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协同视域下的综合课程及其实施

发布时间:2018-05-21 19:48

  本文选题:协同 + 综合课程 ; 参考:《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摘要】:协同视域下的综合课程以协同性、开放性、创造性为其本质特征,以协同为准则来定位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并以协同的方式来实施课程。从协同的视角对综合课程进行再审视,有利于广大一线教师明确对综合课程的认识,并能为他们有效展开综合课程指明新的方向。
[Abstract]: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under the cooperative vision are synergy, openness and creativity, and the coordination is the criterion to locate the goal, select and organize the content, and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in a collaborative way. Reviewing the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ergy is helpful for the teachers to clearly understand the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and to point out a new direction for them to carry out the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靳远川;张晓蕊;;协同思维与协同教学[J];山西科技;2007年04期

2 有宝华,张静;综合课程内容的基本问题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罗明东;陈瑶;牛亚凡;;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型”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侯定凯;李晓;;试析大学综合课程及其开发[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郝琦蕾;;国内综合课程研究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罗明东;牛亚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综合课”教师培养模式探索[J];学术探索;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段俊霞;我国中小学社会科课程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张红洋;高中综合科学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杏利;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型”人文课程师资培养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健秋;协同学方法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德才;基于项目导向的高职综合课程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郗海娇;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沈春佳;学生语文素养协同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瑞;我国中小学综合课教师培养模式探讨[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段俊霞;新课程发展中课程统整问题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王颖;深圳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兴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学内容设置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成涛;整体教育视野下成人教育课程观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钟启泉,崔允o7,张华,有宝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姗姗;;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选型与实施[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01期

2 李冬奎;蔡仲林;王雁;;我国高校武术专业开设综合课程模式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2期

3 杨井敏;;职业院校应该大力推行课程的综合化改革[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05期

4 韩庚君;;论综合课程培养公民意识的有效性[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04期

5 陈海燕;;论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0期

6 陆荷君;;如何提高数学解题的自我监控能力[J];考试(高考·数学版);2010年Z3期

7 袁芳;;以阅读为主的综合课程的活动设计——基于对某高中课堂的观察和分析[J];考试周刊;2010年15期

8 李伯生;;转变观念、立足行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J];天津教育;2010年01期

9 桂军歌;;职工教育培训的方法及创新可行性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12期

10 武晓慧;;关于开设职业教育综合课程的探讨[J];职业;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永亮;骆奇峰;邓思胜;;倾斜螺旋法跨河水准测量在粤澳控制网联测项目的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冯力力;周薇;;西门子PCS7系统在高炉的升级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乐之;李浩;任勇强;许洪洋;;天车无线数传系统在炼钢车间综合称重中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丹;;论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谭玲媚;杨云萍;;幼儿德育教育园本化、特色化实施的初步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6 邹文珍;;课堂虽小,有容乃大——浅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7 马庆光;;构建教师和谐发展的校本教研平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8 ;附件材料③ 四川省青川中学校校本教研制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附件材料④ 四川省青川中学教研组长工作条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10 张晶晶;;开发校本课程,转变教学方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宋秀万;秭归县差别式扶贫模式显效应[N];人民代表报;2011年

2 汪其水;上海健全26项审计质量控制制度[N];中国审计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N];光明日报;2011年

4 记者 蔡傲丽 实习生 蒋雯秋;加强州县对接 促进全面发展[N];恩施日报;2011年

5 记者 徐锐;中东“淘金”不易 安徽水利阿联酋项目报亏[N];上海证券报;2011年

6 记者 刘亚辉;解决新农合过度消费问题[N];河南日报;2011年

7 常组宣 宋婧;30项重点督查项目收官[N];常州日报;2011年

8 浠水县团陂高中 熊新华;“诱思探究式”教学法实施过程[N];黄冈日报;2011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郑昱;安徽水利阿联酋项目预亏7791万[N];证券时报;2011年

10 靖朝鹏;17所 新举措保重点建设项目完成[N];中国航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京民;社会科课程综合化的意蕴与追求[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东;汽车制造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支撑技术与方法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罗嘉;我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宗树兴;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潘亚俊;现代技术自组织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浩;基于混沌理论与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段俊霞;我国中小学社会科课程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9 郝琦蕾;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红洋;高中综合科学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卓卡;基于J2EE的EAM系统研究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师洁;服装企业ERP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沈颖溢;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郗海娇;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高慧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张俊列;教学文化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于华欣;电子政务ISMS构建研究与实践[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赵晓光;大连连美公司ERP系统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海;ERP系统实施过程监理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明明;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的评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20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920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d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