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马太效应还是公平效应:家庭教育支出与教育结果不平等的异质性检验

发布时间:2021-06-27 17:55
  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广义分位数回归框架,实证检验了家庭教育支出对于认知能力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准回归验证了家庭教育支出能够显著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当假定学生的可观测特征相同时,条件分位数回归刻画了家庭教育支出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条件影响表现为线性上升的过程,但放松这一假定时,广义分位数回归框架则揭示了家庭教育支出对于认知能力的无条件影响表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校外教育支出的"军备竞赛"扩大了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因此,优化家庭教育决策偏好、规范校外教育培训的市场化运作,将是推动教育结果均等化的政策落脚点。 

【文章来源】:教育与经济. 2020,36(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实证框架
    (一)模型与方法
        1.基准模型
        2.研究方法
    (二)数据与变量
        1.研究数据
        2.变量处理
四、实证结果
    (一)基准回归
    (二)条件分位数回归
    (三)广义分位数回归
    (四)内生性检验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规模、同胞结构与学龄儿童教育获得——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J]. 方超,曾迪洋,黄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2]家庭教育时间投入、经济投入和青少年发展: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影子教育阐释[J]. 李佳丽,何瑞珠.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8)
[3]信息技术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吗?——基于教育增值测量的净效应估计[J]. 方超,王顾学,黄斌.  开放教育研究. 2019(04)
[4]我国义务教育课外补习:现状与趋势[J]. 薛海平,方晨晨.  教育经济评论. 2019(04)
[5]“替代”还是“补充”:从影子教育发展审视学校教育质量——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的分析[J]. 李佳丽.  北京社会科学. 2019(05)
[6]非认知能力、家庭教育期望与子代学业成绩——基于CEPS追踪数据的经验分析[J]. 方超,黄斌.  全球教育展望. 2019(01)
[7]课外补习的有效性——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估计[J]. 孙伦轩,唐晶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9(01)
[8]教育竞争和参照群体——课外补习流行现象的一个社会学解释[J]. 周东洋,吴愈晓.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9]家庭对子女教育的代际影响效应:理论、方法与证据[J]. 郑磊,祁翔,侯玉娜.  社会发展研究. 2018(03)
[10]家庭资本与教育获得:基于影子教育中介效应分析[J]. 薛海平.  教育与经济. 2018(04)



本文编号:3253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253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0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