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神文化自觉生成的方向、路径及措施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spirit and culture is the key reform field to confirm and guarante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It can take "cultural works", such as "cultural works" that embody the spiritual culture of the school, as a platform for thinking, such as "cultural works" that embody the spiritual culture of the school, such as the stylization of the expression, the uncl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the confusion of thinking clues, and so on. This paper tries to differentiate and form the main ideas of the school in understanding and demonstrating the true meaning of education, chooses the school idea suitable for the school, and infiltrates it into the daily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turns it into a vivid practical form. Cultivate new heroes and new works that highlight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our school.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晓玲;从教育策划看部分中小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以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的调查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叶文梓;;论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理念[J];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3 李伟胜;;学校文化生成途径的融合——以上海市比乐中学的实践探索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18期
4 仇忠海;“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12期
5 诸燕;;从办学理念的视角审视中小学校训[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宁;钱永平;;现代化进程中的羌族文化研究——以羌族“释比”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方潇;;法律与自然、社会:天学视野的关联及其现代意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吕小琴;;进一步深化会馆研究的力作——评王日根《中国会馆史》[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5 蒋星梅;;侗族的农耕祭祀与节日民俗[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6 赵昀峰;;浅议历史人类学与田野调查——从早期西方人类学起源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黄善强;;龙歌文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周洪;;广告的非宗教性信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夏杰平;;“宗教”概念的人类学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10 唐雪莲;郭雯;;“御宅族”大学生的人际传播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孙彩燕;;儒家“孝悌”观的当代反思[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3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陈丽琴;;西林民间艺术生态探论[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卓高生;;现代社会公益精神价值的多维审视[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谭志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雷国强;;畲族盘瓠传说的原始文化内涵及其功能初探[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6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9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晏卿;黑龙江皮影艺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5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芳;《越策越开心》语言艺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蒋红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困境及纾解[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智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及实施途径[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翌,马云鹏;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沈正元;教育策划,打造品牌学校的法宝[J];江苏教育;2003年03期
3 李旭辉,刘仁富;理性教育策划的原理[J];教学与管理;2002年03期
4 程晗;中国教育策划探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0期
5 杨骞;;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相关因素分析[J];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6 陈桂生;“校训”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7 罗立新;;创造新的文化故事 提升学校发展境界[J];上海教育;2010年02期
8 刘亚军,张艳菲,孙芳;关于上海部分学校校训的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Z1期
9 史燕来;中小学校办学理念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5期
10 李政涛;教育策划中的定位与识别[J];中小学管理;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松艳;;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罗秀;;学校文化建设中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5期
3 刘永红;;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
4 孟红军;;校园文化建设谈[J];甘肃教育;2011年09期
5 饶舞林;;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建设[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10期
6 韩尚峰;刘晶;;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7期
7 尹韦;;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24期
8 朱巍;徐晓;;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构建和谐高职校园[J];职业;2011年06期
9 帅丽虹;;新课程: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催化剂[J];江西教育;2007年23期
10 师帅;咸增强;;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晁文生;;办学理念与理念办学[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伍建江;王荣礼;;文化引领显特色 内涵发展铸品牌——浅谈现代学校生本发展观的文化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3 王小虎;;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促进教师和谐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 伍建江;王荣礼;;文化引领显特色 内涵发展铸品牌——浅谈现代学校生本发展观的文化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5 庞铁流;;发展先进校园文化,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博白县中学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构想、探索与实验[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荣礼;;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道德心理建设的影响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7 王荣礼;;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道德心理建设的影响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8 陈志斌;;回归本原 再创辉煌——“构建适合学生的教育”办学理念的思考与践行[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刘德培中国工程院;;关于协和办学理念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志军;;四川大学一百一十年来办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毅;省交通厅要求加强交通文化建设[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2 记者 李科;加强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建设[N];人民公安报;2010年
3 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刘敦永;浅谈医院和谐文化建设[N];绵阳日报;2008年
4 孟凡柱;要抓好“文化建队”[N];中国海洋报;2009年
5 冯建讯邋汪卫胜;大力加强地税文化建设[N];江西日报;2007年
6 周建华;高尚情操在文化中熏陶[N];江苏法制报;2006年
7 徐石林 尤澜;加强地税文化建设 促进政治思想工作和谐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6年
8 许万勤;工商文化建设漫谈[N];甘肃法制报;2006年
9 管彦涛;加强税务廉政文化建设[N];毕节日报;2008年
10 赵东明邋李芙蓉;税务文化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N];中国税务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瑞生;学校精神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和飞;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陈功江;校训:大学个性化之彰显[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宝岐;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闫德明;学校品牌个性的组织识别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文弘;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发展问题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燕;早期东吴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其实践(1901—1927)[D];苏州大学;2007年
3 王缅华;中日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及其特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晶;哈佛精神的形成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曹永昕;竺可桢大学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6 洪凌艳;关于“海西”精神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晁利花;民族小学办学理念构建策略探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李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中国军队精神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任书东;职业中学校长办学理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慧杰;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理念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274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27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