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对教学状况的改善
本文选题:远程教育 + 教学模式 ; 参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2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社会的普遍需求,以及教育模式的改革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远程教育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是适应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要求而产生的。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general demand of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model and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educational scale, distance education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Its appearance, is adapt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o the education request and produces.
【作者单位】: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合生;;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梁宇;;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7期
3 詹亮;;高等学校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4 樊福印;;浅谈远程教育课程与过程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8期
5 张世辉;;试论远程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在我校开展的一些想法[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1期
6 梅楚蕊;谷佳音;;现代网络技术在高职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7 肖姗;;教师要达“无模之境”[J];山东教育;2011年13期
8 陈瑶;;远程教育教师的素质与培训[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焦昆;高立稳;;发挥教师在现代网络远程教育中的积极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7期
10 万光龙;;构建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霞;程远先;;网络远程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2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程守艳;;浅析贵州远程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杜军;扈宝莹;;关于远程教育教材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聂荣华;;推行新型“双主”模式,推进教育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温照方;姜明;;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体现教师主导地位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王同训;;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协作研究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邓辉;程宏伟;;基于CORBA、异构数据库技术的远程教育自动答疑系统[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高茅;杨亚萍;彭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探索[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唐跃平;唐清安;;网络教学对高等学校教育职能的改变与影响[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兴义市郑屯镇中心小学 刘国权;远程教育在农村教学中的作用[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通讯员 徐大力 狄富强;塔秀乡 “远教+基地”教学模式受欢迎[N];博尔塔拉报;2010年
3 席啸 蒲文君;庄浪:远程教育拓宽农民致富路[N];平凉日报;2010年
4 印度普纳远程教学协作中心主任 斯瓦蒂·穆俊达尔;远程教育对印度扫盲的关键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支禄 实习生 陈伟伟;远程教育实现全覆盖[N];吐鲁番报(汉);2009年
6 谭永江 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思潜小学;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位思考[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7 通讯员 任军锋 冯刚;永和县远程教育惠及2300余名返乡农民工[N];临汾日报;2009年
8 通讯员 张建林;宁县远程教育使农民“如鱼得水”[N];陇东报;2011年
9 任家烈;永胜村:远教搭起发展平台[N];遵义日报;2010年
10 周鸣祥 李娜;淇县远程教育助推农村经济发展[N];鹤壁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云清;适合远程教育交互协作环境的网络通信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宏卿;基于网格的远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武丽志;远程教育服务论纲[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张玉芳;基于媒体素材库的学习内容构建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10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浩;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教育的转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纪丹;基于信息素养调查的远程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沛东;农村教师培训中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曼曼;基于网络课程的远程协作学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钱圣波;远程教育中智能答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玉;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晓丽;移动学习支持的网络教育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吴志航;远程教育Web Service应用模型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2年
9 莫新平;网络教学交互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董永峰;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多媒体集成技术及其课件制作合成系统[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11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91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