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俄罗斯教育改革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30 09:25

  本文选题:教育改革 + 理念 ; 参考:《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摘要】:本文从多个维度探讨了俄罗斯的教育改革历程,认为其具有鲜明特色:关注本土,全球视野;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保持张力,循序渐进;多元协商,精英决断。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urse of education reform in Russia from several dimensions, and points out that it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paying attention to local, global vision, inheriting tradition, opening up and innovating, keeping tension, proceeding step by step, pluralistic negotiation and elite decisio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俄语教育研究中心、斯拉夫语学院;
【基金】: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俄当代民族区域教育改革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1251z001 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项目“俄罗斯教育改革的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SGB2010-01
【分类号】:G5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尚文;“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社会转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4期

2 梁鹏;;俄罗斯私立教育改革[J];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红;刘会宝;;观念结构与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外交[J];东南亚纵横;2011年09期

2 林丽萍;;宿命、悲情、世纪末阵痛——关于俄罗斯历史片《哭泣的沙皇》[J];电影评介;2010年20期

3 吴一凡;李雅君;;浅析俄罗斯高考制度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李雅君;;俄罗斯摇摆式教育改革模式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5 单春艳;;俄罗斯私立学校发展现状、影响及前景展望[J];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6 刘洋;;公民文化的构建与俄罗斯政治发展[J];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陶林;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洁;基于历史文化视角的普京道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沈立新;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亚洲;俄共理论与政策主张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刘洋;俄罗斯民主化研究(1992年以来)[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韩红梅;俄罗斯外交思潮与外交政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乔莉莉;试论文化转型视域下的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雷;浅析俄罗斯政治体制及其发展趋势[D];暨南大学;2006年

4 潘洪娥;普京的“中间道路”理论评析[D];山东大学;2007年

5 张石;一种威权主义的治国模式[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明哲;冷战结束前后中俄两国社会转型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姜东;以俄罗斯体育思想变迁为视角论俄罗斯体育体制的演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庄嘉嘉;俄罗斯学前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91-2010)[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义高;对俄教育私有化战略的考察与思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2 肖u&;俄罗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私有化趋向[J];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06期

3 叶玉华;90年代末俄罗斯私立学校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刚成;田伏虎;;谈创新性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J];教育探索;2008年07期

2 赖志群;何清;;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必须具有的教育理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3 彭艳;彭瑞清;;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教师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6期

4 孙刚成;杜学元;;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毛婵;;探析高校“专业辅导员”的理念与工作原则[J];文教资料;2008年20期

6 刘同君;秦媛媛;;论高校制度建设的原则及运行机制[J];江苏高教;2011年03期

7 卞金高;;重视课堂教学改革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8 李智媛;姜献生;;论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深化和落实[J];职业圈;2007年09期

9 张增田;;对话教学的课堂设计:理念与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5期

10 孟玲伟;;“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红;;完善环境法律制度,促进环保产业发展[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2 高宇平;洪雷;钟黎粤;;坑道透视探测中的一致性原则[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3 郑白玲;;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需求变化趋势及对策[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4 黄军强;;掌握课堂教学原则提高化学教学质量[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沈自友;;论高校辅导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原则[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王红伟;;浅谈高职学校管理原则与策略[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胡淑云;;宋代教育改革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胡国柳;张长海;吴顺祥;;基于职业成长视角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设想[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薛高阜;邵世雷;;高等教育质量观探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傅剑清;;论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公众参与原则的缺位[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王一兵;换理念比换人更重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5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6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7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8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唐国忠 杜良;春风又度“五一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罗燕;教育改革,,教师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富丽;刑法谦抑实现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志华;矿山巷道三维网络模型的构建及其路径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海生;基于扩展OPAX传递路径方法的轻型客车振动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王有升;理念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Kapukotuwa Mudiyanselage Alexander(阿里克);博物馆学理论和原则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钱海红;媒介公共关系的理念与运作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姜松荣;“第四条原则——设计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何大昌;公平与效率均衡及路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铭;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赵圣军;试论我国刑事搜查制度的完善[D];南昌大学;2008年

3 刘泳霞;“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任尚锋;公物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徐晓飞;建筑节能的环境伦理思考[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邢贵红;新时期榜样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7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河滨;论自主课堂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7年

9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54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954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9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