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毕业生自身未来发展,还影响到家庭的和睦,甚至社会的稳定。 本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发现: 1.首都体育学院民传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教学单位和公安局,在机关部门就业中存在着局限性,北京市公安局是其进入机关单位的主要途径。 2.首都体育学院民传专业通过“其他就业形式”就业的毕业生以“单位用人证明”形式就业的居多,求职途径主要有“老师、亲友介绍”和“社会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两种,自由职业者主要选择影视、演员行业,而自主创业人数偏少。 3.在首都体育学院民传专业本科生影响就业的自身因素中,社会关系对其影响显著。 4.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首选综合能力强的毕业生,对人品、经验和学历也有一定的要求。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拓宽首都体育学院民传专业毕业生到机关单位的渠道,开辟除公安局以外的其他机关单位就职岗位以供毕业生选择。 2.对毕业生的创业提供政策以及资金上的支持,高校应传授创业相关知识,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利平台。 3.让大学生走出校园,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积累人脉,通过学生在社会中亲身的感受,拓展视野,提升就业成功率。 4.大学生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不仅仅是能力方面,个人修养、实习经验等方面同样需要积累。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就业 本科生 影响因素 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85-4;G647.3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前言7-12
- 1.1 选题依据7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7-8
- 1.3 研究任务8
- 1.4 文献综述8-12
- 1.4.1 “就业”概念的释义8-9
- 1.4.2 不同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9-12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12-14
- 2.1 研究对象12
- 2.2 研究方法12-14
- 2.2.1 文献资料法12
- 2.2.2 调查法12-14
- 2.2.3 数理统计法14
- 2.2.4 SWOT 分析法14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14-40
- 3.1 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14-26
- 3.1.1 民传专业概况14-15
- 3.1.2 近 7 年民传专业学生生源分布状况15-16
- 3.1.3 近 7 年民传专业学生就业情况16-21
- 3.1.4 民传专业学生就业信息情况21-22
- 3.1.5 民传专业学生工作地域情况22-23
- 3.1.6 民传专业工作机构意愿情况23
- 3.1.7 民传专业学生有效指导方式情况23-24
- 3.1.8 民传专业学生求职途径情况24-25
- 3.1.9 民传专业学生就业歧视情况25-26
- 3.2 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影响因素26-38
- 3.2.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个人对就业的影响26-28
- 3.2.2 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影响28-29
- 3.2.3 课程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影响29-30
- 3.2.4 就业形势与政策30-31
- 3.2.5 用人单位31-33
- 3.2.6 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 SWOT 分析33-38
- 3.3 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对策研究38-40
- 3.3.1 政府方面38
- 3.3.2 学校方面38-39
- 3.3.3 用人单位39
- 3.3.4 个人方面39-40
- 4 结论与建议40-42
- 4.1 结论40-41
- 4.2 建议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45
- 附件45-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行为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4期
2 上官剑;;研究生就业壁垒的社会学分析[J];高教探索;2009年06期
3 李建成;张志业;郝惠君;;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席晓兰;;深思:谁来为毕业大学生就业“埋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5 黄紫华,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1期
6 吴忠民;歧视与中国现阶段的歧视[J];江海学刊;2003年01期
7 李金林,应伟清,吴巨慧;构建高校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8 刘敏榕;;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李维华,曾宪林;人力资本产权[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10 滕士涛;张建民;;2011年江苏北部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忻昕;华玉介;郑古蕊;;沈阳市大学生就业误区的剖析[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学军;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胜兰;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D];湘潭大学;2010年
2 丁传伟;北京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北京奥运时期就业状况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张举;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龙;当前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人才规格的要求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李少奇;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林秋平;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徐冬根;我国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光佐;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98至2004届毕业生流向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9 杨元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贺小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79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7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