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与杜威生活教育思想之比较
[Abstract]:Tao Xingzhi's thought of "Life is Education" and Dewey's thought of "Education is Life" have natural connection, but they are different.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nd finds out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of the two masters' educational thought on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work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today.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G40-05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传信;论人的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李保强,李如密;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彭寿清;学科德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唐爱民;终身德育:一种教育哲学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5 马永庆;未成年人家庭责任观念与学校德育[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6 王艳秋;杜威“学校即社会”思想新探[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8 王根顺,史学正;论高等学校课程的心理学基础[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4期
9 康洁,熊和平;教师:道德身份与道德教育[J];高教探索;2005年05期
10 王霞;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成人教育[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唐爱民;道德教育范畴论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银燕;整合课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许文果;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再认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广;学校制度化生活中的德育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斌;试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罗莺莺;道德体验与学校德育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吕绍娴;李普曼儿童哲学中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蒋良富;论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海威;学分制条件下的大学生主体性德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南丽;杜威的新个人主义述评[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郑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祥云,张转玲;人文教育“对话”论[J];江苏高教;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J];生活教育;2006年01期
2 刘建英;;“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思想之比较[J];教师;2010年07期
3 罗先凤;;杜威、陶行知“生活”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J];福建陶研;2005年04期
5 江峰;;从“生活即教育”看当代中国教育改革[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洪菲;;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之比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2期
7 陶行知;;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J];生活教育;2006年03期
8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年04期
9 刘啸霆,张仲孚,吴卫东;个体认识论视野中的教育和教改[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10 ;陶行知论“生活即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0年Z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贤君;张雪强;;杜威“教育即生活”新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蒋良富;;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区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魏仰文;;以陶为师绝不是为了昨天[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4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金辉;;而立之年再思考[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阎有生;;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我国现代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7 阎有生;;生活教育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8 谢海清;游连斌;;实践“生活教育”理论 开展“家校共建”活动[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增城市天恩学校课题组;;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陈永东;;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教学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行福;解读“教育即生活”[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陈平;培育“生活教育”的土壤[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辽宁省朝阳市第四高级中学生物组 杨彩莲;教育即生活[N];学知报;2010年
4 天津中学 李登举;教育即生活[N];天津教育报;2009年
5 记者 纪海珠;新教材提倡:生活即教育[N];信息时报;2003年
6 王立武;休宁新平民教育:山娃拿到“匠士”证[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徐卫红;陶行知和他的“生活教育”理论[N];光明日报;2005年
8 王晓力;校园铃声[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王加珍;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N];泰州日报;2007年
10 益阳教育学院 李静;建设和谐校园之我见[N];益阳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2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胜;“教育即生活”的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杜瑞;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邰杰;基于经验的杜威教育哲学基本命题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魏建徽;教育即引导[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慧;论教师职业角色的生活化[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顾健;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范兵;教育即批判[D];西南大学;2011年
8 高瑜;解读杜威教育思想[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姚炎昕;教育即交往[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谭甲文;追求教师幸福的教育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62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26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