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制度的结构考察
本文关键词:教学制度的结构考察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制度 正式教学规则 非正式教学规则 教学习惯
【摘要】:教学制度是对教学生活的制度安排,主要由不同层次的教学规则构成。教学规则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学校教学常规和课堂纪律体现了核心的教学价值观念,反映了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规范和要求,它们是正式的教学规则。非正式教学规则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教学习惯和课堂仪式。教师的教学习惯往往隐藏在教师的观念背后,是无意识的、"没过脑子"的,但却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仪式也是一种课堂"潜规则",它对教学活动和师生的课堂行为也具有同样的约束力。
[Abstract]:Teaching system is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life,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different levels of teaching rules. There are formal teaching rules. There are also informal. The school teaching routine and classroom discipline embodies the core teaching values, reflects the school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basic norms, norms and requirements. They are formal teaching rules. Informal teaching rule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teachers' teaching habits and classroom rituals. Teachers' teaching habits are often hidden behind teachers' ideas, are unconscious, "never mind". But it deeply influences and even determines the teacher's teaching behavior. Classroom ceremony is also a kind of classroom "hidden rule", which has the same binding force o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classroom behavio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社会转型期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研究》(课题编号:2010JZ114)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经费资助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它也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秩序。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障合理的教学秩序,就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规则和实施体系,以便更好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这些规则及其实施体系就构成了教学制度。教学制度就是对教学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章建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徽政治生态建设[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汤俪瑾;;论政府诚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辉;;伦理视野下的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孔毅;;儒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伦理思想及其启示[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廖加林;;公私观念与公德、私德[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王淑芹;;博弈均衡理论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6 庞永红;;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制度伦理建设[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7 王芳;;浅论冯友兰“道德境界说”与和谐社会理想人格的建构[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8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靳凤林;;简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特殊性[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乔法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途径[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泽;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教学习惯创新[J];天津教育;2005年04期
2 徐继存;;教学制度建设的理性与伦理规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安珑山;论教学制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范敏;;固化与超越:学校教学制度的转向[J];新课程(综合版);2009年06期
5 邓志伟;教学制度与个性发展[J];江西教育科研;1995年04期
6 柳夕浪;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制度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7 柳夕浪;;论教学制度[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10期
8 张安伟;浅析教学活动中的力[J];保山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9 李庆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范敏;;教学制度的主体关系及其变革趋势[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红;;试论教师形象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 王彩霞;刘炳凤;任玉江;;目标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施智华;;学习—实践—感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4 张国锐;;教学活动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5 兰少云;;实践创造飞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斌;朱建农;;会计多媒体教学与教改创新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莫春柳;;CAI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王莹;;师徒帮带——带着我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郑迅;;用更广泛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活动——以录制视频活动为例[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萍 黄河;给教学习惯注入脑科学的营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研教科室副主任,特级教师 蔡明;生态课堂从关怀生命出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杨_g;省城启动名师名校同步示范教学活动[N];山西日报;2007年
4 胡丽霞;我市受灾学生告别“帐篷学校”[N];天水日报;2008年
5 卧松 译;澳大利亚:发现最优秀的语文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6年
6 郝忠勇;师生:教材的另一半[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丁小平 练兴凤;等待,课堂将洞开一片美丽的天地![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本版编辑邋茅卫东 韦实;在法定的时间内从事教学活动[N];中国教师报;2007年
9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在对话中找回曾失去的为师尊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该怎样衡量教学是否“有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吉标;规范与自由[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胡靖;走向交往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洪旭;学校教学制度有效性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沫辉;教学习惯[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林蓉美;中国传统教学论思想的社会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婕;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国曼;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经春秋;系统化教学设计语义模型的设计与应用展望[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莉;生成性评价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蒋莹莹;教学中感官运用的合理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胡欢;《网络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曾祥中;成人网络教学理想模型的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21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21168.html