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大学生恋爱者关系保持策略、成本和回报及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01:07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者关系保持策略、成本和回报及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恋爱者 关系保持策略 成本与回报 人际关系困扰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恋爱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心理学研究方法,探讨大学生恋爱者恋爱关系保持策略的构成,编制了《大学生恋爱关系保持策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在些基础上,对大学生恋爱者的恋爱关系保持策略、恋爱成本与回报和人际关系困扰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恋爱者的恋爱关系保持策略、恋爱成本与回报和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为今后对大学生恋爱者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通过大学生恋爱者的开放性问卷调查和访谈,编制《大学生恋爱关系保持策略问卷》,对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大学生恋爱关系保持策略的4个维度:积极主动性、承诺长期性、公开表达性和社交融入性。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证明这份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了解大学生恋爱关系保持策略情况的测量工具。 (2)通过对大学生恋爱关系保持策略、成本与回报和人际关系困扰的调查发现,总的来说,在恋爱态度上,被试比较积极,使用恋爱关系保持策略情况普遍;被试在恋爱关系中成本得分低,回报得分高,表明个体在关系中获得的回报多,付出的成本少;大部分被试人际关系良好,少数被试有一定程度人际关系困扰。 (3)恋爱回报、人际关系困扰对恋爱关系保持策略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恋爱中的回报对恋爱保持策略的预测作用最大,主要是预测积极主动性和承诺长期性。人际关系中的各个维度对关系保持策略的各维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者 关系保持策略 成本与回报 人际关系困扰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6
  • 目录6-8
  • 1 问题的提出8-10
  • 1.1 选题背景8
  •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想8-10
  • 2 相关研究综述10-18
  • 2.1 关系保持策略的文献综述10-13
  • 2.2 关系成本与回报的文献综述13-15
  • 2.3 人际关系的文献综述15-18
  • 3 大学生恋爱关系保持策略问卷的编制18-24
  • 3.1 问卷编制的程序18-19
  • 3.2 大学生恋爱保持策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19-24
  • 3.2.1 预测19
  • 3.2.2 项目分析19
  • 3.2.3 因素分析19-22
  • 3.2.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22-24
  • 4 研究方法24-28
  • 4.1 研究目的24
  • 4.2 研究对象24-25
  • 4.3 研究工具25-26
  • 4.4 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26-28
  • 5 研究结果28-44
  • 5.1 大学生恋爱关系保持策略、成本与回报及人际关系困扰的个体差异28-39
  • 5.1.1 大学生恋爱关系保持策略的个体差异分析28-33
  • 5.1.2 大学生恋爱成本与回报的个体差异33-36
  • 5.1.3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个体差异36-39
  • 5.2 恋爱者关系保持策略、成本与回报及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分析39-40
  • 5.2.1 恋爱者关系保持策略与成本与回报的相关分析39
  • 5.2.2 恋爱者关系保持策略与人际关系因扰的相关分析39-40
  • 5.2.3 恋爱者成本与回报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分析40
  • 5.3 恋爱者成本与回报、人际关系困扰对关系保持策略的回归分析40-44
  • 5.3.1 恋爱者成本与回报、人际关系困扰对关系保持策略的回归分析40-41
  • 5.3.2 人际关系困扰对恋爱关系保持策略的多元回归分析41-44
  • 6 分析与讨论44-54
  • 6.1 成本与回报、人际关系困扰与关系保持策略的个体差异分析44-52
  • 6.1.1 恋爱者关系保持策略的个体差异分析44-48
  • 6.1.2 恋爱者成本与回报的个体差异分析48-49
  • 6.1.3 恋爱者人际关系困扰的个体差异分析49-52
  • 6.2 成本与回报、人际关系困扰与关系保持策略的相关关系52-53
  • 6.2.1 恋爱者关系保持策略和成本与回报相关分析52
  • 6.2.2 恋爱者关系保持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分析52-53
  • 6.2.3 恋爱者成本与回报和人际关系困扰相关分析53
  • 6.3 恋爱者成本与回报、人际关系困扰对关系保持策略的预测53-54
  • 7 结论54-58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54-55
  • 7.2 本研究的启示55-57
  • 7.3 本研究的不足57-58
  • 附录1 大学生恋爱关系保持策略问卷58-60
  • 附录2 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问卷60-64
  • 参考文献64-68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8-70
  • 致谢70-72
  • 个人简历72-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人际关系的那些小事[J];跨世纪(时文博览);2011年05期

2 王蓉;;小组成员和谐共处的法宝[J];英语沙龙(时尚版);2010年10期

3 周亚玲;;曾经孤独的他找到了朋友[J];大众心理学;2011年08期

4 肖迅;;人际关系心理问答[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5 徐谦;莫传伟;陈新林;郎建英;陈丽霞;;大学生恋爱观及引导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6 倪匡;;距离[J];思维与智慧;2011年04期

7 佚名;;测试一下您的“人气指数”[J];杂文选刊(职场版);2008年02期

8 王蒙;;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J];思维与智慧;2011年04期

9 严浩;;不发脾气[J];跨世纪(时文博览);2011年05期

10 宪文;;职场女性心理六要素[J];大众心理学;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智博;;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瑶华;;“间意识”与日本人的人际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亚南;朱永平;;当前大学生恋爱心理探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宋广荣;;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探析[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陈力男;;试论高校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6 刘毅;滕国鹏;;大学生浪漫关系中的保护性价值观问卷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裴俊昌;;煤炭企业人际关系[A];三门峡市第四届自然科学论文集(2002-2004)[C];2004年

9 张炜伟;张景焕;许燕;;男护生人际关系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谢金菊;谷传华;赵海灵;;初中生家庭功能、情绪调节与人际交往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 吴友富;公共关系就是人际关系吗[N];解放日报;2008年

2 河北经贸大学 王莹 河北省委党校 景枫;正确认识物质利益在人际关系和谐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9年

3 攸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颜建斌 攸县司法局局长 邓爱祥;倡导包容和善观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湖南日报;2009年

4 毛志成;物际关系与人际关系[N];吉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蔡若愚;大楼多了 串门的少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蔡若愚;影响现代人际关系的五大客观因素[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谭普平;珍惜人缘关系 共建和谐社会[N];开封日报;2009年

8 ;对待人际关系态度不同,嫉妒心理亦不同[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记者 高原;说声“谢谢”,人际关系更融洽[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刘绍泉 解放军65631部队;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N];中国人事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殷姬;人际关系中的“和”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何影;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暴力调查与暴力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康贤;基督教心理学与现代人际关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孙大强;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心理账户探索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洪高;从仁爱到正义:中国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的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春海;荀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爽;征地、撤村建居与农村人际关系变迁[D];复旦大学;2012年

8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金爱慧;中国传统人际关系对政治腐败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对人情冷漠现象的思考[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赵海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人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屿;基于社会互动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左江萍;大学生恋爱者关系保持策略、成本和回报及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龚宏燕;论语文教育中人际关系的理念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丁剑;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建新;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萍;创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D];苏州大学;2006年

9 郑容;大学生恋爱者认知窄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管莉;中美文化差异:圈内和圈外的文化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9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69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a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