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9-04-21 20:29
【摘要】:我国新世纪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低调启动、逐步推进,课程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富。教师教育课程概念从广义界定到狭义界定,教师教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理念从学科性专业到职业性专业以及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从简单延长时间到开始关注质量是我国新世纪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特点。
[Abstract]: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of our country starts low-key, advances gradually, the curriculum research field is extensive, the achievement is rich. The concept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defined from broad sense to narrow sense. The basic idea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the new century in China, from academic specialty to professional specialty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 course from simply prolonging time to beginning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教师专业化视野下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09YJC880087) 南京师范大学青年人才科研培育项目“教师教育变革的生态研究:课堂建构与模式生成”(项目编号:0909030)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跃;;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理性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朱旭东;周钧;;论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必然选择[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杜静;;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向[J];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4 李才俊;;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0期

5 万明钢;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7期

6 徐荣远;新世纪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强;;美国国家层面教师专业标准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2 彭虹斌;;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刍议[J];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3 杜静;;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向[J];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军;藏族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文芳;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3 勾小群;民国时期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廖碧涛;高师物理学专业教育实践性课程建构[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5 成玲;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琚;教育实习对于教师职前培养的实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鲍文丽;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兆磊;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霞;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聂志成;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少非;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法与教学案例的开发[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季诚钧;试论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3 杨跃;;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理性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朱旭东;周钧;;论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必然选择[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杨晓宏;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宋卫民;试论高等师范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年10期

7 李学农;试论高等教育专业体系中教师教育专业的改革[J];江苏高教;2002年06期

8 卜玉华;教师教育及其研究何去何从——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展开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1期

9 刘洁;;从“生活史”的角度看教师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10 李学农;;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困境与教师教育学科理论的生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晓月;胡中锋;;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内容分析法[J];基础教育;2011年03期

2 林成国;;国内外科学教育及研究动态述评[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2期

3 孔庆浩;张海钟;路宏;;新世纪教师教育体制机制问题反思与培养模式探索——以兰州城市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4 王庆彩;;国内外家庭作业研究述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陶西平;;“复兴始于教师”[J];中小学管理;2011年08期

6 倪文锦;;教育均衡:需从源头抓起[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7 姚便芳;;清末川边藏区实业教育发展述评[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张朝伟;魏换霞;;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异问题研究述评[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俊红;刘华山;;塔雷金娜教学控制论述评[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10 杨光艳;;嫉妒心理及其与人格的关系述评[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白玉萍;;成长观述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王敬群;熊红星;;“六位一体”,让大学生远离精神沼泽——江西师范大学心理教育述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康健;;蔡元培关于普通教育的基本观点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毛建青;;教育规划中的人力需求法述评[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倪伟;;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中的活动艺术[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范立民;张楠;;文化政治研究中的教育诉求——理查德·罗蒂的教育哲学述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师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赵小雅;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成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记者 符德新;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享[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吴红耘;探索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内容[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课改动态[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董洪亮;拓展教育新空间[N];人民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董洪亮;质量源于“多样化”竞争[N];人民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冯小哲;崭新时代,新意育人[N];保定日报;2005年

9 本版编辑 胡冰 北京 非政府组织职员 劳粮 河北 退休教师 方圆 北京 自由职业者 王红茹 北京 媒体记者 丁海东 吴军 江苏 企业职员;平民教育任重而道远[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10 ;关注2004[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赛;儿童学习结果取向的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君;封闭、开放与综合[D];河北大学;2011年

3 王强;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婧;印度教师教育课程计划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yN;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之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琳;中美当代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美君;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們;21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共生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饶武;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曾龙;美国双向双语教育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雅瑾;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比较[D];苏州大学;2007年

9 梁剑鸿;探讨澳门特区政府对私立学校管理的新政策——「公共学校网学校收费指引」之述评[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全育;曾国藩阅读教育思想述评[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62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462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7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