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一只眼看教育技术——关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8-11-25 14:35
【摘要】:教育技术就是桥。桥的这头是教育,那头是技术;这头是理论,那头是实践。教育技术既不是教育,也不是技术,而是把教育与技术联系起来的策略和方法;既不单单是理论,也不单单是实践,而是一种实践化的理论和理论化的实践,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模式和样板。教育技术的任务是为解决教育问题寻找合适的理论与技术,用理论和技术解决教育问题;同时根据教育需求,对技术提出要求,为技术的发展指明方向;根据实践的反馈,对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政,对理论的创新做出贡献。从这一视角出发,教育教学实践有理由成为教育技术人的必修课,也应该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重新思考,剔除一些在教育教学中不常用的技术性课程。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学校和企业培养一大批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懂得用理论和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师和教学培训师,使他们成为既懂教育又懂技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桥梁型人才。
[Abstract]: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 bridge. One end of the bridge is education, the other is technology; one end is theory and the other is practic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neither education nor technology, but the strategy and method to link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It is not only theory nor practice, but also a practical theory and theorized practice, which is the model and model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sk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theory and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with theory and technology, and to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of practice, the theory is tested and revised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eory. From this angle of view,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has the reason to become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ists, and it should also rethink the original curriculum and eliminate some technical courses which are not commonly use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goal of the edu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is to train a large number of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and trainers who have a strong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ability to use theory and technology to solve problem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hey become both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ridge talent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
【分类号】:G40-0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晋一鸣;孔惠洁;;从技术教育视角解析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10期

2 花雅玲;;教育技术学科定位问题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2期

3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2期

4 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海燕;基于就业能力调查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亚静;;浅谈数字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优化整合[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0期

2 杨青;;例谈高校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1期

3 易阿丹;;现代信息技术与日语课程的整合[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4 章飞;;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陈颖;杨逸;;课程整合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的缺失与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9期

6 王瑜;陈润荣;;利用教师blog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内容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09期

7 郑文彬;;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的学生自主评价模式初探[J];教书育人;2010年24期

8 李文;;教学需求视角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8期

9 王寅龙;李前进;李志祥;王希武;林克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6期

10 孔金仙;;混合学习方式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基于娱教理念的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羽保;经口鼻插管术并发症的教学设计与实践[D];广州医学院;2010年

3 鹿秀娥;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玉学;JiTT模式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牛佳;基于优质课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量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渊;文理科教师课件制作能力培养及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丽;教育技术虚拟社区的社区粘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素娟;免费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程靖;信息技术与高中函数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长福;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应用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晶华;刘力为;;“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林刚;陈国江;;网络学习环境对认知负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8期

3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4 郑旭东;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5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7 刘瑞儒;黄荣怀;;也谈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8 高丹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思考——技术应用与研究为主的学科[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9 王运武;;思辨中演进的教育技术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10 石新茂;;从泛技术学走向工程学——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江萍;;对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反思[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7期

2 史巍;何志州;胡炜;;教育技术定位之我见[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3 李同召;;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30期

4 梁品;关于教育技术认识上的误区及其本质的分析[J];继续教育;2005年08期

5 廖泰初;;今日中国的教育技术[J];江西教育科研;1988年02期

6 葛晓音;让研究者沉下心来做学问——关于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J];江汉论坛;2002年11期

7 辛俊康;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8 张金珂;加强学科建设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泰安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9 潘克勤;中专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思考[J];南京农专学报;1999年04期

10 乔贝弟;研究和探索新型教学模式h捉逃际豕ぷ髡叩睦硇匝≡馵J];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蕾;赵蔚;;远程教育定义的解读与启示[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李爱萍;单中惠;;二十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回眸[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李爱萍;单中惠;;二十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回眸[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周谷平;;教育史学科建设刍议[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周谷平;;教育史学科建设刍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王善迈;;加强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邓刚;李淑兰;;庐山国学与白鹿洞书院的课程设置[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9 王运武;;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辛格;;课程设置创新和合作办学[A];创新与合作——2003世界开放大学校长会议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蒋夫尔;教育部启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沈奕;今春起我省调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卢春樱;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看德育的实效性[N];贵州政协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毛传来;把学生的心拉回到课堂中来[N];浙江日报;2003年

5 殷悦;课程设置该调整了![N];音乐周报;2008年

6 记者 望剑;城区初中统一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N];三峡日报;2006年

7 夏侯晓昱;教学实践紧锣密鼓[N];音乐周报;2006年

8 唐慧卿邋江北记者站 陈海波;江北1.7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无忧[N];宁波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林泽全;小学初中新生使用新课表[N];自贡日报;2006年

10 王蒙;细分市场成民办教育机构关键[N];商务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nI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莺莺;课程的主流文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2 卞丽娟;教学设计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靳琰;中国与瑞典、美国学校性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海燕;基于就业能力调查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晓霞;我国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基于五所师范大学的案例考察[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洪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中英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倪俊超;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前与职后一体化课程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何雪利;职前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9 许海深;中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关胜利;日本“综合学习时间”对蒙授研究性学习借鉴与启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56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356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a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