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大学生网络依赖、网络使用动机与家庭功能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9 20:41

  本文选题:大学生 + 网络依赖 ; 参考:《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特点及其与网络使用动机、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上网基本情况调查表、网络依赖行为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17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成瘾者、网络依赖者以及正常群体所占比例分别是11.4%、15.4%和73.1%;2、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依赖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3、在网络使用动机方面,男大学生上网的交友(t=2.69,p=0.008)和扮演动机(t=3.18,p=0.002)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4、大学生网络依赖与家庭功能的角色(P0.01)和情感介入(P0.01)维度正相关极其显著。结论父母在家庭中建立积极地情感介入方式,给予子女情感支持,可以降低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发生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depend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network use motivation and family function. Methods 175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internet basic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network dependent behavior scale and family function scale. Results 1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 proportion of Internet addicts, Internet addicts and normal groups were 11.4and 73.1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x of Internet depend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otivation of Internet use. Male college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emale students in making friends (2.69%) and playing motivation (3.18p0. 00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etwork dependence and family function (P0.01) and affective intervention (P0.01). Conclusion parent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etwork dependence by establishing positive affective intervention and providing emotional support to their children.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延庆;王云霞;陈青萍;;陕西省青少年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2 桑标,贡晔;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1年05期

3 魏克芹;中职生危险行为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期

4 张晋芳;;从个体角度探讨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成因[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5 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青;高校研究生网络依赖的动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艳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刘永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现状与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3 王琨;郭雪莉;翟巧相;;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滕海颖;;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网络心理健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5 随明明;;国内常用网络成瘾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6 高红琴;季颂晓;;对我国中职生家庭教育的反思[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张毅;许芸芸;;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2期

8 董方虹;曹枫林;郭邑霞;孔箴;李玉丽;程培霞;刘佳佳;陈倩倩;;初中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及其关联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10期

9 王希华;孙小园;韩云;;大学生网络依赖倾向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蔡玉敏;媒介暴力与青少年犯罪——媒介效果的三种模式及其启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柯惠新;范欣珩;郑春丽;;互联网使用及网民形态的变迁——2000~2005年中国五城市互联网发展趋势探析[A];2006第四届亚洲传媒论坛——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论文集[C];2006年

2 方奕;;21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述评[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3 章荣华;陈卫平;祝一虹;楼晓明;刘立群;丁钢强;;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4 王国宁;刘英华;李璐;潘淑君;;宁夏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相关心理因素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秋丽;潘淑均;;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使用行为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素侠;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郁洪强;过度使用互联网者的脑电特征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4 赵欣;过度使用互联网对大脑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危鑫;南昌市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的分析[D];南昌大学;2009年

2 何丹娜;大学生网络依赖现状与干预措施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陈超;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4 汪岩;大学生网络使用功能、网络成瘾的现状调查及与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的相互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文婷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网络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杨薇薇;音乐教育在缓解大学生网络成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管立群;大学生网络使用的自我决定特点及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赖芳;高职高专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王振;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特点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温斌;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团体咨询模式探索[D];江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梁祝平;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其团体咨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赵阿勐;周馨竹;刘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使用现状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4 邬俊福;;初中生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5 严耕;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网络道德建设初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06期

6 任桂秀;;探析网络成瘾[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王浩;“网络成瘾综合症”成因分析及矫正[J];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8 桑标,贡晔;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1年05期

9 顾海根;国外网络成瘾研究简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09期

10 赖海雄,张虹;大学生网络依赖及其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维宇;上海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瑛;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丹丹;魏冬;;80后作家作品对大学生情商养成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学理论;2010年03期

2 魏欣;陈旭;;农村初中生家庭功能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1期

3 ;伟大出自平凡——他们感动中国[J];青岛画报;2010年03期

4 张铤;;大学生群体参与“山寨”文化现状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01期

5 张庭辉;;大学生面子心理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蒋红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及解决对策[J];沧桑;2010年02期

7 付祉云;佘双好;;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及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02期

8 石立婷;李静;;时尚类杂志对长沙大学生群体的着装影响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3期

9 沈明泓;;对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色情文化的心理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0年04期

10 长平;;不同意色情,但我们可以讨论[J];视野;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清华;邱远;刘柏青;;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生活方式不良状况及其成因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郑维芳;叶敏捷;林峰;陈素玲;林春燕;蔡后界;林崇光;;大学生网络依赖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研究[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冯宁;;农村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冉敏;;血液透析患者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现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于智博;;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学峰;;谈思想政治视角下的大学生消费教育[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胜;;广东大学生价值观与消费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觉敏;于岚;;56例肠造口患者心理需求调查[A];第七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方意娟;;大面积烧伤后期患者功能康复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周小燕;;老年COPD患者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调查[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六)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舟子;女生崛起,并非不可思议[N];中国妇女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董洪亮;“走马观花”要不得[N];人民日报;2011年

3 特约评论员 陈永杰;辨析“九成就业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特派记者 黄晓华;保障和促进我国女大学生就业[N];海南日报;2010年

5 闫盛霆 张希栋 杨永刚;淄川区生源高校毕业生九成就业[N];淄博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先宏;荆楚儿女两度感动中国[N];湖北日报;2010年

7 本报特派记者 徐阳;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N];吉林日报;2010年

8 YMG记者 李少鹏 通讯员 刘海军;为大学生群体开展母教培训[N];烟台日报;2010年

9 记者 刘婷婷;电子书产业开打“内容”战[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10 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重点大学毕业生“蚁族”增多说明什么[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茅海燕;当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研究: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察[D];苏州大学;2010年

2 何影;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暴力调查与暴力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莹;慢性病患儿家庭管理方式及家庭干预效果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郑晓艳;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晓燕;“偏离”与“重构”[D];上海大学;2008年

7 马冬卉;大学生多样性与教学针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郑素侠;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胡传来;低出生体重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综合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10 孙晶晶;古典时期雅典家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90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云;论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武建朝;家庭功能变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预防对策[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孜佳;基于中学生网络行为特征的教育引导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邵君;上海市中专新生疏离感的现状调查及团体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立;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实现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吴欢欢;不同网络成瘾程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何雯;两类家庭关系不利青少年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其与社会行为、孤独感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年

9 王琳;研究生网络依赖状况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琴裕贞;中、韩大学生价值观与服装消费行为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11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911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3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