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STEM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19:11
【摘要】:STEM 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名称的缩写。STEM教育,首先代表着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的学习和实践;其次是通过参与真实世界的项目实现课程的融合;再次是凌驾于学科之上的学生未来职业和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STEM教育作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综合教育,一经推出便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推崇,而我国正处于国家战略发展的转折期,迫切需要开展STEM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转型。本文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法介绍了 STEM教育的内涵,梳理了国内、外STEM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STEM教育的发展路径、战略规划及STEM教育支持系统。最后,结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STEM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得出了对我国STEM教育的发展启示:促进STEM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全民”共同参与,合力打造STEM教育系统工程;调整教育布局,整合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空间;更新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课程;增加学生的STEM学习活动;提供STEM学习与教学资源;促进学校及教师的专业发展。
【图文】:

机构分析,连线,机构,教育研究机构


图2-1国内STEM教育的文献统计图逡逑2.2.2国内STEM教育的研究机构分析逡逑Cite邋Space是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研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工具,通过对定领域文献的计量,探寻出研宄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转折点,并以可视化图谱方式展示学科领域的演变历程及学科发展前言[22]。为清晰地反映不同机构间的合作情逡逑况,通过CiteSpace绘制了邋STEM教育研究的机构合作图谱,如图所示。圆形节点代表逡逑机构名称,节点大小代表发文量,之间的连线反映合作关系强度,连线越粗说明二者之逡逑间关系越紧密123]。从图中可以看出,机构合作网络中共有节点77个,连线20条,网逡逑络整体密度仅为0.0068,说明我国STEM教育研究机构较多,但研宄机构之间合作较逡逑少,研究机构和作者之间相互关注程度不高,机构之间研究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具有凝逡逑聚力的科研群体。逡逑

合作图,研究机构


"_逦l邋■邋■逡逑2003逦2010逦2011逦2012逦2013逦2014逦2015逦2016逦2017逡逑图2-1国内STEM教育的文献统计图逡逑2.2.2国内STEM教育的研究机构分析逡逑Cite邋Space是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研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工具,通过对特逡逑定领域文献的计量,探寻出研宄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转折点,并以可视化图谱的逡逑方式展示学科领域的演变历程及学科发展前言[22]。为清晰地反映不同机构间的合作情逡逑况,通过CiteSpace绘制了邋STEM教育研究的机构合作图谱,如图所示。圆形节点代表逡逑机构名称,节点大小代表发文量,之间的连线反映合作关系强度,连线越粗说明二者之逡逑间关系越紧密123]。从图中可以看出,机构合作网络中共有节点77个,连线20条,网逡逑络整体密度仅为0.0068,,说明我国STEM教育研究机构较多,但研宄机构之间合作较逡逑少,研究机构和作者之间相互关注程度不高,机构之间研究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具有凝逡逑聚力的科研群体。逡逑9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惠玲;;实施学生项目学习 培养学生STEM素养——对学生课题“研制水火箭并研究水火箭的运动”的案例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年10期

2 姜玲;刘佳;李骏扬;;带着STEM的梦想飘向远方——“降落伞”主题课程的架构与实践[J];江苏教育;2016年49期

3 尉言勋;李学强;吴晓红;;STEM课程教学案例分析:音乐卡片[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年21期

4 李高峰;李连杰;;“奇特的眼睛”STEM课程设计[J];中学生物教学;2016年21期

5 乔伊·丹尼尔·迈尔斯;;翻转课堂后,生物课堂上如何结合模型开展STEM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02期

6 李佩宁;;隐藏自己——STEM课程之保护色与仿生应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7年02期

7 李佩宁;魏来;;物竞天择 “噬”者生存——STEM课程之从鸟喙的功能看进化之旅[J];基础教育参考;2017年04期

8 周迎春;;面向STEM的创新课程创设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02期

9 李佩宁;;像工程师一样思考——STEM课程之悬臂设计与制作[J];基础教育参考;2017年01期

10 姜玲;;“特色+普及”机器人1+1课程构建与实践[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子娇;;以“工程教育活动”为例 浅谈科技馆开展STEM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A];全球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馆校结合——第七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方芳;;论STEM教育在湖南省科技馆的实现途径和方式[A];全球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馆校结合——第七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3 郑巍;黄慧;孙琪琳;;STEM教育在科技馆教育活动中的实现方式——以上海科技馆羊年生肖展为例[A];全球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馆校结合——第七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4 ;重新定位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四个领域的劳动力[A];科学媒介中心2015年推送文章合集(下)[C];2016年

5 余宵;方海光;;3D环境下《机械小车》STEM课程设计研究[A];数字化教学探索与创新——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6 李娟;陈玲;;科技场馆内进行STEM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对策[A];全球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馆校结合——第七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胡婷婷;;STEM教育理念在科技馆教育中的实践——以“中华小航家”课程为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四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第九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7年

8 邱也;;浅议STEM科学教育项目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影响[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9 唐晓勇;;基于绿色STEM的统整项目课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变革[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五十一)——专题106:环境地球化学、专题107:地球科学社会责任、专题108:地球深部碳循环[C];2017年

10 黎钲潮;;以问题引导的创客教学与STEM教学的融合方式——以创新课例Let's save the fish为例[A];数字化教学探索与创新——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定国;美国发行STEM教育题材邮票[N];中国集邮报;2018年

2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 王殿军;STEM:好理念怎样变成好课程[N];中国教育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王帆;香港重温“创造之城”:推动非功利的STEM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

4 苏报记者 崔阳阳 袁艺 实习生 赵颖;40余位教育大咖论道“STEM”[N];苏州日报;2017年

5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人 田慧生 执行负责人 王素 执笔人 王素 曹培杰 李正福 康建朝 秦琳 夏隽 王晓宁 张永军;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发布:提高学科的本质认知和科学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7年

6 记者 李旭;二百六十九所学校试点STEM项目[N];江苏教育报;2017年

7 合肥市第五十中学新校天鹅湖校区 陈静静;物理实验与“STEM”教育整合的“小产品”制作在教学中的应用浅谈[N];科学导报;2017年

8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永军;澳大利亚 促进STEM学科性别平等[N];中国教育报;2018年

9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美国“STEM教育”注重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7年

10 任炜东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在中学科学课渗透STEM教育理念[N];中国教师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亚平;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冬雪;STEM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张旭;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3 庞瑜;《探究科学》校本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研究:一个STEM教育的视角[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蔡婷婷;中美日初中科学教科书STEM内容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5 宋巧颖;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D];闽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潘紫安;美国STEM教育州级中心的运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7 杨艳;基于QCE模型的小学综合实践STEM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8 胡加森;小学STEM课程中探究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9 吕彤;中学化学教学中n蛲窼TEM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10 苗梦莹;美国STEM课程案例及其启示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98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698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b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